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教授诊治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一例
林某,男,17岁(自幼去美国,趁假期回来看病),年8月7日初诊。
查体: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头颅MRI:右额灰质异位?
年8月2医院特需门诊就诊,诊断: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建议:奥卡西平mg,2/日、基因检测。患者为求中医治疗来诊。
刻下症:服卡马西平后无上症发作,但感身紧,发作时轻微头痛,无身痛,无项强,汗出多,无盗汗,平时恶热,有时口干,无口苦,习惯性多饮水,一天约饮3L水,纳可,无胃胀,眠可,大便不干,日2行,无尿频,夜尿0-1次。苔白润,脉沉细弦。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瓜蒌桂枝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白芍18g天花粉15g炙甘草6g
生龙牡各15g生姜3片大枣4枚
7剂水煎服
-08-14复诊:
停服卡马西平,上肢拘急未发作,只昨天下午去健身房锻炼1个半小时后发作一次,服药后大便日3行,无腹痛等不适,仍汗出多,身紧,口中和,恶热,饮水多,纳眠可。苔白润,脉沉细弦。
嘱上方加车前草10g,7剂。
按:先辨六经,患者发作性身体拘挛,身紧、头痛、汗出,为太阳病;汗出、恶热、口干、多饮,为阳明病;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合病。
继辨方证,患者发作性身体拘挛、发紧,平素汗出多,脉沉细,为“柔痉”,考虑汗出伤津液过多所致筋脉失养,故以瓜蒌桂枝汤补虚生津,且解拘挛。加龙骨牡蛎合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在阳明,且补虚收涩敛汗;同时加大芍药用量,取芍药甘草汤缓拘挛之意。
二诊过劳,在原来津虚基础上,更伤津液,导致“劳复”,六经方证大致同前,大便偏多,在上方基础上,加车前子渗湿止泻。
1.瓜蒌桂枝汤
瓜蒌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仲景论述痉有刚、柔之分,“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为柔痉”。汗出伤津,筋脉失养,则拘挛;脉沉细,亦为津液不足之象。该患者发作性身体拘挛、汗出、恶热,不恶寒,脉沉细,为比较典型的柔痉,故以瓜蒌桂枝汤为主方。瓜蒌桂枝汤辨证要点:痉挛拘急而见桂枝汤证者。其中,栝楼根即天花粉,性味苦寒,《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为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用之有滋润组织枯燥的作用。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患者汗出多,恶热,仅以栝楼根生津清热考虑力量不足,故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补虚敛汗。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其中,“失精家”,为一广义概念,凡大汗、大下、大失血等者,均属于“失精家”,表现为久病津液虚、精气虚,该患者大汗伤津,故以桂枝汤补表虚,加龙骨牡蛎收敛固汗。
3.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条文虽形似桂枝汤,但伤津太过,“微恶寒、脚挛急”陷于阴证,不得再予桂枝汤。“厥愈,足温”者,尚不至于阴证范畴,予芍药甘草汤,方中以芍药解挛急并治腹痛,合以缓急迫的甘草,故治腹挛急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该患者伤津液太过所致筋脉失养而拘挛,未及陷于阴证,故仍以桂枝汤为主,加栝楼根补虚生津,加生龙牡补虚收敛等。仲景辨证细致至此,不得不辨。
4.关于“劳复”
此患者复发,亦给当代“健身热”的人群敲了个警钟:锻炼是应该的,但应适度,不能过量。尤其对于该患者本身伤津液,在此基础上,健身一个半小时,导致流汗更多,更伤津液,即使健康人过度健身后也会失津液而肌肉疲劳,失去其功能而有可能导致拘挛。该患此种情况下,可作轻柔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避免竞技类体育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过犹不及。
朱梦龙整理
年11月
推荐:呆萌的八段锦学起来更简单
上文:失传的吐法
胡希恕经方医学陪你坚持学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