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评选推介活动于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收到29个申报项目,地域遍布市区、郊区,保护级别包括国保、市保、区保、区文保点和优秀历史建筑。经过专家组认真评选,最终共有15个项目获得示范项目称号。
?宣传片,时长8分钟(请在wifi下观看)
快和小编一起看看
徐汇区的入选名单吧!
(排名不分先后)
武康大楼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勘察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始建于年的武康大楼属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位于淮海中路号和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李强书记在年2月“上海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上,专门提及武康大楼—“这栋知名历史建筑很难找到一面不被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遮挡的立面。”?因此,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整治架空线入地的大背景下,年初武康大楼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历时仅四个月,从室内外公共部位修缮、外立面整治、墙面及管道修缮,到架空线入地、上下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优化改造以及室外绿化工程,是全市第一个将历史建筑修缮、旧住房改造和高空坠物整治“三合一”的试点项目。外立面的设计施工以线路整理为重心,并修缮了屋面、混凝土窗台、清水墙面、水刷石墙面、阳台铁艺栏杆以及外立面污水管;室内工程主要对地面、墙面、顶面、楼梯、木门窗做了修缮和安装工作;此外突出整治了空调外机、雨棚、晾衣架等环境问题。武康大楼保护修缮工程以不破坏建筑特色、保障居民生活条件为原则,尽可能地重现了武康大楼历史建筑原貌,也优化了街区整体环境风貌,在文化保护和城市面貌两方面都有所建树。
推荐理由:武康大楼的修缮工程是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整治架空线入地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尤其是对于武康大楼的外立面进行认真仔细的评估,以不损失建筑特色,保障居民生活条件为原则,系统性解决了架空线、空调外机、遮阳棚,晾衣架、墙面等各类设施,重现了武康大楼优秀历史建筑的原貌。既是一项保护工程,又是一项民生工程。
汾阳路号1号楼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越剧院(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
勘察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汾阳路号位于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面积平方米,作为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在年建造之初是万国储蓄会董事长盘滕的住宅,抗战结束后成为白崇禧及其子白先勇的府邸。近代几十年中建筑功能几经变迁,对建筑主体风貌、结构、装饰都有较大影响,此次修缮工程主要目的在于更新设施,优化功能,修缮后计划主要承担上海沪剧文化的传播展示交流功能。工程整体恢复原有的建造逻辑,新增陶板与陶棍幕墙,突出外立面的整体风貌修复;室内复原空间秩序,重点修缮了天花装饰,室内壁炉和水磨石弧形楼梯等精致的细节设计。此外工程方案中还考虑了场地环境整治以及场地内文物与建筑关系的梳理。汾阳路号1号楼修缮项目的设计施工巧妙地降低干预性与可逆性,修缮过程中本着真实性原则为文物建筑注入了新的功能与活力,在复原历史风貌,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又完善了建筑的功能性以及安全系统。
推荐理由:汾阳路号1号楼属徐家汇的文物保护点,保护级别虽不算高,但修缮工程投入认真,施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环境整治,外部重点修缮,室内效果提升、结构加固处理、设备更新换代,使建筑恢复了本体品质和固有风貌,特别在文物本体和环境的整体改良和活化方面可圈可点。故予郑重推荐。
宝庆路3号保护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宝庆路3号花园住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宝庆路3号,隶属于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原为上海近代“颜料大王”周宗良及其家人的旧居。这栋美式风格的建筑始建于年,建筑面积平方米,保留了很多上海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花园住宅特色形式。年修缮工程启动,主要涵盖了环境整治、建筑修缮、结构加固、设备更新四个基础方面。设计施工团队对卵石外墙面、面砖和马赛克外墙面、水刷石外墙饰面、钢门窗、木门窗、铅条彩色玻璃窗等花园住宅特点部分以清洗和修复为主、原样翻做为辅进行了重点修复;室内强调了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激活房间功能,其中保留了彩色花砖地面、壁炉、木楼梯、天花的装饰工艺。此外工程方案巧妙地在建筑内增设消防、空调和电气的管线和末端设备。宝庆路三号保护修缮工程通过提升建筑性能、增加必要的辅助空间,结合现代化展陈需求,将原花园住宅建筑再利用为交响音乐博物馆,为市民提供参观、观演新场所,更好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为上海近代居住建筑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又一探讨案例。
推荐理由:作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宝庆路三号有着许多传奇故事和不一般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空置了近十年之后,这组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花园住宅终于重现了她的芳华。损坏的卵石、面砖、马赛克、水刷石外墙面,彩色镶嵌玻璃窗,室内的花砖地面、壁炉、楼梯、天花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了修复;消防、空调和水电的管线和终端按照现代使用的功能进行了提升。昔日的私人住宅如今已是交响音乐博物馆,成了当下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又一个新案例。
徐家汇天主教堂修缮工程
建设单位:天主教上海教区
勘察设计单位: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恒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徐汇区天主教堂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号,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建筑面积平方米。这栋欧洲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因为年久失修,建筑损坏严重,地铁11号线又破坏了建筑结构,因此设计施工主要针对性地对建筑进行修缮,对结构做加固。外立面的粘土瓦被整体更换为意大利页岩板,还重点修缮清水砖外墙、木窗框、滴水兽、铸铁雨水管等特定部分。室内主要修复了天花粉刷、花地砖、木地板、木楼梯等重要部为,建筑整体结构加固上运用压力灌导修复结构裂缝。修缮后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不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文物建筑的原始风貌,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为公众提供可以触摸、了解历史的文化空间,也有望作为本市首批城市更新案例协调周边景观渲染历史文化。
推荐理由:徐家汇天主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均比较突显。修缮工程充分尊重了建筑的原真价值,实施方案严谨持重,技术手段恰当到位,材料选材得体适宜,保持了建筑原有的韵味和特质。在遗产本体活态化,服务公众,利于当下,以及落实文物保护四原则方面均做的比较成功,故予郑重推荐。
来源:文化上海
编辑:赵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