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教材内方药歌诀大全

程少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金匮要略

方药歌诀大全

后台回复“金匮要略”可获取链接下载文档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01

猪苓汤

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02

栝楼桂枝汤

栝楼根二两桂枝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太阳症备脉沉送,身体几几欲痉时。

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相宜。

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

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麻黄加术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烦疼湿气裹寒中。发汗为宜忌火攻。

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麻黄汤方除桂枝,发汗解表也不差,

再加薏仁祛湿热,风湿发热亦可祛。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

益气祛风又行水,表虚风水风湿康。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

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良。

白术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白术附子汤除痹,生姜大枣甘草炙;

风寒湿痹重在湿,助阳除湿微汗知。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附子汤术桂,表里阳虚风湿配,

疼烦短气小便难,汗出恶风身肿退。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

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一物瓜蒂汤

瓜蒂二十个

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第三

03

百合地黄汤

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

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百合知母汤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

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鍼。

滑石代赭汤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一枚(碎,绵裹)

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

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百合鸡子汤

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

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

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以水一升,渍之一宿,以洗身

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

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栝蒌牡蛎散

栝楼根牡蛎(熬)等分

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

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

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

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苦参汤

苦参一升

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

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晒干)当归三两

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

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升麻鳖甲汤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黄半赤斑咽痛毒为阳,

鳖甲周围一指量,

半两雄黄升二两,

椒归一两草同行。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04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

黄姜桂苇朴紫葳,夏胶芍甘蟅虫五,

葶参各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芩妇,

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桃效桴鼓。

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熟妇三分(熬)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蛰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

蜂巢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

白虎加桂枝汤

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两

白虎原汤论已详,加桂三两另名方,

无寒但热为温疟,骨节烦痛呕又妨。

蜀漆汤

蜀漆(烧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

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

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服不踰闲。

牡蛎汤

牡蛎四两(熬)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蜀漆三两

牡蛎汤内四味药,甘草麻黄蜀漆到,

胸腹悸动痰饮作,解表逐饮治牝疟。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柴胡八两人参黄芪甘草各三两栝楼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柴胡去夏为伤阴,加入蒌根四两珍,

疟病邪因可灼液,蒌根润燥且生津。

柴胡桂姜汤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

05

侯氏黑散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

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礬石三分黄芩三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藭(qióng)三分桂枝三分

风引汤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

白石酯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

寒滑赤石紫膏六,瘫痫诸风个里探。

防己地黄汤

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二分

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

杯酒淋来取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头风摩散

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

头之偏痛治何难,附子和盐等分磨,

躯殻外生需外治,马膏桑饮亦同科。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脚肿身羸欲吐形,芍三姜五是前型,

知防术桂皆需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乌头汤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历节痛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未均,

芍芪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蜜煮匀。

矾石汤

矾石二两

脚气冲心矾石汤。煮须浆水浸之良,

湿收毒解兼热,补却灵枢法外彰。

续命汤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穹一两杏仁四十枚

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

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三黄汤

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

风乘火势乱心中,肢痛节拘络不通,

二分芪辛四分独,黄芩三分五麻攻。

二分黄加心热端,消除烦满枳实单,

虚而气逆宜参补,牡蛎潜阳悸可安,

增入蒌根能止渴,各加三分效堪观,

病前先有寒邪在,附子一枚仔细看。

术附汤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一剂分服五钱匕,五片生姜一枣饵,

枚半附子镇风虚,二术一草君须记。

崔氏八味丸(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芋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附子一枚(炮)

肾气丸治阴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阴阳复。

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白术四两大枣十五枚

越婢加术麻黄枣,石膏生姜炙甘草,

肺气不宣皮水泛,面目下肢浮肿疗。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06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二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血痺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

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通效自神。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

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天雄散

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

阴精不固本之阳,龙骨天雄三两匡,

六两桂枝八两术,酒调钱匕日三尝。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小建汤加两半芪,诸虚里急治无疑,

