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一中年女病人。
年春,因高热不退住院,经西医对症处理,高热下降而低热不清;每日午后渐见寒热一、二分;至日晡时升至三、四分;黄昏则五、六分;至人定为七、八分而止。子夜后热渐退,黎明至午前体温正常。每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两目自发热后即成视觉障碍,仅可见微光,若视物或人,则仅见两团白影,不能辨为何物,更不能见其细部。邀中医会诊,服药一月余,病无进退。
余阅前所服方,前后两诊尽是六味地黄汤加减者。切其脉小而数,可任寻按,舌与苔无明显异常。诊为温病余热不清而作两目岐视,先贤夏应堂先生治验一例,与此极似,因师其法而效其方:
北沙参30g,天花粉18g,川石斛9g,桑叶9g,银花9g,连翘9g,生甘草1.5g,白薇9g。
服三帖,热即退净,岐视消失,视物可辨其大体。
服至十帖,目视复常,患者及乃夫千恩万谢欣然出院。
温病岐视一证,临床不甚常见,考诸温病文献,叶、薛、吴、王四大家书中,亦皆缺如。故遇此等证,一时难明病源,前医按《内经》作“精散则岐视”,投以六味地黄汤原亦无可厚非。
余诊此症,忆及《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夏应堂氏临床经验介绍”一文中,曾载一例,与此类似。虽脉舌症情小有不同,而温邪留恋则一也。至其病机,夏氏论之极精:“是温邪郁而化热,流连于气分,熏蒸于阳明,引动肝火,火性上炎,清窍被蒙,盖肝脉连于目系,胃脉亦系目系故也”。及其治法“而清热保津之法,正堪一施。”“因拟轻清泄热肃肺制肝,俾邪得透达,则蕴热自清,金令下行,则肝火自熄;热清火熄,阴津自保。”正缘夏氏论病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故收药到病除之效。今宗其说而用其方,患者得脱病魔,余则增长见识也。
来源:摘自《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春眠不觉晓,解困有四招★★★
何首乌的炮制与功效
外感风热误药致变
秋感温燥
《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
《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
王氏脊椎疗法-经四百年传承竹罐疗法仍当红★★★
纯中医如何看待普通人的养生★★★
关节疼痛难忍?中医药酒有奇效★★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鲁迅《父亲的病》:真的是庸医误人吗?从药引谈起★★★
十种重病的经方治疗★★
从“效不更方”谈起
论选药:揭秘中药的“个性”
不可不知的——中药行走方式
黄煌:我们看病为何要看人?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
中医眼中的有效丰胸方法★★★
陈姥姥谈“小儿咳嗽外治法”
腹部漏疮
益母草——祛痘美容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西方人的高鼻子里有养生的玄机★★★
银屑病(牛皮癣)
头部多发性毛囊炎
面部扁平疣
胆汁反流性胃炎—以酸治酸(附秘方数则)
霉菌性阴道炎验方集锦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药效★★★★★
朱砂治病=致命??事实真相是这样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又到时节吃马兰!
药食同源,对症治病★★
牙周炎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养肝就等于养命!春天养好肝,健康一整年!★★★★★
今天,你梳对了吗?正确梳头方式
崩漏重症孟广奇以安冲汤治之
妙手伏苍龙:冯世纶大青龙医案解析
何以解“疣”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半夏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养生密码—阴阳★★★
脱发(脂溢性皮炎)
经期发热(周期性发热)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
尿毒症
尿浊(运动性蛋白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2)
年2月文章汇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