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菊花功效
菊花味辛、苦、甘,性寒,《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为上品,功用为“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菊花还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衰老、解热等作用。
1、疏散风热
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平抑肝阳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
3、清肝明目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
4、清热解毒
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但以下几类人不宜饮用:
1、肾阳虚或者脾胃虚寒的人群,喝菊花茶可能会让病情加重。
2、菊花含有一些对胎儿发育不利的成分,因此孕妇也不适合饮用。
3、过敏体质谨慎饮用。
二、山药功效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药品化义》亦谓“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咳,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情嗜卧,四肢困倦。”
中医常用山药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1??补脾养胃
本品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滋养脾阴。多用于脾气虚弱或气阴两虚,消瘦乏力,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因其含有较多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可作成食品长期服用,对慢性久病或病后虚弱羸瘦,需营养调补而脾运不健者,则是佳品。
2??生津益肺
本品又能补肺气,兼能滋肺阴。其补肺之力虽较和缓,但对肺脾气阴俱虚者,补土亦有助于生金。
3??补肾涩精
本品还能补肾气,兼能滋养肾阴,对肾脾俱虚者,其补后天亦有助于充养先天。适用于肾气虚之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遗尿,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及肾阴虚之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遗精等症。
4??补气滋阴
消渴一病,与脾肺肾有关,气阴两虚为其主要病机。本品既补脾肺肾之气,又补脾肺肾之阴,常与黄芪、天花粉、知母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