急当甘缓虚当补,愈信长沙百世师。

黄芪建中汤

气短胸满生姜好,三两相加六两讨,若逢腹满胀难消,加茯两半除枣;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还须开窍早。三两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饮为至宝。

八味肾气丸

《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薯蓣丸

薯芋三十分当归桂枝麯(qū)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敛百枚枣,

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

更有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

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酸枣仁汤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穹二两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

芎甘各一相调剂,服后安然足睡乡。

大黄蛰虫丸

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

干血致痨穷原委,暖中补虚大治旨,

螬蛭百个蛰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

一两干漆十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

三甘四芍二黄芩,五劳要证须用此,

此方世医勿惊疑,起死回生大可恃。

炙甘草汤

甘草四两(炙)桂枝生姜各三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人参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生地黄一斤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肘后獭(tǎ)肝散

獭肝一具

獭肝变化少人知,一月能生一叶奇,

鬼注冷劳宜此物,传尸虫蛊是专司。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

第七

07

麦门冬汤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麦,

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故是正宗。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二两干姜两炙甘,姜须炮透旨须探,

肺中津涸方成痿,气到津回得指南。

甘草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

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生姜甘草汤

生姜五两人参二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皂荚一枚(去皮子,炙焦)

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夹邪迫肺金;

一个皂驱黏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丸大)大枣十二枚

喘而不卧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

葶苈一丸十二枣,雄军直入夺初萌。

苇茎汤

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胸中甲错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成,

薏半升桃五十,方中先煮二升茎。

桔梗汤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脓如米粥肺烦清,毒溃难支药要轻,

甘草二两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射干麻黄汤

射干十三枚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

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三两破坚城。

皂荚丸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浊痰上气坐难眠,痈势将成壅又坚,

皀角蜜丸调饮下,绸缪需在雨之前。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

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涛涛,

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厚朴麻黄汤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

二两姜辛膏蛋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泽漆汤

半夏半升紫参五两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

五两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

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小龙分量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

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躁藉辛凉。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08

奔豚汤

甘草芎穹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气冲腹痛号奔豚,四两夏姜五葛根,

归芍芎芩甘二两,李皮须到一升论。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

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

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09

栝楼薤白白酒汤

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胸为阳位似天空,阴气弥沦痺不通,

薤白半升蒌一个,七升白酒奏奇功。

栝楼薤白半夏汤

栝楼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胸背牵痛不卧时,半升半夏一蒌使,

薤因性湿唯三两,斗酒同煎涤饮奇。

薏苡附子散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

痺来缓急属阳微,附子十枚切莫迟,

更有薏仁十五两,筋资阴养得阳归。

橘枳姜汤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痺而气塞又何使,枳实辛香三两宜,

橘宜一斤姜半斤,气开结散勿迟疑。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

痞连胸胁逆攻心,薤白半升四朴寻,

一个瓜蒌一两桂,四枚枳实徹浮阴。

人参汤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逆客气填,

三两桂姜五两枳,驱寒散逆并攻坚。

乌头赤石脂丸

蜀椒一两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干姜一两赤石脂一两

彻背彻胸痛不休,阳光欲熄实堪忧,

乌头一分五钱附,赤石椒姜一两求。

九痛丸

附子三两(炮)生狼牙一两(炙香)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干姜吴茱萸各一两

九种心痛治不难,狼萸姜豆附参安,

附需三两余皆一,攻补同行仔细看。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0

厚朴七物汤

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满而便秘脉兼浮,三两甘黄八朴投,

二桂五姜十二枣,五枚枳实效优优。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厚朴三物汤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

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法更神奇。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附子粳米汤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粳米半斤

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胁皆膨呕吐成,

附子一枚枣十个,半升粳夏一甘烹。

赤丸

茯苓四两半夏四两(洗)乌头二两(炮)细辛一两

寒而厥逆孰为珍,四两夏苓一两辛,

中有乌头二两泡,蜜丸硃色妙通神。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痛呕食难属大寒,腹中头足触之难,

