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3天台上解暑良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几年前我住在老厝时,在天台上种了几棵小树和花草,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吓得我们不敢到天台上浇水。几天后天气好转一点才敢上天台,到了天台一看,除了几棵小树,天台上的花草大部分都被强烈的太阳晒死了,只有一些叶子呈现整齐排列的椭圆形就像露珠的草药,虽然有些叶子晒干了,但整棵草还顽强地生长着。

你可能看到我的描述就知道什么草药了,它也是我的第二位启蒙草药,因为它和“葫芦茶”一样容易辨认,它叶子下整齐排列的椭圆形就像露珠,所以它的名字叫“叶下珠"(不是我起名的哟)。

那么,这些在太阳下晒不死的草药“叶下珠"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一、叶下珠的功效。

叶下珠是一种一年生的大戟科草本植物,因为叶子呈现整齐排列的椭圆形,就像露珠那样,所以被形象地叫做“叶下珠”,别名叶后珠、珍珠草、日开夜闭、珠仔草、假油甘等。

(白天叶子打开)

(晚上叶子合起来)

叶下珠性味归经: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赤白痢疾、暑热腹泻、肠炎腹泻、夜盲、急性结膜炎、口疮、头疮、风火赤眼、单纯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外治毒蛇咬伤、指头蛇疮、皮肤飞蛇卵等。

用法用量:25~5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二、研究发现

化学成分: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木脂素、檞皮素、短叶苏木酸、柯里拉京、黄酮、去氢诃子次酸、糅质、生物碱、芸香苷、糅料云实素、短叶苏木酸乙脂、短叶苏木酸甲脂、老鹳草素、短叶苏木酚酸和去氢诃子次酸三甲脂等。其中没食子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

⒈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Thyagarajan氏等用氯仿提取苦味叶下珠,将所得粗提物,分别配成2%和1%的溶液,再与等量的HBsAg阳性入血清,在37C混合培养48h,结果叶下珠粗提物使血清中HBsAg全部灭活。徐大文等报道叶下珠的水提取液可抑制HBV-DNA转染的2.2.15细胞,在培养液中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64.5%与39.17%,在体外对HBsAg与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47.62%与49.09%。

⒉抗肝细胞损伤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木脂素类的叶下珠素和叶下珠次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Agarwal氏等报道珠子草对烈性酒和CCL4诱发的大鼠肝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可使ALT、AST和SALP水平下降,脂肪沉积减少,病理组织观察到肝内实质细胞再生。周世文等报道叶下珠抗肝细胞损伤作用机制,将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与大鼠肝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结果能抑制CCL4所致肝细胞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膜保护作用有关。Venkateswara氏等报道将6只感染WHV的土拨鼠分成二组,治疗组3只腹腔注射苦味叶下珠浸出液0.5ml(相当干重9mg),每周一次,共9次,对照组用安慰剂。疗程结束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治疗组门静脉区边缘炎症浸润伴少量或无灶性坏死,而对照组门静脉区广泛炎症和明显灶性坏死。

⒊抗原发性肝细胞癌。从叶下珠中分离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有丝分裂、抗病毒等活性。Blunmberg认为它能降低其向肝癌发展的危险,他将32只慢性WHV感染的土拨鼠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只接受叶下珠治疗,对照组9只用安慰剂,连续观察天以上,死后肝组织病理检查,治疗组4只(17%)发生原发性肝癌,而对照组6只(67%)发生原发性肝癌。王昌俊等研究报道叶下珠提取物(1-20mg/ml)对人肝癌细胞SMMC的活力有明显减弱作用,却具较强细胞毒作用和杀伤效果,并对该细胞的DNA合成和增生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叶下珠具有杀伤人肝癌细胞SMMC和抑制其增生作用。

⒋抗艾滋病毒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IRT)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新进展,天然产物已应用于HIV-IRT的抑制剂。Verkanteswaran氏报道珠子草的水提取物浓度为50μg/ml和μg/ml时对HIV-IRT的抑制率分别为50%与96%。诸形孝弘氏等从珠子草中分离的化合物杠香藤酸A,显示对HIV-IRT有阻碍活性。

