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圣说药泽泻除了利水渗湿,还有哪些奇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李时珍称“泽泻,有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对于眩晕数痰浊内蕴,上蒙清阳的,不妨一试泽泻之功。

仲圣平台中药饮片·泽泻

泽泻的功效

利水渗湿,泄热。

泽泻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金匮要略》卷中。

具有《金匮辨解》:利水除饮,健脾制水之功效。

主治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

1.泽泻味甘淡,擅长渗利水湿,且力量比茯苓较强,和猪苓相当,因此水湿停聚导致的水肿就可以使用泽泻。同样,泽泻归于肾、膀胱经,主要是将水湿通过小便而解,所以有一定利尿功能,所以小便不利的患者,使用泽泻也有一定利尿的效果。像仲景的名方五苓散便是治疗将泽泻与猪苓、茯苓共同配伍,来治疗膀胱气化不利导致的以小便不利为主症的太阳蓄水证。

2.泽泻的另一个功效是泄热。泽泻性偏寒,能够清膀胱的热,也可以邪肾的虚火,比较适合治疗下焦湿热。所以主治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中便用泽泻来泻“肾浊”。湿热困阻于下焦引起的带下量多,阴部瘙痒以及淋证就可以使用泽泻。这里的淋证并不是性传播疾病中的淋病,而是中医认为的由于湿热蕴结在下焦导致肾和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出现的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性味归经

甘,寒。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咸,无毒。"⑨《药性论》:"味苦。"④《医学启源》:"气平,味甘。"⑤《本草蒙筌》:"甘酸,气寒。"————————————————————————————入肾、膀胱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②《本草衍义补L遗》:"入足太阳、少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④《本草经巯》:"入肾、脾。"

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

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伤寒经方:茯苓泽泻汤

方歌:

茯苓泽泻甘草桂,术姜温胃散水逆,胃反吐后渴饮水,功专化饮降水逆。

相关条文: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方组: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煎服方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伤寒经方:牡蛎泽泻汤

方歌:

病瘥腰下水偏停,泽泻蒌根蜀漆葶,

牡蛎商陆同海藻,捣称等分饮调灵。

相关条文: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方组:牡蛎(熬)泽泻蜀漆(洗尽腥)栝蒌根葶苈子(熬)海藻(洗去盐)商陆根(熬)各等分

煎服方法: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张仲景曰,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②《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爽《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愚谓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且泽泻虽咸以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③《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④《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消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⑤《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盖猪苓利水,能分泄表间之邪;泽泻利水,能宣通内脏之湿。""泽泻,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⑥《本草通玄》:"《别录》称其止遗泄,而寇氏谓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谬也?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⑦《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湿热,通淋沥,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若小便不通而口渴者,热在上焦气分,宜用泽泻、茯苓以清肺气,滋水之上源也。如口不渴者,热在下焦血分,则用知母、黄柏,以泻膀胱,滋水之下源也。须分别而用。"

⑧《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经》气味虽曰甘寒,兼以其生长水泽,因谓之寒,其实轻淡无味,甘于何有?此药功用,惟在淡则能通,《本经》称其治风寒湿痹,亦以轻能入络,淡能导湿耳,云治风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难者,当以娩后无乳者言,此能通络渗泄,则可下乳汁。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总之,渗泄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本经》养五脏,益气力云云,已属溢美太过,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洁古亦谓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皆非药理之真。"

仲圣中药饮片·泽泻

仲圣平台中医药事业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建议收藏!周静

负责区域:陕西辽宁四川江苏黑龙江

蒋东峰

负责区域:河南、贵州、山西,吉林、福建

张兴

负责区域: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

赵生

负责区域:河北,山东,江西,广东,广西,新疆,内蒙,上海,天津,北京

仲圣中药材

▼你会煎煮中药吗?小编来告诉您!

白前干姜桂皮滑石花椒

乌梅知母紫苏子菟丝子

紫菀骨碎补苦杏仁淫羊藿

当归砂仁升麻连翘常山

吴茱萸天花粉姜半夏制附片龙骨

磁石厚朴泽漆山药川芎柴胡

黄芪葛根白术

桃仁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在完成并不熟悉的事情时,我们时常害怕做不好而被人嘲笑。其实,我们不必太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ls/6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