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释义夏枯草对抗甲状腺肿,清肝护

公益中医验方使用方式:中医验方中直接输入中药名称,自动回复中药释义及常用药方,如果您输入的中药我们没有收录,我们会收到信息后尽快补充,请过几天再输入一次试试。谢谢您的。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③《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④《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⑤《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相关配伍: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苦丁茶、决明子等药用。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2、瘰疬、瘿瘤。本品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以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夏枯草汤(《外科正宗》);用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牡蛎、浙贝母、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医宗金鉴》)。

3、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柴胡、赤芍、浙贝母同用(《本草汇言》)。若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青囊秘传》)。

4、夏枯草配伍当归、白芍夏枯草清肝散淤;当归、白芍养血补血.三者伍用有解肝郁、养肝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所致诸症.

5、夏枯草配伍菊花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菊花清热凉肝.二者合用有清肝、凉肝、平肝之功用于治疗肝火上炎、肝经风热引起目赤肿痛;或肝阳上亢导致之头痛、眩晕。

6、夏枯草配伍昆布、海藻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昆布、海藻均消痰软坚而利水。三药合用有清火散结、消痰软坚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火痰结所致之瘰疬。

7、夏枯草配伍玄参、连翘夏枯草清肝火而散郁结;玄参消火散结;连翘解毒散结.三者同用其清火散结之力增强用于治疗痰火互结之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土瓜为之使。"

②《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附方:

1、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

2、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酒煎服,或作丸亦可。(《本草汇言》)。

3、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25克,香附子50克,共为末。每服5克,腊茶调下,无时。

4、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5、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10克,食前米饮下。(《纲目》)。

6、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纲目》)

7、治口眼歪斜:夏枯草5克,胆南星2.5克,防风5克,钓钩藤5克。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滇南本草》)

8、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克,冰糖25克。开水冲炖,饭后服。(《闽东本草》)

9、治羊痫风、高血压:夏枯草(鲜)克,冬蜜50科。开水冲炖服。(《闽东本草》)

10、预防麻疹:夏枯草2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

11、治小儿菌痢:二岁以下,夏枯草50克,半枝莲25克;二至六岁,夏枯草、半枝莲各50克;六至十二岁,夏枯草、半枝莲各75克。水煎服。

12、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克。水煎服。

13、治扑伤金疮:夏枯草捣烂,罯上。(《卫生易简方》)

14、治疗慢性乙肝:夏枯草12~15克,百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5~30克,甘草6~12克,板蓝根、山豆根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疗程2~3个月,同时配服维生素C毫克,每日三次。(中西医结合杂志)

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15、治疗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16、常见的凉茶夏桑菊源自清代名方,三味药均通肝经,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配方。

治疗甲状腺肿瘤秘方:

夏枯草六两,加水熬成药汤九碗,分三天,加适量红糖调服,不加红糖喝无效!一般一个星期见效。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标本兼治,能抑制甲状腺肿瘤并有治疗效果,愈后不易复发。(中医验方提醒您,此文仅供参考,医院)

临床应用

1、夏枯草汤(《孙宜林方》)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治瘰疬。夏枯草50g,香附20g,昆布20g,海藻20g,牡蛎35g,黄药子25g,射干20g,连翘20g,龙胆草15g,海浮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散结。

2、夏枯草散(《张氏医通》)治肝虚目珠疼痛,至夜疼痛:夏枯草30g,香附(童便浸)60g,炙甘草9g。为末,每服12g,茶水调下,每日3次。方中夏枯草清火、明目。

3、消肿汤(《疬科全书》)治无名肿:夏枯草、玄参、天花粉各9g,山慈姑、煅牡蛎、海藻、昆布、白芥子、桔梗各6g,生甘草3g。水煎,食后服。方中夏枯草散结、消肿。

4、治疗肺结核

对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均有一定疗效。取夏枯草2两,水煎分2~3次口服;或用夏枯草20斤加水煎至毫升时,加红糖2市斤收膏,早晚各服1次,每次8~15毫升,1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后咳嗽、胸痛、咯痰、发烧、咯血等症状均见消失或减轻,病灶亦见不同程度的吸收好转。对肺结核咯血者,可用夏枯草1两,以黄酒2两加水适量浸泡,然后蒸至无酒味时过滤,成人每次20~40毫升,日服3~4次,有止血效果。

5、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用夏枯草1斤,加水0毫升,煎至0~1毫升,每次口服30~50毫升,日服3次,必要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但不加抗痨药物。治疗9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除2例好转自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平均住院35.6天,退热7.7天,积液吸收24.7天。

6、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夏枯草2两,水浸10小时,文火煎2小时左右,每日4次分服,7日为一疗程。或取夏枯草干枯花穗制成%流浸膏,小儿每岁每次1~2毫升,成人每次20~30毫升,日服2~3次。服药后平均3天退热;里急后重及大便次数平均4~6天消失或转为正常;腹痛及粘膜病变消失较慢,平均10天.服药期未发现副作用。

