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库区产业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调研报告
”
前言
笔者的基层锻炼地点在岳阳市岳阳县公田镇饶港村,该村系国家级大型水库铁山水库库区村、移民村、县级贫困村。在全县的大力支持下,饶港村依托种植特色,成为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中的主力军。笔者作为该项目的调研人,将从基层一线与调研实际出发,以扶持库区产业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视角,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并就现行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与思考,以期助力移民稳定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一、调研背景
岳阳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县域总面积.12平方公里。截止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千公顷,连续5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5个,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8家,农业成为朝阳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岳阳县的目标,做强现代农业,做活生态旅游,做旺商贸物流,做美县城集镇,全县被评为湖南全面小康十快进县、洞庭湖生态经济优秀县、中华诗词之乡等。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是产业扶持,难点也是产业扶持,岳阳县利用自身在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发展现代化道路,在饶港村、三江村等地创建“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形成了以黄精与瓜蒌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模式。该模式具有“产业资金保障性强、减贫增收持续性强、利益联结机制性强、生态保护效益性强”等特点,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作物经济效益的方式,带动库区移民增收,更为乡村振兴赋能。
笔者在示范园区了解项目情况
二、项目概况
(一)经营主体
项目由岳阳县库区移民服务中心牵头,岳阳宾海农业有限公司、岳阳县饶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岳阳县饶港种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岳阳碧水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构成整体联动经营主体。
(二)建设情况
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现行实施地主要为岳阳县中洲乡三江村、公田镇饶港村。项目计划以中洲乡三江村、公田镇饶港村两个加工示范园区,中洲乡、公田镇、月田镇、毛田镇四个主要种植基地为范畴形成“一项目、两园区、四基地”的建设体系。在技术上主要采用立体套种方式,在黄精地里套种瓜蒌,使两者实现了种植习性互补、经济效益双赢。该项目以涵养铁山水库水资源为基础,通过林下种植、相关产品采集加工等方式发展绿色种植产业,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经营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库区资源保护双赢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瓜蒌园区所在地
在建设规模上,中洲乡三江村自年开始建设黄精示范园区,己种植黄精亩、黄精套种亩。公田镇饶港村自年开始建设瓜蒌示范园区,瓜蒌种植近亩,建设年产瓜蒌4万斤生产线2条,建设移民安置房59套。
在项目建设扶持库区移民发展上,两个示范园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园区扩基地”。在自种基础上带动周边库区移民乡镇(例如月田镇、毛田镇等铁山水库上游镇)集约种植、扩大规模。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在移民乡镇发展黄精种植亩,达到年产3万斤;二是“产业带就业”。目前,亩黄精种植产业村内户共位移民为优先对象;亩瓜蒌籽种植产业村内户共计位移民为优先对象,优先安排库区移民人员参与种植、加工、销售、管理等环节,不仅以农户投入种植的土地面积发放承包费,而且以农户在产业中实际投入的劳动力发放就业报酬,并就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适度发放分红福利。该产业成功探索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益贫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品牌建设上,该项目依托“两作物套种、单产品加工”的模式进行特色产业孵化。其中,黄精主要深加工实施地于年4月27日注册品牌(商标注册号:),并推出品牌“宾海黄精”,拟将黄精产品进行自有销售渠道开发;瓜蒌籽主要深加工实施地于年7月14日注册“饶港河”商标品牌(国际分类第29类),将瓜蒌籽进行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推向市场。
农户正在观察架棚质量
(三)项目效益及带动情况
1.助力脱贫攻坚。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已成为岳阳县特色农业新的增长点,是产业扶贫的好途径。同时,瓜蒌棚架栽培还具有良好的休闲观光效果。农民可以自己在自留地种植,取得经营性收入;也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取得财产性收入;还可以在种植企业、合作社务工,取得工资性收入。项目经营主体为减轻农户负担,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将黄精保额从8元/斤提高到10元/斤,瓜蒌保额从15/斤提高到20元/斤。
据统计,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已带动余户移民、60余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其中自主发展、订单收购10户,面积24亩,户均年分红收入元;土地流转近户,流转面积亩,户均年增收10元;吸纳劳动就业98人,年人均增加劳动收入0元。
2.有效创造就业。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公顷瓜蒌种植年需投入劳动力工作日个,同时还可以实施间作套种。黄精、瓜蒌产供销一条龙,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较多,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项目实施地从事瓜蒌相关产业的近人。
