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栝楼,别名瓜蒌、瓜蒌、药瓜、大圆瓜。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山东的栝楼和河南的天花粉都很著名,销售国内外。二、生物学特性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较耐寒,不耐干旱,为深根植物。房前屋后、树旁、沟沿等处均可栽培。
一、概述栝楼,别名瓜蒌、瓜蒌、药瓜、大圆瓜。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山东的栝楼和河南的天花粉都很著名,销售国内外。二、生物学特性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较耐寒,不耐干旱,为深根植物。房前屋后、树旁、沟沿等处均可栽培。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宜选择灌溉方便、向阳的地块种植,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盐碱地及易积水的低洼地不宜种植。整地时每亩施腐熟厩肥千克做基肥,深翻后耙细磨平。2.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及压条繁殖。种子繁殖容易混杂退化,开花结果晚,且难以控制雌雄株,仅适宜采收天花粉用,生产上以分根繁殖为主。(1)种子繁殖。9~10月果熟期,选取橙黄色、壮实、短柄果实的种子。4月上中旬,将选择好的种子,用40~50°C温水浸泡24小时,取出稍晾,用湿沙混匀,放在20~30°温度下催芽(也可直接播种)。当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按株距30~40厘米、行距60厘米,挖5~6厘米深的穴,每穴播种子3~5粒,覆土3~4厘米,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即可出苗。
(2)分根繁殖。北方在3-4月,南方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将根全部挖出,选择无病虫害、直径3~6厘米、断面白色新鲜者作种裁用。注意多选用雌株的根,适当搭配部分雄株的根,以利授粉。将根切成7~10厘米的小段,按株距30~40厘米、行距60厘米,挖10~15厘米深穴,穴内施圈肥或土杂肥,覆土压实,浇水保湿。每亩需种根30~50千克。(3)压条繁殖。在夏秋季雨水充足、气温高的时候,将栝楼生长比较健壮的茎蔓拉于地上,在叶的基部压土。待根长出后,即可剪断茎部,使其生长新茎,成为新株。加强管理,第二年即可移栽。
3.田间管理。栽种后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后,均追施人畜粪水,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与有机肥,促使来年生长健壮。旱时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当茎蔓长至30厘米以上时,可用竹竿等作支柱搭架,架高1.5米左右。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掉多余的茎蔓,每棵只保留壮蔓2~3个。上架的茎蔓应及时整理,使其分布均匀以利通风透光,促使养分集中以利结果。第二年要修枝和打杈,以免茎蔓徒长。在地冻前剪去过长茎蔓,只留下部离地约1米长的茎蔓盘绕在地面上,每墩覆一土堆保护越冬,来春3月下旬扒开土堆,以利出苗。多种雌株,适当搭配雄株,重施基肥和人工授粉。在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枝打权,使茎蔓不挤压,通风透光好。
4.病虫害及其防治(1)栝楼透翅蛾。幼虫多从距地面处钻入茎内,造成茎部畸形膨大,产量下降。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作茧越冬。防治方法:①冬季翻土毁茧,减少越冬虫口。
②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时,用80%敌敌畏乳油倍液,杀死成虫以减少产卵量。③防治幼虫应掌握在7月中下旬幼虫钻蛀茎秆前,用2.5%敌杀死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在茎部喷雾。
(2)斑枯病。受害叶上产生大小不一的病斑,初期病斑呈褐色至灰白色小点,扩大后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严重时可引起整个叶片枯死。防治方法:①秋季集中烧掉残株落叶。
②选无病植株留种,合理密植,增强植株抗病力。③发病初期喷1:1: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锰锌倍液等药剂,7~10天喷1次,连续2~3次。(3)蚜虫。幼苗受害后叶卷缩,中部叶片呈现油光,后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生长衰弱,产量损失大。以卵在寄主枝条或杂草根部越冬。防治方法:①早春在越冬寄主上喷洒40%乐果倍液,消灭越冬蚜虫。②与玉米、豆类、胡萝卜、瓜类间作,以招引天敌控制蚜虫。③点片发生时选用40%乐果乳油倍液、80%敌敌畏乳油倍液或50%杀螟松~倍液挑治,避免全田覆盖式喷洒以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