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膏方,是具有鲜明江南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时至今日,国泰民福,每年初冬,在江、浙、沪三省市,请中医专家定制膏方,以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人日益增多。
膏,《说文》曰“肥也”,指心膈间的脂肪.《左传?成十年》记载,晋景公病重,名医医缓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膏之上,膏之下……”。这是成语“病人膏肓”的典故。此处之“膏”,即为膏之本意。因膏为脂肪,可以滋润,故《正韵》、《博雅》释为“润泽”。膏作为一种制剂主要有膏方、硬膏和软膏等;膏方是内服制剂,而硬膏和软膏则是外用制剂。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收汁,经蒸发蒸馏,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剂型。主要用于滋补养生与调制慢性疾病。
膏方的历史源流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汉晋唐宋元时期是膏方发展的初期阶段
最初的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些所谓“煎”即可视作最早的膏方。唐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的地黄煎,由地黄汁、茯神、知母、玉竹、天花粉、竹沥、生姜汁、白蜜、生地骨皮、石膏、麦冬汁组成,主治脾胃虚热,是一首滋养胃阴并清虚热的膏方。唐王焘《外治秘要》卷三十一载古今诸家煎方6首,即《广济》之阿魏煎、蒜煎、鹿角胶煎、地黄煎,《小品》之单地黄煎,《近效》之地黄煎,均是滋补强壮以祛除虚损劳伤的膏方。这也说明远在唐代,膏方已习用于补益。”
(《金匮要略》)
二、宋元时期的膏方,基本沿袭唐朝。
例如,宋《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治虚劳羸瘦无力的地黄煎、卷二十七治虚劳渴的枯萎煎,元朱丹溪《症因脉治》卷一的知柏天地煎等。不过,南宋《洪氏集验方》之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和白蜜组成,治虚劳干咳,是一首著名的膏方,直至今日,仍广为沿用。
三、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
其标志有:一是膏方的名称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以及用水多次煎煮,最后加蜂蜜的制备方法,已基本固定下来;二是临床运用日益广泛,特别是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卷十的补真膏,由20味药组成,主治虚损劳怯。此方药味众多,配伍全面,首开现代定制膏方组成众多之端。
至明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膏方具有抗老延年的功能,在《御制饮膳调养指南》中有记载:用人参、生地、茯苓、蜂蜜制成“琼玉膏”,用枸杞制“金髓煎”,用天门冬制“天门冬膏”等,并认为这些膏药能“延年益寿,填精补髓,发白变黑,返老还童”。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膏方与历史名人的那些事儿
一、《红楼梦》与膏方
《红楼梦》第六十回讲到茯苓霜,就是一料以茯苓为主的膏方:“柳家嫂子说道:‘这是你哥哥昨儿在门上该班儿,谁知这五日一班,竟偏冷淡,一个外财没发。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广东官员不远千里来京城送礼,礼物仅仅是两小篓膏方,可见其珍贵。而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因为丢失了一小包茯苓膏,就搞得整个大观园鸡飞狗跳,撵出司棋赶走晴雯,更可见在当时膏方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红楼梦》里所提到的茯苓霜)
二、朱棣与膏方
据记载,明朝时江浙一带官吏士绅无不服食膏方,其中“由以南极遐龄老人所创琼玉膏为佳”。南极遐龄老人姓朱名权,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明永乐年间,朱权献琼玉膏给明成祖朱棣。皇帝服食后效果十分显著,于是给该方赐予了“益寿永贞”的美名。在平均年龄39岁的历代中国皇帝中,朱棣能享寿65载,难说没有琼玉膏的功劳。
(明成祖朱棣)
三、康熙与膏方
年,京师忽传康熙病重,经御医诊治无效,又经名医会诊、服药后仍不见起色,诏命各省督抚进荐良医治疾。次年,湖广总督保荐名医吕宗和入京,吕宗和发现康熙帝身体萎靡,须发早白,肾虚肾衰,对房事兴致已失,遂精心配方,熬制膏方,康熙从此一改往日消沉,凡事都精力充沛、兴趣十足。
康熙帝在体元殿赐宴招待,并请他观看花灯。康熙帝对他说,你不但能治病,还是医国的圣手,并赏赐他紫蟒袍、狐裘、如意、玉带钩及金银等,并钦定为随侍御医。授予他一个特殊的权力:掌印御医,医院的大印,有点院办主任的味道。
医院沿用明朝旧制,最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以下为左院判,右院判,然后是御医,御医为正八品的官。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10年修炼。吕宗和一举成为掌印御医,可见康熙的器重。
(康熙帝)
给太后和皇帝看病的御医非同小可,常常是3到6人共同会诊,诊脉时一人号左手,一人号右手,号完脉后两人换手。诊脉后大家各说各的判断,比较符合病人心意的诊断就会被采纳,然后开具药方,年以后的20年,他竟召唤御医吕宗和诊治60多次。吕宗和的笔记里收录的一些给康熙帝的方子,看上去多数是治疗肾亏的。
医院,为康熙年间御医。清康熙酷爱吕氏膏方,执政61年,活了69岁,生子55个……
四、纪晓岚与膏方
到了清朝,膏方已经成为流行于全国士绅阶层的养生佳品。纪晓岚就为膏方做了一回活广告,“纪大烟袋”不仅嗜烟,而且嗜肉、好女色,日久神色渐衰。同期在朝做官的刘墉出于同僚之谊,给纪晓岚送去一剂滋补方,专门针对纪晓岚体弱头晕、腰酸怕冷、阴虚耳鸣和肾亏等症状,纪晓岚按方熬膏服食,没想到身体自此一日壮过一日,直到八十高寿时还能好色不衰、酒肉照食。此方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详细记载。
(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
五、现代社会与膏方
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现代研究发现,冬令进补膏方,可起到调节免疫、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氧自由基等作用。这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养生方式深受百姓欢迎。
因为历史的原因,如今能掌握传统制膏流程,制作膏方的手艺人比大熊猫都珍贵。极品膏方除了要有名家出方以及操刀制作以外,在用料品质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有极严苛的要求,所以人们戏称膏方为“补品里的工艺品,工艺品里的奢侈品”。
为此
苏报集团联合中医特色突出的
苏医院
于10月21日至12月31日
开展第八届东吴膏方节,
推出正宗道地古法膏方。
东吴膏方节不仅汇聚了吴门名医,坚持一人一锅一方纯手工古法炮制,其最让人为之称道是膏方药材的选择;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东吴膏方优选上等道地中药材,坚持打造良心膏方,让百姓吃上放心膏方;名家膏方,八年品质,名医担当,认真为民。
10月21日东吴膏方开诊优惠
实在是实惠!
为惠及苏城百姓健康,第八届东吴膏方节开幕两天(10月21日、22日)均免挂号费、免加工费、免容器费、免辅料费,仅此两天;
开诊两天名医何焕荣、俞谦、张筱文、李麟俊、郁柱石等坐诊;
开方均可获得书法名家现场题字一幅,并可参与健康传递抽奖活动。
另外,开幕当天联合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免费加工固元膏服务,凡在苏医院自费购买东阿阿胶(或家中携带),均可享免加工费、免辅料费(核桃、芝麻、黄酒、冰糖)优惠。
预约咨询
可在后台留下
膏方+联系方式,
客服会及时回复您!
吴门名医领衔东吴膏方专家团
何焕荣教授领衔十八位吴门名老中医每天坐诊开方,专家阵容强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中科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