干姜四两椒二合,参二饴升食粥安。

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胁下偏痛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

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辛可补天。

大乌头煎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

沉紧而弦痛绕脐,白津厥逆冷淒淒,

乌头一个煮添蜜,倾刻颠危快挈提。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

如今豆蔻香砂法,可笑依盲授指南。

乌头桂枝汤

腹痛身痛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

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煎乌头合用神。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柴胡桂枝汤

柴胡四两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

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做仔肩。

走马汤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外来异气伤人多,腹胀心痛走马搓,

巴杏二枚同捣细,冲汤捻汁好驱邪。

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煮)

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调酸苦凑,

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11

旋覆花汤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肝著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就轻松,

覆花三两葱十四,新降通行少许从。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升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甘姜苓术汤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腰冷溶溶坐水泉,腹中如带五千钱,

术甘二两姜苓四,寒湿同驱岂偶然。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12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肾气丸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

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五苓散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二分(去皮)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消痞有生姜,

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

甘遂半夏汤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炙)

满从利减续还来,甘遂五枚芍五枚,

十二枚夏指大草,水煎加蜜法双该。

己椒苈黄丸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肠中有水中带干,腹里为肠按部观,

己椒苈黄皆一两,蜜丸饮服日三餐。

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汤洗)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术防己汤

术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喘满痞坚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参施,

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术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术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

四两苓加不用膏,芒硝三合展奇韬,

气行复聚知为实,以软磨坚自不劳。

泽泻汤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清阳之位阴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

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厚朴大黄汤

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胸为阳位似天空,支饮填胸满不通,

尺朴为君调气分,四枚枳实六黄攻。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热,泻肺下气平喘咳,

胸满痛胀身浮肿,舌苔黄腻滑数脉。

小半夏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呕家见渴饮当除,不渴应知支饮居,

半夏一升姜八两,源头探来病根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

呕吐悸眩痞又成,四苓升夏八姜烹,

膈间有水金针度,淡渗而卒得病情。

桂苓五味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

青龙却碍肾元亏,上逆下流又冒时,

味用半升苓桂四,甘三扶土镇冲宜。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枝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茯苓四两甘草细辛干姜各二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咳满平时渴又加,旋而不渴呕驱邪,

冒而必呕半升夏,增入前方效可夸。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苓甘五味姜辛汤,病属太阴里寒方,

冲气不显胸满甚,温中逐饮祛寒凉。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仁大黄汤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面热如醉心邪殃,前剂仍增三两黄,

驱邪辛温药一派,别能攻热制阳光。

茯苓饮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中虚不运聚成痰,枳二参苓术各三,

姜四橘皮二两半,补虚消满此中探。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

13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

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肾气丸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

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文蛤散

文蛤五两

文蛤汤证亦合方,麻杏石甘越婢汤,

外邪内热又口渴,文蛤酸敛理应当。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栝楼瞿麦丸

栝楼根二两茯苓薯芋各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

小便不利渴斯成,肺水留中液不生,

三两蓣苓瞿一两,一枚附子二蒌行。

茯苓戎(róng)盐汤

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

一枚弹大取戎盐,茯用半斤火自潜,

更有白术二两佐,源流不滞自濡沾。

蒲灰散

蒲灰气分滑石三分

小便不利用蒲灰,平淡无奇理备该,

半分蒲灰三分滑,能除湿热莫疑猜。

滑石白鱼散

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

猪苓汤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

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14

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

益气祛风又行水,表虚风水风湿康。

越婢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

一身悉肿属风多,水为风翻涌巨波,

二草三姜十二枣,石膏八两六麻和。

麻黄附子汤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麻黄附子甘草同,水肿脉沉可建功,

麻黄宣上附温下,甘草缓急法宜宗。

杏子汤

杏仁汤中芩翘滑,桑叶茯苓利肺佳;

