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每日一练

每日考点

中药一每日知识点

七情

内容

应用原则

目的

单行

人参一味补气固脱

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

增强治疗效能

扩大治疗范围

适应复杂病情

减少不良反应

相须

石膏+知母;麻黄+桂枝;附子+干姜

增效,充分利用

相使

一药为主,一药为辅;黄芪+茯苓

相畏

相杀

半夏畏生姜,生姜杀半夏

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

相恶

人参恶莱菔子

减效,用药注意

相反

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中药二每日知识点

天花粉

性味归经:苦、微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主治:(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主治:(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中药综每日知识点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则治法

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基本治则,包括抑强,或扶弱两个方面,即泻其乘侮之太过,补其乘侮之不及。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是以疏肝、健脾、和胃来治疗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具体应用时,对木旺乘土之证,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之证,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而致水肿胀满的证候。

佐金平木法:又称滋肺清肝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

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

针灸疗法方面,可依据十二经脉及其“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关系来进行选穴治疗等。

应用于情志疗法方面,可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相胜关系,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恐可以胜喜,是因为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的缘故。

每日一练

中药一每日一练

配伍选择题

[1~2]

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恶E.相反

1.黄芪与茯苓属于的配伍关系是

2.石膏与知母属于的配伍关系是

中药二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天花粉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B.生津C.凉血利尿

D.清肺润燥E.消肿排脓

2.栀子不具备的功效

A.泻火除烦B.清热利湿C.凉血消肿

D.消痰散结E.消肿散结

中药综合每日一练

配伍选择题

[1~2]

A.肝气郁结B.心火亢盛

C.肝病乘脾D.肺热壅滞

E.肝火犯肺

1.依据五行学说,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诊断为

2.依据五行学说,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诊断为

答案及解析中药一

BA

解析:相须: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相使: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中药二

1.C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2.D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中药综合

[1~2]C、B

脾虚病人,脉见缓象,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诊断为心火亢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看什么科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1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