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冷容易感冒,可是你知道吗,大部分西药感冒药中几乎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然而据FDA统计,在年至年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是导致病人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按照FDA提醒,感冒后若叠加服用感冒药,就有可能存在肝损伤的风险。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药物可以治病,也同样可以致病。据世卫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到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除了感冒药,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常见的西药、中药中某些成分也会对肝脏造成威胁。医院肝病专家张影,为大家细数那些伤肝儿的药。
◆◆◆
吃药也会得肝病?
药物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对身体带来其他的伤害,因此,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肝脏是药物转化和代谢的解毒工厂,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要经过肝脏代谢,所以肝脏往往首当其冲,受到药物损伤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增加。在已上市应用的药物中,有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因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过敏、代谢异常,导致的肝脏损伤。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目前已知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安眠药、降血脂药等最容易引起肝损伤。此外,也已明确有肝脏毒性的中药有72种,包括石蚕属植物、大黄、雷公藤、决明子、何首乌、鱼胆、乌头等。
这11种药小心伤肝
◆1.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若每天使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或每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2克,都易引起急性肝损害。
◆2.抗生素
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苯唑青霉素、制霉菌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酮康唑、无味红霉素等,均可引起明显的肝损害。在使用苯唑青霉素时若用量过大,用药5天即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3.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门冬酰胺酶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例如,西咪替丁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偶见严重肝炎、肝脂肪性变等。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
◆4.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
如甲基多巴、奎尼丁、胺碘酮、非诺贝特、他汀类药等,均会引起肝损害。其中,甲基多巴可损害用药者的肝细胞和胆小管。少数患者在使用甲基多巴1~3周后可出现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甚至会发生肝脏的肉芽肿样增生、肝硬化和肝坏死。
◆5.降糖药
如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喹酮、苯乙双胍等,均可损害肝脏。另外,肝功能不全会改变格列齐特在体内的分布,肝脏功能不全还会降低新的葡萄糖生成的能力,这两个作用会增加严重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
◆6.性激素及避孕药
如甲睾酮等雄性激素及甲地孕酮、炔雌醇、炔诺酮等口服避孕药,均可引起黄疸等肝损害症状。
◆7.抗肿瘤药
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均可损害肝脏。其中,硫唑嘌呤可使用药者出现黄疸的几率可达到20%~40%;甲氨蝶呤可使用药者发生肝硬化;而丝裂霉素可使用药者出现中重度的肝损害。
◆8.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三氟拉嗪等,均可损害肝脏。在使用氯丙嗪的病人中会有1%~4%的人在1~4周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有的甚至会因此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9.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均可损害肝脏。例如,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治疗头6个月内也应定期做肝功能检查,特别是高危病人。
◆10.抗结核药
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均可损害肝脏。对异烟肼过敏者,在使用该药1~2个月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肝炎,甚至会发生肝坏死。若把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起来使用,更会大大增加这类药物的肝毒性。
◆11.某些中药
有些中药也会造成肝损害,如生何首乌、土三七、川楝子、天花粉、千里光、雷公藤、白屈菜等。
女性、老人更要慎吃药
数据显示,超过65%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是女性。原因可能于女性对某些药物更易感,尤其是一些特异质性药物反应以女性居多;也可能是女性似乎比男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