轻宣肺气又祛热,肺疟湿去热邪彻。

越婢加术汤

里水脉沉面目黄,风水相搏湿为殃,

专须越婢平水,四两术斯去湿良。

甘草麻黄汤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里水原来自内生,一身面目肿黄呈,

甘须二两麻黄四,气到因知水自行。

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四肢聂聂动无休,皮水情形以此求,

己桂芪三草二两,茯苓六两砥中流。

蒲灰散

小便不利用蒲灰,平淡无奇理备该,

半分蒲灰三分滑,能除湿热莫疑猜。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黄汗脉沉出汗黄,水伤心火郁成殃,

黄芪五两推方主,桂芍均三苦酒襄。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

黄汗都由郁热来,历详变态费心裁,

桂枝原剂芪加二,啜粥重温令郁开。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

心下如盘边若杯,辛甘二两附全枚,

姜桂三两枣十二,气分需从气转回。

枳术汤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聚验其边,

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专疗水饮愆。

芪芍桂酒汤

黄汗芪芍桂酒汤,身肿发热渴汗当;

汗出沾衣色如柏,是因汗出浴水殃。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5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

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栀子大黄汤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酒疸懊恼郁热蒸,大黄二两豉盈升,

山栀十四枳枚五,上下分消要顺承。

硝石矾石散

硝石矾石(烧)等分

仲景硝石矾石散,辨治瘀血湿热证,

内伤杂病皆可治,随证加减在调整。

大黄硝石汤

大黄黄药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

自汗尿难腹满时,表和里实贵随宜,

硝黄四两柏同数,十五枚栀任同挥。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疸病传来两解方,茵陈末入五苓尝,

五苓五分专行水,十分茵陈却退黄。

桂枝加黄芪汤

黄汗都由郁热来,历详变态费心裁,

桂枝原剂芪加二,啜粥重温令郁开。

猪膏发煎

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诸黄腹鼓大便坚,古有猪膏八两传,

乱发三枚鸡子大,发消药熟始停煎。

小半夏汤

呕家见渴饮当除,不渴应知支饮居,

半夏一升姜八两,源头探来病根除。

虚劳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瓜蒂汤

瓜蒂一两,赤小豆四十九枚,丁香二七枚。

麻黄醇酒汤

麻黄三两

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黄疸病由郁热成,驱邪解表杖雄兵,

五升酒煮麻三两,春换水兮去酒烹。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6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洗去腥)

半夏麻黄汤

半夏麻黄等分

心悸都缘饮气维,夏麻等分蜜丸医,

一升一降存其意,神化原来不可知。

柏叶汤

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

吐血频频不肯休,马通升许濒源流,

干姜三两艾三把,柏叶行阴三两求。

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火热上攻心气伤,清浊二道血洋洋,

大黄二两芩连一,釜下抽薪请细详。

黄土汤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

远血先便血续来,半斤黄土莫徘徊,

术胶附地芩甘草,三两同行血证该。

赤小豆当归汤

眼眦赤黑变多般,小豆生芽曝令干,

豆取三升归十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17

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

少阴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燥欲寐方。

大半夏汤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从来胃反责冲乘,半夏一升蜜一升,

三两人参劳水煮,纳冲养液有奇能。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大黄甘草汤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食方未久吐相随,两热冲来自不支,

四两大黄二两草,上从下取法神奇。

文蛤汤

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

吐而贪饮证宜详,文蛤石膏五两量,

十二枚枣杏五十,麻甘二两等生姜。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黄芩半夏生姜汤,下利而呕俱相当。