7、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以夏枯草为主治疗本病75例,其中62例达临床治愈标准。剂量及用法:每日用夏枯草2两,大枣l两,加水0毫升,文火煨煎,捣枣成泥,煎取毫升,去渣,3次分服。重症病例可酌增剂量。或每日用夏枯草2两,瘦肉2两(剔除脂肪),各加水1毫升,分别煎煮一小时余,再将两者合并,用文火煨至毫升,去渣,3次分服。一般均以3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停药2~3日后给第二疗程。治疗期间,可给维生素B、C及少量葡萄糖作为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自觉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为2~14天;肝脾退缩时间为10~65天;黄疸消退时间为3~21天;各种絮状浊度试验的阴转时间为7~71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作用。

8、结合传统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药理研究有降血压作用,现代临床用以治疗高血压病,有助降压;取其散结消肿而常用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高血压等属于肝热者;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甘草、板蓝根、山豆根,水煎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治愈33例,好转1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6:);用夏枯草、白及,共研细末,猪油调膏敷患处,治手足皲裂36例,痊愈34例(中草药,,6:);用夏枯草g,水煎2次,泡洗双手,治疗手脱皮证百余例,均痊愈(中草药,,6:)。

食疗药膳

①夏枯草双花炖猪瘦肉

材料:夏枯草15克、灯芯花5扎、鸡蛋花10克、蜜枣2个、猪瘦肉克、生姜3片。

制法:各物分别洗净。药稍浸泡,枣去核。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夏枯草是清热泻火类的中药,能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是广东民间暑夏时入汤入药常用药材。“双花”即性味平和而又甘润的灯芯花和鸡蛋花,均能清心火、利小便、祛湿热、润肺燥。合而炖猪瘦肉,带有中药清香的可口,能清热祛湿、润燥生津,且清心火润心肺,为男女老少皆宜。

②夏枯草黑豆汤

材料:黑豆50克、夏枯草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夏枯草浸泡、洗净,用纱布或煲汤袋装好,黑豆浸软,洗净,两者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0-40分钟,调入适量冰糖便可

食法:此为2人量,或1人1天分3次进饮。

功效:清热消暑、明目清肝火、滋肾阴、润肺燥、制风热而又活血解毒及降血压的作用,尤其适宜日渐干燥的秋暑日,同时更适宜于盛暑炎热时血压高和偏高者,能使血压较持久地下降,头昏胀等症状改善。此外对风火牙痛亦有效。此汤还可做成甜汤,中医认为在夏日汤饮汤宜清甜,对经常熬夜人士的调养也很有帮助,小儿暑期常饮亦特别有益。

③夏枯草煲鸡脚

材料:夏枯草30克、鸡脚6只、猪瘦肉克、生姜4片。

制法:夏枯草洗净,用纱布包裹;黑豆浸泡半小时,洗净。一起下瓦煲,加清水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30-40分钟,下冰糖便可。

食法:为2人用或1人1日分2-3次进饮。

功效:夏枯草能清热散结,适用于热结引起的病变,如痰火郁结所致的结核,甲状腺肿大及肿瘤;能明目,可用于各种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不清。

鸡脚能滋阴润燥、健脾补益。夏枯草煲鸡脚,清肝泻火、解郁散结,既可为盛夏闷热时的下火靓汤,亦适用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等症的人士。

药理作用

1、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

2、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3、夏枯草鲜品榨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黄癣菌等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免疫抑制作用(抗排斥反应)

5、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2.《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

3.《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4.《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5.《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

6.《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7.《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8.朱震亨:《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疬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不言及。观其退寒热,虚者可使,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

9.《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10.《本草通玄》: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

11.《本草求真》:夏枯草,辛苦微寒。按书所论治功,多言散结解热,能愈一切瘿疬湿痹,目珠夜痛等症,似得以寒清热之义矣。何书又言气禀纯阳,及补肝血,得毋自相矛盾乎?讵知气虽寒而味则辛,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

12.《重庆堂随笔》: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

13.《本草正义》:夏枯草之性,《本经》本言苦辛,并无寒字,孙氏问经堂本可证。而自《千金》以后,皆加一寒字于辛字之下,然此草夏至自枯,故得此名。丹溪谓其禀纯阳之气,得阴气而即死,观其主瘰疬,破症散结,脚肿湿痹,皆以宣通泄化见长,必具有温和之气,方能消释坚凝,疏通窒滞,不当有寒凉之作用。石顽《逢原》改为苦辛温,自有至理,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温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窒,而顺利气血之运行。凡凝痰结气,风寒痹着,皆其专职。

化学成份

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3%是氯化钾)等。

花穗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香酮、熊果酸。

在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关键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夕句,乃东,夏枯草,九重楼,铁色草,棒槌草,大头花,夏枯头,燕面,铁线夏枯,棒柱头花,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六月干,棒头柱,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弘扬中医,欢迎转播。

多士卡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弘扬中医,欢迎转播。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1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