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生病?
其实健康的人也会有痰。如果遇到环境污染或扬尘严重时,污染物会进入人体呼吸道。而人体会运用反射性咳嗽来把这些污染物与分泌物排出体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痰。
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容易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长期如此也可能发展成肺气肿;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一定抗原性,会引发过敏性哮喘。因此,一旦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
当然,要注意不要随地乱吐,因为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像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疾病都可能随痰液散播至空气中。因此,我们要摒弃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最好用纸巾将痰液包好,再扔到有消毒措施的垃圾桶里。
痰能不能咽?遇到不方便吐痰时候怎么办?不少人会默默的咽下去,自己不嫌自己脏,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当然有问题!因为被感染导致的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咽下去后有部分细菌会被胃液杀死,但也会有部分细菌仍然存活。它们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所以有痰千万不要咽。
痰有什么区别?痰有时候是白色,有时候又是黄色甚至带血色,这些痰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从中医角度,痰可以分为八种类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1
燥痰
这种痰特别粘稠、难以咯出,有时如粘丝状,甚至还夹有血丝,并且常伴有口鼻干燥、舌苔干燥。可以选用“瓜蒌贝母散”、川贝炖梨,或天花粉、海浮石、南沙参、麦冬等泡茶,也可以取这类润燥化痰中药制成润燥化痰丸药或颗粒剂服用。
2
湿痰
这类人群很多,大多有老慢支、慢性鼻咽喉炎人群或长期吸烟人群,或者饮食不节的人士。《医宗必读.痰饮》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大部分痰湿的源头都是因于“脾虚失运”,这类“湿痰”的特点是:色白易于咯出,每因饮食不节则吐痰量多,也可以伴有大便溏、舌苔白腻等症状,可以服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成药有橘红化痰丸,也可以自制橘皮化痰茶、橘皮化痰丸。
3
寒饮
特征是这类痰像水一样清稀,多可伴有怕冷、手脚凉、舌苔水滑等症状,需要选用温阳化饮方药,如《伤寒论》里的姜辛夏仁汤等。
4
风痰
多因感受风邪引起,特征是痰白稍黏,夹有泡沫,可以选用祛风化痰方药,如南星化痰汤调治。
5
热痰
特征是痰多黄稠,常可伴有怕热,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舌苔黄。多由热邪侵肺,或病久由寒化热,烧灼津液所致,可以选用清肺化痰方药,如金荞麦片或鲜竹沥口服液,或选食鱼腥草枇杷茶,合并感染的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积极查治。
6
老痰
热痰久延不愈,可以进一步形成“老痰”、“顽痰”,多表现为痰黄粘稠,量多难咯出来,甚至会有果冻样的痰块。此时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服萝皂丸、或礞石滚痰丸。
7
郁痰
如果平素多愁善感,生气抑郁,则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痰,可以表现为咽喉常有异物感,常常感觉吐之不去咽之不下,这时可以服用半夏厚朴汤,或黛芩化痰丸。
8
虚痰
这是中医特有的类型痰,常见有两种情况:
脾虚生痰:这类痰,多色白易咯,“痰味甜”,多由脾虚产生,可以运用健脾化痰的方药,如六君子汤,偏于实性的“湿痰”,则可参照前面的“湿痰”论治。
肾虚生痰:这类痰,多有“咸味”,且病史较久了。可以选用补肾化痰方药,如金水六君煎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