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失眠难入睡,只因痰湿阻滞,肝气淤堵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人体内环境与大自然一致,喜升发、舒畅,早睡早起。然而很多人却发现自己白天总是昏昏欲睡,晚上更是难以入眠,尤其是睡眠质量较差的老年群体,更是饱受失眠的折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春季失眠的发生呢?

我们常说“春主生发,宜养阳护肝”,然而人们在养阳的同时却经常忽略两点,一是湿气,一是疏肝。而这两点也是导致春季失眠频发的重要原因。

痰湿阻滞,营卫不和

春季本就潮湿多雨,加上气温起伏较大,人体本就容易感染外湿邪气,使脾功能减弱,而且外湿还会引动内湿。脾对湿邪有着特殊的易感性,而水湿的湿邪易伤阳气,又有黏滞特性,所以湿邪侵袭人体,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从而导致水湿停聚,变成痰湿、湿热。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营卫协调,气血充盈,则神气安和,静而安卧。若营卫循行失度,不能助五脏收敛神气,神气浮越,则睡卧不宁。营卫气血充盈、运行通畅有赖于脾胃运水谷精气功能健旺。若脾气虚弱,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化生痰湿,痰湿蕴阻脾胃,进一步影响脾之运化,如此循环,形成脾虚痰浊内阻之证。痰浊内滞,阻碍营卫之气运行,营卫不和,而致失眠。

肝失疏泄,脾失运化

我们常说,春季宜养阳,《黄帝内经》中记载“肝者,通于春气”;利用春季来养肝,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重要部分。于是很多人为让肝气无拘无束地舒展,给予肝脏最佳的补养,频繁熬煮各种养阳的补品。但春季肝主生发,也主疏泄,阳气升发,肝木易生火,肝火疏泻不出,便会导致肝气抑郁,肝失调达,气郁化火。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从中医角度来说,肝在五行中属木,和春令阳气生发相呼应,木能疏土,土能营木,故二者在生理上互相影响,密不可分,脾胃的运化功能,包含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说明肝胆对脾胃的气机有着促进和协调的作用,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运化,人体消化功能失常,肠道传导失司,宿食停滞,子病及母,不仅会出现失眠,且可并发腹痛、胃痛、便秘、胃痞等疾病。

治应调肝、健脾、化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肝与脾之间的关联表现为制乘关系,如果肝郁就会降低脾的功用,脾胃虚弱进而土虚木壅,肝脾失调。肝郁易化火,会对人的脾胃造成很大的损伤,春季多湿,而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生痰,痰多则碍脾,治脾生痰之证,当注意升运脾气及疏肝理气。因此我们需通过治疗使患者的肝之疏泄恢复到正常水平,再加入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脾虚痰湿,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多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证候病机,药方中的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黄芩能够发挥清肝经之热的作用,干姜具有温运脾阳的功效,姜通神明;主全方清肝调肝,温中健脾,安神定志。桂枝辛温,和干姜共同应用能够发挥较强的调节肝胆的作用;栝楼根、牡蛎配伍逐饮开结;甘草和中调和药性,诸药联合应用共同发挥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的作用。

注重“四调”,预防春季失眠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春季失眠的治疗,既要祛除病因,调理脏腑功能,也要重视对日常生活的调理。顺应四时,起居有常,调节情志。消除紧张的精神顾虑,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亦是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

1、调精神

调精神是指虚静养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和心态平和。注意调摄精神,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贪欲妄想,消除恐惧及顾虑,顺其自然,避免情绪激动。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才能气清血和。

2、调呼吸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通过调息方法来调神,改善睡眠的效果更佳。缓慢、均匀的呼吸对进入睡眠很有帮助。这是因为人体呼吸的节奏慢了,心跳就会随之减慢,气血运行、生命活动也会慢慢缓和下来,这样人才能安然入睡。

3、调饮食

饮食有节才能胃和夜安。所以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者为主,如豆类、谷类、蛋类、鱼类、冬瓜、菠菜、苹果、桔子等;少吃油腻、煎炸熏烤食品,避免刺激性食品,如浓茶、咖啡,戒烟限酒。其次,晚餐时间及进食量有讲究。一般晚餐时间建议在睡前4小时,最好在6~7点。此外,睡前不宜进食宵夜或大量饮水,避免因胃肠刺激而兴奋大脑皮质,或夜尿增多而导致频繁起夜。

4、调起居

《黄帝内经》强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形与神俱”、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们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做到衣着适当、饮食合理、起居合宜、动静相随,才能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总而言之,春季养阳不仅要“因时”,还要“因地”、“因人”,避免养阳过度而致肝失疏泻,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防止湿邪侵袭,以致失眠的发生。当然,失眠原因错综复杂,以上所讲方剂也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因此当出现失眠一症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辩论治疗,切勿自行服药,以免加重病情。

—END—

●中药代煎服务,从“人等药”到“药等人”

●健脾祛湿

反复腹泻,多为脾阳虚衰,水湿内盛

●献礼医师节丨义诊送健康,最美“医”瞬间

●医院药品免费配送!这服务,分!转扩!

: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7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