3.创新带动机制。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的项目实施地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激励带动机制。年,两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到安徽省潜山市传文瓜蒌公司考察学习、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园区指导种植等方式创新模式,实验开发种植黄精亩与瓜蒌9号25亩,年底直销2.5吨,为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增收9.3万元,充分调动贫困劳动力和其他群众积极性。年,两示范园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引导岳阳宾海农业有限公司、岳阳碧水食品有限公司与种植合作社对接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落实优质优价,将企业和农户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产销一体化发展,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产生了较强的激励作用。
4.收入提升可观。自种植以来,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度逐年增加。年,该项目预计年收入可增加收入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农户增收万元。
5.辐射效应明显。截至目前,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以三江村、饶港村为示范核心,辐射带动全县黄精、瓜蒌种植面积共计0亩。同时,有效地带动了仓储、物流、农资、电商、包装等行业快速发展。下一步,岳阳县将通过两示范园区的成功模式,计划扩大黄精种植至00亩。
成熟的瓜蒌果
三、移民收益情况
1.直接获取土地收益。中洲乡三江村(亩)、公田镇饶港村(21亩)两个产业示范园区合计共有库区移民户土地亩,这些土地通过村集体打包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企业合作社,亩均获租地收益元以上,户移民共计获土地收益10.8万元。
2.间接获取种植效益。中洲乡三江村共有库区移民户,移民土地面积0亩;公田镇饶港村共有库区移民户,移民土地面积亩。移民依托“篓下黄精”立体种植项目,在自家土地发展种植,亩均收益元,目前,户移民户依托黄精种植年收入达元。
3.就业获取劳动报酬。两个种植示范园区建设种植及深加工项目需要大量产业工人,在当地寻找劳动力可节约人力成本。因此,移民户在优先对待的扶持政策下,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参与到黄精、瓜蒌的种植和延伸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种植合作社、承包企业以每天不低于元的标准发放劳动报酬;有的移民户既通过土地直接获得收益,又在基地就业,实现双收益。在此基础上,将受益模式以点带面,推广惠及周边乡村及全县范围内移民户。目前,有30余移民户通过基地就业实现年收入元以上。
四、产业衔接融合
为进一步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岳阳县不断延伸产业链,釆取招商引资、资金扶持等方法不断吸引企业入驻,目前辖区内有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中粮米业集团、全民鸽业产业园等知名企业。在农业产业建设工作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实现了从原粮生产到精深加工再到餐桌食品的升级和跨越,已初步形成了集技术研究、种植管理、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各实施地紧跟步伐,积极学习,吸收产业链延伸融合经验,在县、乡各级力量的支持下,聚焦“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要求,把培育绿色环保、区域特色鲜明、持续增收效果显著的黄精、瓜蒌籽种植作为重点扶贫产业。立足比较优势、深挖地方特色、紧扣转型主题,打造扶贫产业品牌,实现从传统直销模式转变为深加工品牌销售。年,三江村、饶港村规划流转百亩土地,提出并强力推进“4+”新兴产业体系,采取“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移民户”的经营模式,成立种植合作社和专业农业公司,由县里领导、乡村推进,实现现行后期扶持产业发展项目与移民减贫增收联结机制的“无缝嵌入”,大幅提升产业发展项目益贫效率,深层次激发内生动力。
岳阳市市长李爱武视察项目实施情况
当前,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各实施地发展的经济类型为资源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费。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群众种植黄精与瓜萎的积极性,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决定年将种植产业延伸发展,主要是并创品牌、增品种、拓销路。通过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链延伸项目实现作物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帮助种植户实现不出村即可收益,减少农户销售烦恼,提高产品附加值,既增加农户收入也增加集体收入。
总体而言,该项目不仅可以与当地主导产业即农业种植无缝衔接,同时可有效联结物流、农资等行业,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实现产业集约、规模、品牌化拓展延伸,关联度很高。
五、项目面临困境
1.前期投资压力大。一是投资成本大。在种苗选取上,黄精、瓜蒌投资相较于其他经济作物较大,加之项目实施初期在土壤、气候、生长等种植环境与条件上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项目收益规划化压力较大;二是生产周期长,在项目后期仍需持续不断地投入需要稳定的资金链予以支持,给企业、农户造成一定压力。
2.开发力度不够大。黄精、瓜蒌浑身是宝,黄精除中药外,还可制成药膳、药丸;在食品方面,可制成休闲食品或佐餐食品,如黄精茶、黄精酒、黄精糖、饮料等;在保健方面,可制成胶囊、药酒、口服液等;而瓜蒌皮、瓜蒌根、天花粉可制成中草药。但在现行条件下,对黄精、瓜蒌产业链的延伸还不够长,未能在其产品种类上实现最大化程度的丰富补充,农业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还不够凸显。
