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消渴丸,你用对了吗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比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还要多,有磺脲类、有双胍类、有噻唑烷二酮类等等,而用消渴丸降糖的糖友也不在少数(消渴丸连续十多年保持糖尿病中成药市场份额首位),或许大家都觉得中成药副作用会少一点吧。但是,消渴丸,你真的用对了吗?

消渴丸,消渴,消渴,顾名思义,消渴丸当然是治疗糖尿病的啦,但是中医而言,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消渴是分几种证型的,只有适合的消渴证型使用消渴丸才是有效的,就如你要用一把对应的钥匙才能打开家里的门一样,否认就会伤门伤钥匙,对应就是伤了自己又浪费了钱。

「那消渴丸适合哪类糖友使用呢?」

我们首先看看消渴丸的中药组成,消渴丸由黄芪、地黄、山药、葛根、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7味中药组成,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

消渴丸组成与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的玉液汤(生山药、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生鸡内金)相似,皆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因此消渴丸适用于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糖友使用!

「下面要划重点了,大家要注意了!」

消渴丸不单单是中成药!而是中西药复方制剂!

消渴丸除了含有上诉七味中药外,还加入了格列本脲,而格列本脲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降糖效果较强,在相同降糖效力的前提下,磺酰脲类药物低血糖的风险较格列奈类药物高,其中格列本脲为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中低血糖风险最大的,若服药剂量与饮食量不匹配,会引发低血糖甚至严重低血糖昏迷(出现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9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同时格列本脲也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在β细胞功能殆尽时会有继发性药物失效。

因此消渴丸不能用于1型糖尿病,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几乎已经殆尽了,就如一头牛干活都差不多累死了,你如何鞭笞它,它也干不了什么活了,反而可能会加速它累死。

同时因为消渴丸含有格列本脲,因此消渴丸不应与胰岛素促泌剂使用,如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因为这样使用,极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那消渴丸应该怎么使用呢?」

消渴丸的规格为:每丸重0.25克,含格列本脲0.25毫克。

推荐起始5粒/次、3次/d,最大剂量不超过10粒/次、30粒/d,餐前半小时服用。每周根据空腹血糖(FPG)调剂量,FPG<4.4mmol/L,减少5粒/d,最小维持剂量5粒/d;FPG4.4-7.0mmol/L,维持起始剂量不变;FPG>7.0mmol/L,增加5粒/d。>65岁老年者慎用,建议使用从5粒/d开始,并密切监测血糖。如出现腹泻、呕吐等,需暂停用药。

消渴丸禁用于1型糖尿病者,2型糖尿病者伴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及白细胞减少者。

「温馨提示」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应纠正单纯看药品名称,误将降糖中西药复方制剂当纯中药制剂使用。

供稿/内四科,邱宇星

编辑/严静

责编/林茂儒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6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