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打破中医十八反,临床疗效如桴鼓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这句话来源于中药十八反歌诀,歌诀最早见于金代医家张从正所著的《儒门事亲》中,元代医家李东垣所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也载有这首歌诀。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然而临床中确有一个疗效如神的方子,里面竟然用了两位“十八反”里严禁一起使用的药(处方中标红),我们来看下面这则医案。

患者女,49岁。

办事不顺,气急后,出现小便频急,尿不多,尿量稍稍减缓,便感觉疼痛难忍。经医院检查,所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五年来不敢乘车出门,尿液动辄急流而下,如不立刻方便,则尿道口灼热让人疼痛难忍。

舌脉:六脉沉紧,沉为水,紧为痛,尺脉稍弱,面色晦暗,舌苔薄白。

辨证:为膀胱水气不行,约束失司。

处方:天花粉12g,附子3g,怀山药10g,茯苓30g,金樱子15g。5剂,每日一剂。

结果:第一煎服后呕吐,第二煎开始腹泻;进第二副药,头一煎上吐下泻,第二煎上吐下泻如旧。

电话告知医生,医生令其停服后,尿频、尿急、尿道疼痛等症豁然消失。

患者服栝蒌瞿麦丸,服药后上吐下泻,5年尿频尿急豁然消失。经云“胃为肾之关”,上吐下泻迫使胃关锁阴,促进膀胱气化恢复,州都之关恪尽职守,此案乃“围魏救赵”也。

医案选自《高齐民先生经方》

不禁有人发问,尿急尿痛,灼烧感严重,用附子不是火上浇油吗?

(附子)

高齐民先生对此方的见解是:“泌尿系统之所以感染,是因为膀胱气化失调,阳虚无法蒸化水汽,使水气停滞。附子是四大起死回生药之一,少用则助气,能少火生气,栝蒌瞿麦汤用附子3g,药量刚好。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栝蒌瞿麦汤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经方。“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并治篇》“水气“和《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水气“有本质上的差别,前者是水液代谢失调,水气泛滥;后者为湿热下注后,肾阳虚,气化不利,而出现的尿急,尿频,尿痛。临床证见阳虚,可用栝蒌瞿麦丸剂改汤剂。

中医药博大精深,在前辈医家的不断探索创新中,活学活用,不断地打破禁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诊疗经验。

然而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海洋”,如果没有名师的经验总结,我们很难运用的如此得心应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10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