热迫虚寒加饮逆,表上亦可有邪犯。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

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又和阴。

小半夏汤

呕家见渴饮当除,不渴应知支饮居,

半夏一升姜八两,源头探来病根除。

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各等分

吐而干呕涎沫多,胃腑虚寒气不和,

姜夏等磨浆水煮,数方相类彼分科。

生姜半夏汤

半夏半斤生姜汁一升

呕哕都非吐又非,彻心愦愦莫从违,

一升姜汁半升夏,分煮同煎妙入微。

茯苓泽泻汤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吐方未久渴频加,苓八生姜四两夸,

二两桂甘三两术,泽须四两后煮佳。

猪苓散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

呕余思水与之佳,过与须防水气乖,

猪术茯苓等分捣,饮调寸匕自和谐。

橘皮汤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哕而干呕厥相随,气逆于胸阻四肢,

初病未虚一服验,生姜八两四陈皮。

橘皮竹茹汤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十二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

胃虚有热失和将,久病之后更相宜。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

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

少阴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燥欲寐方。

通脉四逆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

通脉四逆草参姜,加重剂量另名方。

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诃梨勒散

诃梨勒十枚(煨)

诃黎勒散涩肠便,气利还需固后天,

十个诃黎煨研末,米饮调和不须煎。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

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服之宜。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枳实(大者)三枚(炙)

白头翁汤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药秦皮各三两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紫参汤

紫参半斤甘草二两

利而肺痛是何伤,浊气上干责胃肠,

八两紫参三两草,通因通用细推详。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

栀子豉汤治懊侬,虚烦不眠此方好;

前证兼呕加生姜,若是少气加甘草。

黄芩汤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黄芩汤用甘芍并,二阳合利枣加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散逆止痛能和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18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气血凝痈阻外肤,腹皮虽急按之濡,

附宜二分薏仁十,败酱还须五分驱。

大黄牡丹汤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肿居少腹下肠痈,黄四牡丹一两从,

瓜子半升桃五十,芒硝三合泄肠脓。

王不留行散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shuò)藋(zhuó)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

金疮诹採不留行,桑蒴同行十分明,

芩朴芍姜均二分,三椒十八草相成。

排脓散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排脓散药本灵台,枳实为君十六枚,六

分芍兮二分桔,鸡黄一个简而该。

排脓汤

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二枚

排脓汤与散悬殊,一两生姜二草俱,

大枣十枚桔三两,通行营卫是良图。

黄连粉

浸淫疮药末黄连,从中流肢顺自然,

若从四肢流入口,半生常苦毒牵緾。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19

藜芦甘草汤

体瞤臂肿主藜芦,痫痺风痰俱可驱,

芦性升提甘缓,证详跌厥遍寻无。

鸡屎白散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转筋入腹脉微弦,肝气凌脾岂偶然,

木畜为鸡其屎土,研来同类妙周旋。

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

阴狐疝久难医,在小攸偏上下时,

熬杵蜘蛛十四个,桂枝半两恰相宜。

甘草粉蜜汤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

蚘虫心痛吐涎多,毒药频攻痛不差,

一粉二甘四两蜜,煮分先后取融合。

乌梅丸

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人参黄药各六两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

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藏安蛔寒厥剂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20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症痼未除恐害胎,胎安症去悟新裁,

桂苓丹芍桃同等,气血阴阳本未该。

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呕吐迁延恶阻名,胃中寒饮苦相萦,

参姜一两夏双两,姜汁糊丸古法精。

附子汤

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加方中;

祛除寒湿温脾肾,主治肢冷身体痛。

当归芍药散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穹半斤

妊娠=痛势绵绵,三两归芎润且宣,

芍药一斤泽减半,术苓四两妙盘旋。

胶艾汤

妊娠腹满阻胎胞,二两芎?草与胶,

归艾各三芍四两,六两地黄去枝梢。

芎归胶艾汤

芎穹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四两

胶艾汤中四物先,阿胶艾叶甘草全

妇人良方单胶艾,胎动血漏腹痛全

胶艾四物加香附,方名妇宝调经专

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饮食如常小水难,妊娠郁热液因干,

苦参四两同归贝,饮服三丸至十丸。

葵子茯苓散

葵子一斤茯苓三两

头眩恶寒水气干,胎前身重小便难,

一升葵子苓三两,米饮调和病即安。

当归散

当归黄芩芍药芎穹各一斤白术半斤

万物原来自土生,土中涵湿随生生,

一斤芎芍归滋血,八术斤仿大化成。

白术散

白术四分芎穹四分蜀椒三分(去汗)牡蛎二分

胎由土载术之功,养血相滋妙有,

阴气上凌椒摄下,蛎潜龙性得真诠。

苦痛芍药加最美,心下独痛依芎是,

吐食不痛烦又加,加夏廿枚一细使。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21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

