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熬的配方颗粒能否熬出四川中药

●它是一种新式中药,跟传统中药饮片一样需要按方抓药,但不用煎煮,用热水冲开后即可像速溶咖啡般服用

●它无疑是一个朝阳行业,正以超过40%的年均增速增长,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刘松山是成医院血液科主任,每次坐诊遇到年轻患者,他一般会多问一句:“要熬的还是不熬的?”

“不熬的”指中药配方颗粒,跟传统中药饮片一样需要按方抓药,但不用煎煮,热水冲开后即可像速溶咖啡般服用。

5月11日,患者张帆选择了“不熬的”,这是他第一次尝试。随后,他拿到了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形盒子,均分成6小格,每一格就是一次的用量。“神奇!”他用鼻尖嗅了嗅。

找刘松山看病的患者,约有三分之一会选择中药配方颗粒,以年轻人为主。方便、快捷的颗粒,满足了他们对中药的新诉求。

中药配方颗粒无疑是一个朝阳行业,全国销售额正以超过40%的年均速度增长,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并未放开,但市场早已暗流涌动。

六家药企全国试点

以占中药饮片5%的市场份额,跑出超过40%的年均增长率。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新式中药——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由于不需要煎煮,中药配方颗粒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市场空间很大。

正因如此,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几乎成为每个中药龙头企业的愿望。但目前,全国仅有6家药品企业可以试点生产。

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范畴,实行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年间,全国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审评,并得到试点生产企业批复的共有6家企业,包括江阴天江药业、广东一方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华润三九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时为四川绿色药业)、培力(南宁)药业。

此后,试点企业数未有过增加。“国家政策试点了17年,相当于划定了一个围城,城里的6家企业是赢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近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年,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销售额由2.28亿元增加到.25亿元,年的行业市场规模在亿元左右,-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9%,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四川新绿色药业是我国西部唯一一家拥有全国试点资格的企业,年开始生产销售中药配方颗粒。新绿色药业市场总监谢娜介绍,刚开始销售额每年只有万-万元,去年在川内的销售额突破5亿元,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连续4年年均增长率超过40%。”

但根据新绿色药业的统计,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只占中药饮片销售额的5%左右,而在日本,约有三分之二的医生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我国未来市场空间还很大。

对中药配方颗粒的销售范围,各地规定不一。国家层面,年出台的《关于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的通知》将试点机构设医院。而大部分省份在实施中,则规定“中医院必须经过省级药监局批准并且备案”。谢娜介绍,新绿色药业已完成对四医院全覆盖,医院也有大部分在使用。目前,新绿色在川内的市场覆盖率超过95%。

记者分别统计了新绿色的中药配方颗粒在成医院、医院医院的销售情况,从销售增长率来看,年均增长达到30%—40%。从销售份额来看,配方颗粒约占中药饮片的30%-50%。

“三强”闻风而动

“蛋糕”诱人,缺乏国家标准,企业面临资金、技术等多重门槛。“三强”其实并不强

年3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配方颗粒的试点限制将被放开——中药生产企业如要增加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只需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药监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即可。这一政策被业内称为“省级试点”,与国家试点稍有不同,销售一般限定在本省范围。

虽然正式的管理办法至今未公布,各省跃跃欲试,截至目前,全国拥有省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格的企业已近50家。成立于年的四川三强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个“省级试点”企业。

三强的“出生”是企业“闻风而动”的结果。年11月,在巴中举办的食品药品知名企业革命老区巴中行投资推介洽谈会上,四川科伦集团提出想办配方颗粒厂,在场的重庆太极集团、成都恩威集团一拍即合。就在会上,3位企业负责人决定在巴中设厂,后来又吸纳了四川德仁堂集团。

作为四川省首个试点,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曾表示,合作企业间有很强的互补性,科伦在医药渠道有优势,太极、恩威、德仁堂在药店渠道有优势,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方面也各有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成长性好,必须抢占先机,”公司刚成立时,三强股东之一、恩威集团总裁薛永江信心十足,“保守估计,这一项目年产值可达5亿元。”

