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中医疗法

青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23/4454959.html

慢性鼻炎属于常见多发性鼻病,临床上一般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类。后者多由前者病情加重所致,临床上以间歇性与交替性鼻塞或持续性鼻塞,分泌物增多为特点。如果慢性鼻炎因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引起病情加重者,也称药物性鼻炎。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虚,肺脾不足,或肾阳亏虚,寒邪久滞鼻窍。故遇寒而重;二是脏腑郁热,主要是肺胃或胆经郁热,上干鼻窍;三是气血瘀滞,鼻窍不利,故鼻塞持续。

1、肺虚邪滞,鼻窍不利:肺主肃降、卫外。若肺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则易为邪毒侵袭;肃降不力,则邪毒滞留鼻窍。

2、脾虚邪滞,鼻窍不利:脾属土生金,主运化,升清降浊。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清阳不升,肺金失养,寒湿浊邪上干,久滞鼻窍,发为本病。《医学准绳六要》说:“气虚之人,气弱不能上升,则鼻塞滞。所谓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是也。”

3、阳虚寒滞,鼻窍不利:督脉循行于鼻,统领一身之阳。肾阳不足,督脉虚寒,寒邪凝滞鼻窍,致鼻塞不利。

4、郁热上干,鼻窍不利:鼻属肺窍,其经脉专属阳明;胆为奇恒之腑,上通于脑,脑为精髓之海,下通于鼻;肝胆互为表里,肝之经脉循抵畜门(后鼻孔)。伤风鼻塞余邪未清,或屡感风邪久郁化热,内舍于肺与阳明、肝胆经脉,肺失肃降,阳明、肝胆经脉郁热,循经上干,留滞鼻窍为病。如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五十九说:“鼻者足阳明胃经所主,阳明之脉左右相交,注于鼻孔。又鼻者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其邪热干于二经,发于鼻而为窒塞鼽嚏之证。”

5、气血瘀滞,鼻窍不利:邪毒久滞鼻窍,日久深入脉络,气血瘀滞,甚则血瘀生痰,痰瘀互结,阻滞鼻窍,加重鼻窍窒塞,病程延长。

一、桃红四物汤加味(广州中医药大学耳鼻喉科教授刘蓬,陈纪藩主编《疑难病证治验精华》广东科技出版社,)

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2g,三棱12g,白芷12g,苍耳子12g,辛夷12g,路路通10g,石菖蒲10g,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天1剂。(注:所报道治疗药物性鼻炎一例,首诊、次诊时配合50%葡萄糖4mL加强的松龙0.5mL行双下甲黏膜下注射各1次,连服上方21剂(三诊时去三棱,加党参)而愈,续以鼻炎片2合、三七胶囊3合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再发)。

二、鼻炎汤(刘国华,浙江中医杂志年42卷第5期P)

药物组成:龙胆草、白芍各12g,生石膏50g,薄荷、玄参、知母、天花粉、银花、连翘、甘草各10g。

加减:涕浊者,天花粉、金银花用量加至20g;鼻塞重者,薄荷用量加至20g,并酌用芦根、茅根;便秘者,玄参用量加至30g;鼻甲肥厚者,酌用鳖甲或穿山甲软坚散结;头痛重者,酌用白芷。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7日为1个疗程。

三、鼻炎丸(丁学等,中医中药年第3卷第23期P)

药物组成:苍耳子g,辛夷g,金银花g,黄芪50g,白芷30g,细辛20g。

制服法:上药研末过筛和匀制作蜜丸,每丸9g。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四、当归芍药汤加味(王春文,光明中医年23卷第8期P)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辛夷、赤芍、郁金、姜黄各15g,茯苓、泽泻、白术、黄芩各12g,苍耳子30g,甘草、薄荷各10g。

加减:涕黄浊量多者加蒲公英20g,败酱草12g;肺热壅盛,鼻窦体表部位有叩、压痛者加鱼腥草15g,葛根12g;胃热炽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败酱草各10g;肝胆热甚,涕黄绿黏稠量多味臭者加龙胆草、野菊花各10g;肺经郁热,鼻涕黄浊、鼻塞不通者加桔梗、红花各10g;肺虚邪滞,鼻涕黏白无臭者加诃子、荆芥各10g;涕黏稠而难出者加皂角刺、木通各10g;若头痛较甚,以巅顶、枕后痛为主者加藁本、蔓荆子各10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分2服,15天为1个疗程。

五、温阳壮督汤(钱静华,山东中医年27卷第9期P)

药物组成:鹿角片10g,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白芷10g,苦杏仁10g,辛夷10g,苍耳子10g。

加减:头昏、耳鸣严重加天麻10g,钩藤10g;肺虚邪滞型加生晒参10g,炙紫菀12g;气滞血瘀加水蛭5g,花蕊石15g。

煎服法:日1剂,每煎mL。14日为1个疗程。

六、熏鼻方(徐明等,中医药信息年22卷第3期P33)

药物组成:细辛5g,苍耳子15g,白芷15g,薄荷10g,防风15g,辛夷15g,菊花10g,蒲公英10g,黄芩15g。

熏用法:将上药研为药末,放入非铁制容器中煮沸后煎煮10分钟,使患者吸其热蒸气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连续熏蒸3天,9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七、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接力刚,长春中医学院学报学报年16卷第3期P40)

药物组成: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6g(后下),白术10g,防风0g,黄芪15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

加减:鼻塞较重者,酌加蕾香、苏叶、丝瓜络、木蝴蝶;鼻痒较重者,酌加蝉蜕、白僵蚕;表证明显者,酌加荆芥、防风;里虚者,酌加细辛、石葛蒲。另外,久病不愈者,酌加桃红四物汤;鼻甲充血较重者,酌加丹参和白茅根。

煎服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八、重苍鼻炎通(河南中医学院学报年21卷第6期P42)

药物组成:炒苍耳子30g,石菖蒲20g,藿香1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0g,玄参10g,甘草6g。

加减::鼻塞重者加郁金、姜黄;涕多者加泽泻、木通;头闷痛重者加白芷、辛夷、细辛。

服用法:煎药时先用武火煎沸,然后用文火煎,此时让患者坐于罐旁熏吸药气10分钟,然后取汁内服,最后药渣布包热敷鼻部20分钟。每日1剂,煎2次,早晚2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4个疗程。

九、辛夷苍耳汤加味(纪建文,云南中医中药年27卷第1期P75)

药物组成:辛夷15g,苍耳子15g,白芷20g,防风15g,木通15g,川芎20g,细辛10g,鹅不食草20g,牡丹皮15g,紫草15g,连翘20g,黄芩10g,生姜3片,葱白3根(后放)。

加减:兼有气虚者加黄芪、白术;鼻涕浓稠、大便秘结者加蒲公英、大黄;兼有阴虚者加熟地黄、枸杞;眉棱骨痛者加生石膏、升麻。

煎服法:将药加入0mL水,煎煮30分钟,葱白洗净放入服药的容具中再倒入煎好的药汁浸泡,此时乘药的蒸气用于熏鼻,待药温约30℃时服下,每天3次,每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gj/8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