反复低热医案梁露医师

患者问诊单

主要不舒服症状:同房后反复恶寒发热,头晕乏力,午后潮热20天;

1、年龄:34岁性别:男

2、体型(胖、瘦):高瘦

3、舌苔正面及舌底静脉面:舌苔恍白水滑(脾虚),舌质淡白(精血虚),边少许齿痕(脾胃寒湿),舌底静脉痰瘀不明显

4、脉象:左寸浮细数,关沉细,迟沉细迟;右寸浮数,关沉稍弱,尺沉迟;

5、晨起有无口干口苦:口干(伤津液),少许口苦(胆胃上逆)

6、知道饿吗、可有胃口:知道饿(心阳可)

7、大便成形还是稀烂:便溏(脾虚)

8、小便有力否:一般(肾阳一般)

9、小便什么颜色:淡黄

10、易出汗吗、汗有异味吗:无

11、头痛情况及部位:(前额、两侧、头顶、后脑勺):两侧(少阳经)

12、可有头晕、看东西转吗:蹲起头眩,有5秒昏暗(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13、躺下、或者闭眼能缓解吗:可以

14、是否易疲劳:易疲劳(正气虚,久病必虚)

15、有无心慌胸闷、胸痛、背心痛:无

16、是否怕风怕冷:午后发热时候需要电暖扇烘烤(夏天这么热需要电暖扇,正邪交争,正气可)

17、手脚冰凉否:无

18、浮肿部位头、脚:无

19、肚脐及腹部是否有压痛:无

20、两肋骨是否有叩击痛:无

21:来例假时腰痛、小腹通的性质:胀痛、刺痛、重痛、隐隐痛、按着能缓解吗:省略

22:来经期时有恶心吗:省略

23:睡眠质量怎么样:多梦吗、一般梦、还是牛鬼蛇神梦:一般梦

24:难入睡还是易醒:无

眼干吗?无

25:既往有什么慢性疾病吗:无

备注:

除了以上问诊单还有什么补充症状吗:感觉早上如正常人,下午就开始潮热怕冷,感觉发热时候怕冷多一些;患者分别在他处用过清骨散,小柴胡汤,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无明显效果;患者补充这两天满嘴口腔溃疡;

患者用了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小柴胡汤(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青蒿鳖甲汤(病后体虚,阴伤邪伏证)加减无效,考虑是辨证不对,我考虑是,患者因同房后(下元精亏),房事后在空调房内伤于寒邪,因为有恶寒(证明有表证未解),这两天有口舌生疮(考虑热病伤阴,虚火上炎),口干(伤津液),少许口苦(胆胃上逆),易疲劳(正气虚,久病必虚),头痛情况及部位:(前额、两侧、头顶、后脑勺):两侧(少阳经)蹲起头眩,有5秒昏暗(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大便塘稀,舌苔恍白水滑(脾虚),舌质淡白(精血虚),边少许齿痕(脾胃寒湿),舌底静脉痰瘀不明显

辨证伤寒少阳病

辨证伤寒少阳病: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寒重热轻,渴而不呕,上实下虚加表证,有口苦首选柴胡剂,有口腔溃疡首选泻心汤类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主治功效:和解少阳,散寒解表,

处方:柴胡60g姜半夏60g天花粉60g川芎45g黄芩30g生牡蛎45g桂枝30g干姜30g黄连10g红枣12枚(切开)连翘20g党参45g莲子心10g甘草30g

用法:10碗水泡透1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5分钟,去渣取汁浓缩剩三碗,饭后温服一天三次,一剂煮两天;

服用反馈

年6月13号患者喝了一剂,反馈口腔溃疡好转很多,口干、口苦缓解,其它症状改善不大,6月14号端午节,患者反馈午后低热也有所减轻,头晕眩好转,头已经不痛,溃疡已经愈合差不多,之前一直喝稀饭,吃东西都觉得疼痛,现在吃东西舒服多了,证明药已对症效不更方;

年06月15号二诊舌脉依旧

处方:柴胡60g姜半夏60g天花粉60g川芎50g黄芩30g生牡蛎45g桂枝30g干姜30g人参20g黄连6g红枣12枚(切开)连翘20g炙甘草30g

考虑热病伤阴的虚火去掉差不多了,把党参换人参(益气养阴生津),黄连减量,去掉莲子心(减少苦寒药性伤脾胃)甘草换炙甘草(补益心脾)

用法:10碗水泡透1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5分钟,去渣取汁浓缩剩三碗,饭后温服一天三次,之前一剂即中病(证明已对症)追加3剂;

年06月18号回访患者已痊愈,能去上班啦,再次祝福这位患者喜获健康;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取毫升,温服毫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寒重热轻,失眠,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12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平调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

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

三为寒:胃阳不足而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

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个人经验:半夏泻心汤用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效果甚好;

以下借鉴刘渡舟教授理论

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如往来寒热,口苦、口渴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二则脾阳不足,清扬不升浊阴不降,则头晕;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此与太阳病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临证

临床运用该方,当理解方义,灵活调整药物的用量。该方之义,主要以柴胡、黄芩清利肝胆,以干姜、炙甘草温补脾阳,而桂枝则有交通寒热阴阳的作用。临床应用之时,便溏重者,重用干姜,而减轻黄芩用量;口苦重者,加重黄芩用量,而减少干姜用量。若不能掌握药量调整之法,则徒用无益而反受其害,不可不慎,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情有独钟,临床应用频率之高,应用病种之广,取效之神,令我辈叹为观止。此仅就刘老对该方的病机、主证、临床应用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限于篇幅,不再列举诸多病例,学者若能参透其中机理,则临证取效有何难哉!

梁露中医临床医案

年10月22日星期五

·感谢观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10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