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你的身体,储备好能量了吗?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
夏至、冬至是天地阴阳消长交接的节气
此时人体阴阳之气也同样处于消长交接的状态
最具生长之机
此刻进补,药性与机体阴阳生长之机相互助益
极大提高进补效果
因此夏至日、冬至日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膏方作为调补上品
不仅养生,更能治病
因人因时而异
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为什么选择膏方进补
所谓“进补”,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通过中医补法、补药来调理人体内部的诸虚劳损;其二也含有“预防为主”的思想,即根据自身情况,参照进补原则,适当进补,以达到预防疾病,养生健身目的。
膏方不仅补虚,更能疗疾,正是体现了“进补”的含义。膏方以补为主,补治结合,通过扶正补虚,辅以祛邪,纠正人体整体功能的偏盛偏衰,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康复最高境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天里人们脾胃功能相对其他季节更强,富含黄芪人参等补的成分的膏方在此时更容易消化吸收,进补效率更高,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精气储备。
膏方的历史
膏方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等共40多部,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膏方服药须知
膏方服用方法一般有三种:1、冲服,用白开水调开量好的药膏,搅拌均匀后服用。2、含化,把药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
什么时间服用膏方好?一般的膏滋可以在饭前食用,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较弱,也可以放在饭后服用,一天服用二次即可。滋腻类和补益类膏滋应该空腹服;治疗肠道疾病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的最好在睡前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初次服用膏方的人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始用量减半,服用几天后,身体感觉良好,再逐步恢复到正常剂量,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膏方。
服用膏方期间对饮食有要求吗?服用膏方期间要忌食生冷辛辣,不要暴饮暴食。如果近期饮食过于肥甘厚腻,可以先暂停服用,避免积食上火。感冒期间和女性月经期都应停止服用。
极个别人可以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这是膏滋药中阿胶、龟板、天花粉等部分中药所含的蛋白质成分有关。这些过敏反应的出现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应立即停药,服用一些清泻中药汤剂,以助皮疹消退。随后,以原服用量的四分之一量开始,再逐渐加量。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医院的“膏方节”已经开始啦!
医院膏方节
年11月——12月
膏方门诊安排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