⒌抗细菌作用抑菌试验表明,%叶下珠煎剂用平板纸法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大肠、福氏痢疾、伤寒及绿脓等有抑制作用。

三、叶下珠能够清热解毒,是夏天解暑良药。

叶下珠是一种凉性的花卉能够有效地去除人体体内的毒素,特别是在夏季,就象我所看到的一样,叶下珠能够在强烈的太阳下顽强生存,其体内一定有某种元素能够抵抗太阳的辐射。当我们把叶下珠泡水或者煮水喝时,同样就可以得到它的这些特性,就可以起到解暑消乏的作用。所以叶下珠在夏天确实是一种解暑良药。

另外,叶下珠能够醒脑提神。由于叶下珠比较清凉,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疲劳和亚健康状态,焕发一种生活的激情和态度,疲劳时食用叶下珠能够有效的醒脑提神,让人瞬间神清气爽,精神倍增。

四、叶下珠能够保肝明目

叶下珠对我们的肝脏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也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有效缓解视疲劳,起到提高视力,放松眼睛的作用,所以很适合青少年及用眼易疲劳的人食用。

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少数分布于北温带。该植物在全球有~个品种,印度约有39种,我国有67种,其中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就有9种。叶下珠味微苦,性凉,入肝肺两经,能清热利湿、清肝去火、明目消积。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百姓有将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amarus)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肾性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肠炎、眼结膜炎、无名肿毒及毒蛇咬伤等疾患的习惯。傣族地区的居民常用苦味叶下珠浸泡后代茶饮,用于清肝去火、镇咳祛痰、解暑。并用新鲜的苦味叶下珠植物渍汁外敷治疗皮肤病。

近年来,叶下珠植物由于其独特的抗乙肝临床疗效引起了医药界的   从海藻、箬竹、海索草、香菇、夏枯草、紫花地丁、旱莲子草、翠叶芦荟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到的多糖类成分,主要是通过阻断HIV病毒与细胞的吸附来发挥药效。

  从栝楼、苦瓜、麝香、石竹、垂序商陆等植物中分离得到蛋白质类成分,是一类核蛋白体抑制蛋白。它通过抑制核蛋白体的RNA来破坏正常染色体蛋白的合成。从雪莲花、小花火烧兰、狭叶荨麻等植物中分离得到植物凝集素,则是干扰病毒与细胞的融合过程。

  从雷公藤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咔唑类生物碱、萘基异喹啉类生物碱、里西丁类生物碱具有很好的抗HIV活性。

 从胡桐、麝香根、狭逢芹、芫荽等植物中分离得到了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是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从五爪金龙、鸡血藤、毛诃子等植物中分离得到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抗HIV-1复制的活性。

  从黄叶连翘、倒捻子等植物中分离得到醌类、氧杂蒽酮类有抗HIV活性成分。

  植物中黄酮类成分十分丰富,并且具有抗多种病毒的作用。如从黄芩,突厥蔷薇,矢车菊,长萼鸡眼草、欧亚甘草等植物中分离得到黄酮类成分,就具有抗HIV的活性。

  酚酸类成分大多具有强的抗病毒活性。从长梗蝉翼藤、姜黄、曲枝叶下珠、石岩枫、野梧桐等植物中,均可分离得到酚酸类成分。

从穿心莲、番荔枝、巴豆、杏仁壳、灵芝、华中五味子、桑毛路边青、山楂、锁阳、七叶树、肥皂荚等植物中分离得到萜类成分。与醌类、黄酮类成分一样,萜类成分可作用于HIV复制周期的多个靶点(如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等)。

虽然中草药的类化学成分抗HIV的药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分别可在HIV病毒感染细胞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把这些中草药作为抗HIV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并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分子式模拟技术,即可研制开发出新的高效低毒的抗HIV药物。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4):不要忘记了路边的野刺苋!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5):难忘潮州人喜欢的解暑草药——老麻洋(叶)!

推荐阅读: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2):耳朵的福音——虎耳草。

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神奇中药(1):天之精——茯苓!

[急]长寿小贴士(26):大暑天解暑妙招!

(医昭重磅新话题)虚弱者避祸之十五:恼人的青春痘并不恼人,万病出表皆是好事!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9):以前家家户户种的“鸡冠花”哪里去了?

陈伟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7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