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汗出

手足经常出汗且量多,仔细想想,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刚好是这种情况。手部总是汗涔涔的,特别不方便;足部也是这样,总是将袜子浸湿。这是怎么回事呢?代表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呢?

概念

是指人体手足经常明显汗出的症状体征,其汗出的量不但明显多于正常人手足汗出的量,而且远多于自身躯体汗出的量,病情稍重和偏重时则可持续手足汗多。

手足汗出机理

总机理是手足为阳气之末,四肢主要归脾胃所主,故脾胃之气的异常,常可影响四肢手足。

(1)内结之阳明里热,迫手足津液外泄而为手足汗出。

(2)阳气郁于胃肠之内而失布于手足;手足阳气少则其津液失固外泄,出现手足濈然汗出一症。

(3)阳明之表——气分和卫分风热迫手足之津外泄,风淫末疾。

(4)阳明之表卫阳因寒湿所伤,难以护表,加之风淫末疾,故手足越冷越汗出。

多汗症中医辨证治疗

  1、脾胃湿热   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患者多因劳倦伤脾、失其健运,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致手足汗出。胸脘痞闷,身体困重,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皆为湿热之象。   内治宜清热燥湿和中。   可用厚朴、黄连、陈皮、石菖蒲、制半夏、苍术、白术、茯苓、泽泻、猪苓、焦山栀、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2、脾胃气虚   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出汗,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象虚弱。患者多因饥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运化失调,津液不能布行,旁注于手足而致手足汗出。乏力、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弱均为脾胃气虚之象。   内治宜补益脾气。   可用党参、白术、莲子肉、白扁豆、茯苓、淮山药、苡仁、桔梗、陈皮、甘草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3、脾胃阴虚   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汗出,咽燥口干,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或干呕作呃,大便不调,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患者多因恣食辛热厚味,蓄热伤阴,阴虚内热自生,扰动阴液,迫其津液外泄于四肢而见手足汗出。口干咽燥、夜间尤甚,舌红,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内治宜滋养胃阴。   可用北沙参、麦冬、玉竹、桑叶、淮山药、白扁豆、天花粉,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提示:上述方剂需经医师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服用,不懂中医药者,不可擅自服用。

康氏中医

百年关爱

百姓信赖

康氏中医百年传承仅此一家

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6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