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气虚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病证名。又称肺气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面色晄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治宜补益肺气。《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病因

  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乎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肺系疾患之中,属虚证。

临床表现

  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鉴别诊断

  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二者同属气虚范畴,但本证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见症为特征。若同时既见有肺气不足之证,又见有脾虚失运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之证。

  与心气虚证相鉴别

  两者亦属气虚证的范畴。但本证病在肺脏,故以咳喘气短,动则更甚,易于感冒,伴一般气虚证候为特征,而心气虚证病在心脏,故以心悸怔忡,胸闷不适,活动后诸症加重伴有一般气虚见证为特征。若临床既有肺气虚弱证,又有心气不足之证,则为两者复合之心肺气虚证。

辨证施治

  1.肺脏虚损、肺气不足

  证候: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治疗:补益肺气。

  方药: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

  2.易患风寒感冒者

  证候: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

  治疗:全身疲倦,恶寒无力。

  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姜、紫苏。

  3.虚寒性慢性鼻窦炎

  证候:头昏、恶寒、自汗等。

  治疗: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

  方药:辛荑、苍耳子。

  4.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

  证候: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方药:生地、麦冬、天冬、北沙参、地骨皮、女贞子、天花粉、甘草。

  5.肺气虚兼肾阳不足

  证候: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

  治疗:补气温肾。

  方药:人参、黄芪、肉桂、生姜、炙甘草。

(本文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ls/6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