3.技术程度不够强。受制于农户对于种植产业技术的“惯性思维”与“新技术缺乏的实际情况”,对两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较少,在日常管理上较为粗放,在栽培、土壤消毒、高产栽培、地膜覆盖、防治病虫害、肥水一体化等技术运用上还有待提高。
4.市场认知度不高。目前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依托“两作物套种、单产品加工”的模式进行产业孵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题报道、宣传片、广告制作等宣传策划和设施相对滞后,宣传手段较单一,宣传内容待丰富。因此,在市场认知上,由于品牌缺乏推广、宣传,在影响力、传播力上具有一定不足。
5.精准扶持度不高。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上,虽然目前本项目已经建立“4+”体系,但是仍然存在减贫增收持续性差、资金效率低和农户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尤其是面对移民户分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移民农户相应的产业承接能力后劲不足问题上仍亟需进一步细化产业扶持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
笔者在农户家中走访
六、项目后续发展计划
1.扩大规模效应。一是套中规模,吸收土地扩大至00亩以上,带动铁山水库上游月田镇、毛田镇形成种植基地规模效应,带动更多种植大户、移民户良性发展,发挥瓜蒌产业联合体作用;二是移民规模,带动更多移民加入到一体化种植产业中去,尤其在移民较多的中洲乡进行套种的大力推广,计划在三年内实现最少户移民加入的目标,实现移民惠及覆盖率70%以上。
2.深挖经济价值。黄精、瓜蒌浑身是宝,该项目后继发展考虑作物其余部分的深加工项目,以三江村为重点建设黄精加工园区、饶港村为重点建设瓜蒌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开发休闲、保健功能等附加产品,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成果应用,打造黄精、瓜蒌产品物流园。
3.建设示范基地。一是做好开发利用,搞好黄精、瓜蒌系列新产品开发利用,并就成果经验在全县推广,示范带领移垄栽培、土壤消毒、高产栽培、地膜覆盖、防治病虫害、肥水一体化等技术运用,完善黄精、瓜蒌病虫害测防体系。充分满足市场对优质种植的需求,并进一步提高黄精、瓜蒌产量。二是组建服务体系。组建专业化黄精、瓜蒌社会化服务队,在土壤深翻、飞机防治病虫害等领域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种植成本。
4.打造产业文化。结合乡村振兴,培育田园文化,配套观光道路、停车场、餐饮、公厕等设施,建设黄精瓜蒌种植、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一体化生态观光园。并利用中洲宝塔、洞庭湖、铁山水库、寿星园、费家湖、民用机场等周边景观平台互联,打造黄精、瓜蒌产业节庆活动,通过“篓下瓜蒌”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同时将黄精、瓜蒌等特色产业发展进行辐射带动,带领周围村、镇形成集聚效应,从业带动产业兴旺。
5.推进精准扶持。首先,进一步提升后期扶持政策的精准度,构建“政策撬动,市场拉动,项目促动,能人带动”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项目化,以“短期、中期、长期”三级阶段构建责任制、监督制、考核制,岳阳县库区移民服务中心根据产业发展项目状况的变化对项目进行及时政策动态调整,并以市场为动力,经济效率为准绳,增强产业发展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益贫性。其次,在具体利益分配过程中,保证制度安排和实施程序的公正与透明,移民农户、企业等参与主体彼此承认对方的合理诉求并在互惠互利中创造价值。最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在普及种植实用技术同时,针对“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的深加工、广销路的需求,提升库区移民参与二三产业就业技能的能力,培养“产业致富能人”与“管理能手”。
6.加强资源保护。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对黄精、瓜蒌开展相应的专业研究,为黄精产业化打好基础,选育出优质、高产、且适合湖南地区种植的品种;二是加强铁山水库保护与利用,在库区进行绿色种植业,规避了工业、养殖业对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破坏。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与布局,严格过程管理,在播种、培育、采收、加工、包装等环节加强无污染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以及库区保护现行规定的要求,强化对铁山水库资源的保护力度。
7.提升发展质效。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库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增强发展后劲。以“因地、因户、因人”的精准性为主,拓宽增收维度,强化纠偏能力,一方面强化从省到县的移民部门领导、组织、协调和瞄准纠偏能力,覆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全过程,另一方面强化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并实行产业发展项目专项目标管理,加大日常督办工作力度,层层落实责任人,确保移民项目受益受惠。
岳阳县“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加工产品成品
”
后记
选调之路已近两个月,从到村第一天接手村里移民、农户们寄予众望的“篓下黄精”立体种植产业开始,我倍感重任在肩。在一步一履调研、走访、沟通的过程中,我被基层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感动着、鼓舞着。每每看到各项目负责人神采奕奕地谈着对项目发展的规划时,我也感觉自己充满了干劲儿,暗下决心要尽全力帮助村党总支书记和各位群众打好产业发展战!近一个月的基层生活,让我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着,少了些书生气,多了些泥土味。基层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肥沃土壤,也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我将与老百姓们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简介
裴淼淼,湖南省年选调生,现工作于岳阳市岳阳县公田镇,任饶港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投稿邮箱:hnxyxd_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