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科普时间:何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
症状体征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大量出血,随着纤维组织增殖,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下面分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
临床表现1.视力下降;
2.眼底表现:主要在后极部视网膜微血管瘤和点状出血;视网膜出血斑;硬性渗出斑;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细窄似高血压动脉硬化表现;视网膜静脉扩张,早期均一性,晚期呈串珠状或球状扩张;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可见血管异常和渗漏,缺血的无灌注区和出血的遮蔽荧光。
用药治疗折叠中医治疗方法治疗上要结合糖尿病,必须饮食管理、控制血糖与本症辨证施治三位一体。
1.阴虚燥热治法:滋阴补肾,清热润燥。方药:白虎汤合玉女煎加减。生地12g,麦冬10g,石膏30g,知母10g,牛膝10g,玄参12g,粳米30g,甘草6g。若单纯型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藕节;增殖型者加珍珠母、鳖甲;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栀子、黄芩;口渴甚加天冬、天花粉、葛根、石斛;饥饿甚加党参、黄芪、白术、山药。
2.脾肾阳虚治法:温阳育阳,补益脾肾。方药:金匮肾气汤加减。熟地15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附子9g,肉桂9g。若尿频加益智仁、桑螵蛸、杞子;若自汗加黄芪、浮小麦、党参。
3.肺肾阴虚治法: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方药:二冬汤(《医学心悟》)加减。麦冬10g,天冬10g,党参12g,天花粉12g,知母10g,黄芩9g,甘草6g,生地12g,玄参10g,五味子10g,黄精30g。若尿频加覆盆子、金樱子。
4.肾虚络阻治法:滋阴活络。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加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白薇、鸡血藤、丹参、川芎。若出血多加蒲黄、三七粉。本病属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病,所以临证时要结合全身检查及眼底检查,在方中加入2~3味药。
①高血压加羚羊角、槐花、石决明、白菊花。
②高血脂加山楂、泽泻、首乌、黄精、玉竹。
③高血糖加生地、玄参、人参、知母、玉米须、玉竹、黄芪、党参、苍术、白术、山药、茯苓、泽泻、地骨皮、葛根、黄精、杞子。
④眼底动脉硬化,可选用槐花、蚕豆花、荠菜花、降血压、改善血管壁脆性。
⑤视网膜新鲜出血,因热可用凉血止血药如大蓟、小蓟、槐花、白茅根、侧柏等,因寒而导致出血,则伴虚寒体征,可用温性止血药如炮姜炭、陈艾炭等。
⑥出血日久,但未有新鲜出血,用活血化瘀药又恐出血,可选用止血化瘀药、如花蕊石、田三七、生蒲黄、茜草等。
⑦出血久不吸收,或玻璃体积血日久,可选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郁金、牛膝、丹皮、赤芍、川芎、茺蔚子等。
⑧出血陈旧,并伴机化,可同时佐以软坚散结药,如海藻、昆布等。
⑨网膜新生血管较多,网膜前出血,以及大片广泛出血等,可佐以止血药;对反复出血病例或新旧出血夹杂,也需佐以止血药或止血化瘀药。⑩著出血反复发作,可选用收敛止血药,如仙鹤草、血余炭、藕节等。
以下为此次工作人员认真操作现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