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肛肠科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

内服药

中药颗粒剂

1

容器选择

宜用搪瓷、玻璃、陶器或不锈钢等材质。不宜用铜、铁或铝等材质,否则影响疗效。

2

所有一日量包倒入容器

若小儿嫌药味太苦不愿服药,可在冲药时加入少量白糖,以改变药味利于服用;也可适当减少冲药的水量,提高药物浓度;或少量多次服用,同样可达到治疗效果。

3

适量沸水,药材融化为度

多数药宜用“沸水”冲服,否则药不容易溶化。不宜用自来水、矿泉水、咖啡等冲服。为了提高服药舒适度,可以减少冲药水量,以药材融化为度,防止药液在胃肠道浓度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再喝一些温水。

4

加盖焖3分钟

分2次早、晚服用。如医师无特殊制定服用方式,一般为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热服用一次。

饮片煎煮

1

煎药前准备

煎药工具的选择?

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电动养生壶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忌铁锅、铜锅和铝锅。避免药物在高温环境下与铝铁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性。

中药饮片是否需要清洗?

一般不需要清洗,如果是散装药或者药物中泥沙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当清洗。切忌浸泡后将水倒掉,以免有效成分丢失。

浸泡水量、温度和时间?

浸泡用常温为宜,某些药物会与热水发生结合,不利于析出药物有效成分。

一般用洁净饮用水浸没药材。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洁净饮用水至标准水位。

一般来说,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0.5-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浸泡时间请根据气温、中药饮片材质等决定,以浸透为宜)。

中药饮片自己煎煮麻烦

但疗效最佳

文中偷懒小技巧等着你发现

2

煎药时

1.煎药应掌握的火候?

煎药火候的选择,一般药液沸前宜用武火(约15分钟),沸后改为文火(15-30分钟)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可减慢水份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

中药煎煮次数和时间?

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一般药物需煎煮两次。(若是没时间煎药,可以煎药水量、时间加倍煎煮一次即可)煎沸后约25分钟,倒出药汁。重新加水,二煎沸后约2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适量服用,服用前可稍加热。(对于特殊情况需要遵医嘱,比如:滋补药需要久煎40-60分钟,解表药、解暑药、鼻炎药等只需要水沸后煮9分钟即可)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先煎可以增加药物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加足量的开水,在水沸之后小火煎煮0.5-2小时(水快煎干时,要加开水,保持水液沸腾状态)然后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需要先煎的药物包括:①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商陆等②贝壳类、矿石类、角甲类③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

含芳香挥发油或解表药如紫苏、荆芥、薄荷等,煎煮时间宜短,在药物第一次煎煮完毕前投入,煎约3-5分钟即可。

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为避免浪费,可以单独煎煮两次取汁液混合,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以人参为例:可以先单独煎煮40-60分钟煎沸后,倒出药汁。重新加水,二煎沸后约20分钟。再将两次煎好的药液兑入其他已经煎好的药液中混合后服用)

根据医嘱,将药物(粉剂)兑入煎好的药液中混匀同服。如:珍珠粉、三七粉、白芨粉、羚羊角粉、牛黄等。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宜加适量黄酒隔水蒸化后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或将药汁煎好后倒入另一个容器,将该药炖化后服用。

为防止药液浑浊、煎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刺激,如蒲黄、葶苈子、赤石脂等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附绒毛药物等,宜布包后与其它药物一起煎煮。

黄酒能将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易于吸收还能做药引。取黄酒+清水浸泡药材半小时,煎煮方法同普通煎煮法。黄酒量依医嘱定。如炙甘草汤、仙方活命饮等。

麻烦的不是煎药

而是没有被自己好好照顾的身体

注意事项

1.煎煮过程中可适度搅拌,以防糊锅。如不慎将药物煎焦糊,应弃之,不要心疼。

2.薄荷等芳香轻清之品应适当减少煎煮时间,滋补厚腻药物应文火久煎。

3.切忌频频揭盖,以防挥发性成分的丢失。

4.临床中,常常会有葱、姜、蒜、大枣等药物,病人可家中自备,煎药时不要忘记将此类药材置入同煎,以免影响药效。常见医嘱如下:(大枣在放入前可先掰开,有助于有效成分煎出)

(1)中药颗粒:生姜3片,大枣3个,黄酒20ml,加ml水煮10分钟后,冲服颗粒剂,分早晚两次温服。(2)中药饮片:饮片中加入生姜3片,大枣3个,黄酒20ml,加-ml水煮30-50分钟后,分早晚两次温服。

服药

汤剂煎好后趁热滤取药液,每次熬成药液毫升左右为宜,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饮服。如药液太多,或给儿童服用,可分多次服用,或将不含有挥发成分的混合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

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量7天内服完,不超过14天。

服药的温度?

温服:一般汤剂,如无特殊要求,宜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热服:寒证宜热服。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吃热粥,助微发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冷服:热证,宜冷服。

服药的时间?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通常在饭后0.5h~1h服用,同时服用西药的,与汤剂隔开1小时服用为佳。退热药或重病,可每隔3小时服用一次。滋补药宜空腹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病在胸膈以上的(心、肺),如咽痛、感冒、头痛、眩晕等宜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宜饭前服用。某些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服药的剂量?

有的是分服(分两次或多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

药品的保存中药药水应放冰箱冷藏,服用时加热温服。中药饮片宜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外用药

中药坐浴

01

①中药饮片:取药于容器内加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开转文火煮30分钟,倒出,再加水文火煮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煎煮方法同内服药),分次兑入沸水,可用两天,一天洗两次。

②中药颗粒剂:取适量沸水溶解药材(水量以浸泡病灶部位为宜)

③代煎剂:一瓶可分3份使用,每份加适量沸水(水量同上)

02

药液热气熏蒸(以60-70度不会烫伤为宜)

03

药温降至40度左右开始坐浴

04

坐浴结束后,吹风机或暖风吹干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湿疹等皮肤病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膏剂、栓剂等。

注意事项

1、坐浴温度不宜太高,防止烫伤,水温下降后,应当加适量热水保持水温。

2、坐浴的水量不宜过多,以浸泡病灶部位为宜。

3、女性在经期,妊娠期,产后两周内以及阴道出血和盆腔炎急性期不适宜坐浴治疗。

4、坐浴过程中应当注意面色和脉搏,如果自觉乏力眩晕,应当立即停止坐浴,平卧位休息,饮适量糖水。

5、冬天应当注意保暖。

6、坐浴的时间不宜过长,若无医生特殊嘱咐,一般10-15分钟即可,不建议时间过长。

最后

最最重要事

还是要遵医嘱

医生讲的都不是废话哟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6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