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苁蓉不迫走杏林
遇上“多事之秋”,开启“皮肤保卫战”!
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眼中“秋天”总是被赋予“秋风送爽”和“硕果满枝”的美好寓意。然而,秋天不止送来了“凉爽”,还顺道把“燥邪”一起带来了,这对于我们的皮肤来说可并不友好,真可谓是“多事之秋”。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容应对呢?且看苁蓉君教你来“护肤”。
Q1
秋季为何容易导致皮肤病高发?
秋季空气干燥,阳光仍然强烈,紫外线照射量多,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病原微生物侵扰,蚊虫叮咬等均可导致皮肤病高发。除此之外,秋天空气中的尘埃、花粉等颗粒物增多,加上皮脂腺分泌减少,易使体液丢失,津液耗伤,各类皮肤顽疾加重或复发。
中医认为秋季属肺,肺主皮毛,秋多燥,燥易伤肺阴,肺阴虚则津液失于濡养皮肤,皮肤干燥则易致各类皮肤病。
Q2
秋季有哪些常见的皮肤病?
1.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秋季最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源于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瘙痒。由于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所以这种皮肤病常见于老年人。此外,在饮食方面,许多人喜欢用辛辣的食物、火锅、白酒等驱寒,部分患者大便干结,体内毒素难以排除,从而加重了瘙痒。
临床表现:全身瘙痒,夜晚尤其严重,全身似有蚂蚁在爬。检查皮肤却无任何原发性皮疹,仅见因瘙痒引起的皮肤抓痕,血痂或色素沉着。
预防方法:①住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②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以防对敏感皮肤造成不良的热刺激;③不宜过多使用香皂,浴后可全身涂抹润肤液,保持皮肤滋润;④切忌抓挠,可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或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⑤洗衣服时少用洗衣粉、洗洁精等刺激性物质,以免伤害皮肤;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海鱼、乳酪和坚果等。
2.过敏性皮炎:
秋季空气中的各种花粉、灰尘会大大增加,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临床表现:主要有红肿、痒、痛、渗出、皮肤干燥、脱皮等。荨麻疹也属于过敏性皮炎的一种,其表现为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略高于周围的皮肤,游走不定,此起彼伏。
预防方法:①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防止尘螨和霉菌繁殖;②过敏性体质的人,需要每周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各种寝具的外套,避免使用地毯、布艺家具,毛绒玩具等;③明确动物毛过敏者,应避免饲养宠物;④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一些维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⑤过敏性体质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螃蟹等海鲜,少吃芒果、荔枝、榴莲等热性水果。
3.银屑病:
被大众称为牛皮藓,病因复杂,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皮损表面覆盖着多层银白色鳞屑,用刀片刮之可见层层脱落。
预防方法:①作息规律,不宜熬夜;②保持乐观开朗,情志压抑或精神高度紧张会导致本病加重或复发;③多吃一些清热凉血以及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和谷物等食物,忌食辛辣、鱼虾、海鲜等;④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适当服用凉血消斑的中药。
4.湿疹:
临床表现:秋季易发湿疹,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可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方法: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引起过敏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5.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临床表现: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预防方法: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②注意合理休息,不要熬夜;③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水分,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④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
Q3
中医防治秋季皮肤病有什么好办法?
1.脸部皮肤按摩:
洁面后,双手按摩面部皮肤、肌肉,缓缓地顺面部肌肉、血管的走行,从里向外进行按摩,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2.食疗药膳:
薄荷绿豆藕(适合皮肤瘙痒症)
配方:鲜藕克,绿豆20克,鲜薄荷叶2克,糖、盐、醋适量。
制法: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煮烂后装入藕孔内,将藕煮熟切片装盘,最后将鲜薄荷叶洗净切碎,撒在上面,加适量糖、盐、醋,凉拌后食用。
功效:藕性寒味甘、可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绿豆甘凉、可清热解毒。薄荷辛凉,可清热解表、祛风止痒。三者相互配合可起到清热凉血、祛风止痒、健脾润肤的作用。
山药茯苓糕(适合湿疹)
配方:生山药克,茯苓粉克,扁豆粉克,砂仁粉30克,大枣(去核)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药和大枣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去皮,继续入水中煮烂,加茯苓粉、扁豆粉、砂仁粉与白糖,做成糕条,入锅内蒸熟。中餐食,随量食用。
功效:山药善于益气健脾止泻,且补而不腻,可长期食用;茯苓益气健脾、利湿止泻,与山药、扁豆、砂仁、大枣等健脾的药食两用妙品配伍制成糕点。几种药材组方,可增强健脾除湿、养阴润燥的效果。
百合汤(适合过敏性皮炎)
配方:百合、玉竹、天花粉各15克及沙参10克、山楂9克。
制法:在锅内放入所有食材,加水适量煮取汁。1剂/日,代茶饮。
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山楂消食健脾、行气消瘀。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
生槐花粥(适合银屑病)
配方:生槐花、土茯苓各30克
制法:将食材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半小时,去渣取出汁液,再加入粳米60克煮成粥,放入适量红砂糖调匀便可食用。每天如此进食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生槐花苦寒之性强,长于清热凉血、清肝泻火;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药膳有清热凉血、袪风止痒的作用。
莲子赤豆茯苓羹(适合带状疱疹)
配方:莲子30克,赤小豆30克,茯苓30克,蜂蜜20克。
制法:将莲子、赤小豆、茯苓分别拣杂,洗净;将茯苓晒干或烘干,研成细末。将莲子放入温开水中浸泡片刻,去皮及心,与淘净的赤小豆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莲子、赤小豆熟烂如泥,边搅拌边调入茯苓细末,直至成羹,离火,趁温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莲子为传统的补脾食疗佳品。赤小豆健脾利湿。茯苓不仅能利湿,且能健脾。本食疗方力量集中,健脾除湿效果强。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滋阴润肺之物,如芝麻、蜂蜜、核桃、银耳、梨等,能较好地滋润肌肤,美化容颜。尽量少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多喝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瘦肉,尽量戒除烟、酒、咖啡、浓茶及油炸食品。与此同时,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多喝热水,保持乐观的心态,预防皮肤干燥。
当然啦,如果有比较严重的皮肤病,苁蓉君提醒大家要及时前往就医,不要耽误病情哦!这个秋天,愿大家远离皮肤病,收获满满的幸福!
文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代逸丹
指导: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楠
排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学院王嘉铖
图片:网络
往期精彩
痛风需警惕,治疗需及时
咳而上气兼痰鸣,中医防治效验灵
大汗淋漓好不好?中医怎么认识“汗”
苁蓉不迫走杏林
苁蓉不迫走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