亦有加入参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

枳实芍药散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芍药等分

烦满不卧腹痛频,枳实微浇芍等平,

羊汤方应反看,散调大麦温而新。

下瘀血汤

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蛰虫二十枚(熬,去足)

脐下著痛瘀为殃,廿粒桃仁三两黄,

更有蛰虫二十个,酒煎大下亦何伤。

阳旦汤(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竹叶汤

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

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二枚竹把充。

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

呕为气逆更宜加,半升半夏七次洗。

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

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二枚竹把充。

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

呕为气逆更宜加,半升半夏七次洗。

竹皮大丸

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

呕而烦乱乳中虚,二分石膏并竹茹,

薇桂一兮草七分,枣丸饮服效徐徐。

白薇退热绝神异,有热倍加君须记;

柏实之仁亦宁心,烦满可加一分饵。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二两黄连药皮秦皮各三两甘草阿胶各二两

白头方见伤寒歌,二两阿胶甘草和,

产后利成虚已极,而且缓急莫轻过。

三物黄芩汤

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

妇人发露得风伤,头不痛兮证亦详,

肢若但烦芩一两,地黄四两二参良。

内补当归建中汤

当归四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补中方用建中汤,四两当归去瘀良,

产后虚羸诸不足,调营止痛补劳伤。

服汤行瘀变崩伤,二两阿胶六地黄,

若厥生姜宜变换,温中止血用干姜。

当是归未有川芎代,此法微茫请细详。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22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半夏厚朴汤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状如炙脔帖咽中,却是痰凝气不通,

半夏一升茯四两,五姜三朴二苏攻。

甘草大枣汤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二枚

妇人脏燥如悲伤,如有神灵太息长,

小麦一升三两草,十枚大枣力相当。

温经汤

吴茱萸三两当归三两芎穹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牡丹皮(去心)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

温经芎芍草归人,胶归丹皮二两均,

半升半夏麦倍用,姜萸三两对君陈。

土瓜根散

土瓜根芍药桂枝蛰虫各三分

带直端由瘀血停,月间再见不循经,

蛰瓜桂芍均相等,调协阴阳并自宁。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冲任不指胱,

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大黄甘遂汤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小腹敦形小水难,水同瘀血两弥漫,

大黄四两遂胶二,顿服瘀行病自安。

矾石丸

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

经凝成癖闭而坚,白物而流岂偶然,

矾石同三杏一分,服时病去不迁延。

蛇床子散

蛇床子仁

上一位,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胞寒外候见阴寒,纳入蛇床佐粉安,

更有阴疮糜烂者,狼牙煎汤洗何难。

红兰子酒

红兰花一两

六十二风义未详,腹中刺痛势彷徨,

治风先要行其血,一两兰花酒煮尝。

当归芍药散

妊娠痛势绵绵,三两归芎润且宣,

芍药一斤泽减半,术苓四两妙盘旋。

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薯芋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

附子一两(炮)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

四两萸薯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狼牙汤

狼牙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裹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狼牙汤洗前阴疮,痒痛带浊治不难。

膏发煎

诸黄腹鼓大便坚,古有猪膏八两传,

乱发三枚鸡子大,发消药熟始停煎。

往期推荐

往期推荐

教材《金匮要略》大纲思维导图

伤寒论选读《长沙方歌括·伤寒方歌括》

注:仅供学习参考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供分享学习,如有问题,请联系沟通,谢谢。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gj/8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