但令人意外的是,三强却在拿到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后转手把自己“卖”给了江阴天江,后者是拿到国家“牌照”的6家试点企业之一,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年4月8日,江阴天江注资余万元,以51%的股份控股四川三强。

这是为何?在小范围的交谈中,刘革新坦言“三强,其实并不强”。尽管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看起来是一块很诱人的蛋糕,但实际上存在资金、技术、政策等多重门槛。

目前行业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这意味着想要让颗粒上市,至少要完成味药的标准体系,并且证明它的有效性。这对中药产业,以及细分的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来说,都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过程并非一劳永逸。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希介绍,要从饮片变颗粒,必须对每一味药进行研究,确保做成颗粒后能够达到稳定的药效。以水提生产的配方颗粒为例,先把饮片煎熬成汤,然后像做奶粉一样喷干形成粉末,再加入糊精等辅料,制成为颗粒。“就这最后一步,加哪些辅料,辅料比例是多少,都需要反复的科学实验。”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鞠波介绍,三强花了半年时间进行试验,只做出了不到10味药的企业标准。按照这个进度,如果要完成味药,需要20年。投入大量人力研发或可缩短研发周期,但成本会相应提高,削弱市场竞争力,对这家想要卡位“风口”的企业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龙头企业合作,可以绕过研发环节,直接进入工业大生产。

“城外”的企业也想“进城”

江阴天江、华润三九、上药集团等加密布局四川。四川中药全产业链升级

对江阴天江来说,并购三强也是扩大在川布局的方式。

四川是中药材大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增强中药工业优势。重点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和曲类、小包装等产品做大做强。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药配方颗粒是一个广阔的大市场,有利于带动中医药工业转型。

同时,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企业而言,背靠四川,资源丰富。三强选择的巴中拥有原生中药材超过种,在国家规定的种重点中药材中,巴中有种。

在收购三强之前,江阴天江已于年在绵阳安州区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另外,华润三九在雅安投资的配方颗粒生产项目已于今年3月开工;本土企业新绿色虽已占据四川90%市场份额,仍在加大布局,希望稳固自己在本地的优势。

不仅是“城里人”在行动,没有试点资质的“城外人”也想来四川分一杯羹。

“我们在跟达州谈,计划建一个中药种植基地,如果有条件的话,希望配套一个配方颗粒的厂。”4月17日,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中,上药集团执行总裁左敏直截了当,虽然上药不是6家试点企业之一,但希望复制三强的经验。

对四川来说,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也是一次转型的机遇。

虽然头顶“中药大省”的招牌,但四川并非中药强省。四川中药产品主要还是传统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产业链不全,产品链延伸不够,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

“相比鱼龙混杂的饮片行业,现阶段的全国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只有6家,并且都是大企业,生产规范得多。无论是牵头建基地,还是从农民手里收购,企业的标准都比较高,对地方的中药种植标准化有一定带动。”李希说。

这一点,新绿色药业在彭州已有成功案例。年,新绿色药业第一次将川芎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引进了彭州,通过标准化的种植和管理,种出了高品质川芎。“那以后,川芎产业在敖平就一发不可收。”彭州市敖平镇党委书记刘江说。在新绿色的引导下,打造“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敖平及周边乡镇形成川芎种植区,面积5万亩,年产值万元,成为“中国川芎第一镇”。

巴中也有意大力推进三强配方颗粒项目,为了配合三强项目,巴中计划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寻找更多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为三强提供原料。在项目建设中,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专门召开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项目推进会,要求项目“加快、提前”。巴中市食药监局局长张家生介绍,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一般是普通饮片的2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中药材需求量更大、附加值更高,带动中药全产业链发展。

⊙本文来源于督院街30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1.未来几年,中药材质量恐将仍是“隐忧不断”

2.驴皮价格狂跌,阿胶要降价?

3.安徽亳州、河北安国5月20日市场行情

4.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天花粉

推广

药博商城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2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