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
在堤村乡法市庄村刘立兴的
中药材种植基地里
一株株丹参被收割机从泥土中挖出
工人们跟随其后
有的将未完全脱离土壤的丹参刨出
有的将丹参去土装袋
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植了15亩丹参,40亩天花粉。收得有点晚,但是丹参收成还不错,一亩地能收多斤,1斤卖两块大几,算下来,除去成本一亩地能挣多。”刘立兴边忙边说,今年天花粉价格不高,所以不打算收了,明年再收。
今年是刘立兴种植药材的第四个年头。年,他听从安国一位朋友的建议,开启了种植药材之路。“第一年种了30亩半夏,正常来说一亩地能收近斤,因为缺乏经验,当年亩产就多斤,但那年价格还行,1斤9块多。随后两年都是种得半夏,也是运气不好,没挣多少钱。”
丹参耐活,抗盐碱,且浑身都是宝,药用价值高,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种植一年即可收获,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种之前我去安国考察了,丹参和天花粉市场前景广阔,这才决定种植这两种药材。”刘立兴介绍,收购药材的是山东的客户,也是安国朋友介绍的。等全部收完,看过货双方满意,就全收走了。
一会儿工夫,捡拾的丹参已经装满三轮车,往家里运送了三趟。“我们都是法市庄村人,在这里干了两天活儿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还能挣个钱。”该村村民贾胜环说。
“其实最开始种中药材的时候,我就想着如果效益好,就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刘立兴说,明年打算再租亩地,种沙参和天花粉。如果种植成功,可以带村民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原标题:《巨鹿这个村种出“致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