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敖山镇李锐
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以及回顾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的感悟,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认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在这个最基层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做贡献,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努力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做事累不死人”。这是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我父亲告诉我一句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以这句话为座右铭,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做工作不求像革命年代的轰轰烈烈,也不求像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只求对得起入党宣誓时的誓言和领到手上的工资。记得刚到县委老干部局参加工作第一天上班,到办公室不知道该做点什么,站在那里手足无措,老干局的司机走进来看到后给了我一把扫把,告诉我说“你把办公室的地扫一下,再烧一瓶水拎到领导办公室去。”就这样我在老干局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上班,扫地、擦桌子、烧开水,周五下午拖一次地,就这样做了三年半。在这期间我于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3月任命为秘书股股长,老干局的各项工作和政策我基本能做到游刃有余。
“现在看起来像个农村干部了”。这是年换届前有位村干部和我说过一句话,我认为这是对我在乡镇工作几年来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的鞭策。年12月份调任野市乡任宣传委员的时候,我是全县最年轻的宣传委员和乡里最年轻的班子成员,当时乡里开大会,坐在主席台上,下面的人都议论来了个“高中生”领导,听在我的耳朵里就感觉是说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暗下决心,虽然我没有在农村待过,但是我会沉下身子去学、去看、去问、去悟。刚去的时候主要领导为了让我熟悉乡情把我分在农业线,于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就跟着农业线的班子成员和干部多下乡,一是熟悉村里的党员干部,二是熟悉农村的基本情况,以便尽快上手农村工作,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不知道的我就学,不懂的我就问,别人怎么做我就看,做错了我就悟,慢慢的我越来越黑,白头发也开始长出来了。年我开始主管野市乡农业工作,主导的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获得了中国创翼大赛“银翼奖”,向省委书记、省长都做过工作汇报...
“只要是对群众有益的你就大胆去做”。这是年6月我调任到敖山镇后听到一个领导说的,也是其他领导勉励他的一句话,这一年多来我也以此为我工作的指导。刚到敖山,领导就要求我主管集镇线,重点负责汽车城和敖背村拆迁,说实在的我并不愿意,征地拆迁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大难事,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但是面对领导的重托我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就像龚书记在全县年轻干部周末培训班开班讲话中说的“要有胸怀接受你改变不了的”。面对重启汽车城拆迁,我对基本情况是两眼一抹黑,从来没实质接触过征地拆迁,集镇线班子成员都是换届后新调到敖山镇的,集镇线干部有一半在三年内退休,最年轻的都满了50岁。但是既然接受了工作安排,我认为就要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特别是在我到汽车城拆迁范围内了解情况后,看到拆迁户还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内,走的还是黄泥路时,我暗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面对拆迁户的不信任,我一方面与集镇线干部逐个上户,重新了解拆迁户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找原来主管、分管的领导甚至是原敖山镇党委书记了解汽车城项目的前因后果。同时在现场树立了公示栏、举报箱,所有事项、程序都进行公示,杜绝个人从中谋取私利,全程做到公开透明,现在套安置房已安置拆迁户套,户居民有93户已签订安置协议,部分未签订的还在等二期安置房建设。现在走到安置小区内,碰到的人我基本认识并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留吃饭,拆房子的时候甚至还有房主买饮料给我们,这时候就觉得虽然累点,白头发多点也是值得的,毕竟自己做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
其实认真回顾自己这些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我感觉十九大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并非是那种高大上的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把群众的“小事”装在心里,把入党的誓词记在脑海,始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生篇章,为上高的当前和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不忘初心,棚改惠民谱新篇
房管局晏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龚书记在棚改动员大会上说:“城北像欧洲,城南像非洲,让非洲变成欧洲,让人民过的更幸福!”城南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制定利民、惠民的棚改政策
棚改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县结合周边县市的先进做法,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利民、惠民的棚改政策。
一是做到“不与民争利”,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例如在面积方面让利,整栋只建一层的住宅,按1:1.8的比例进行补偿,整栋建二层的住宅按两层总建筑面积1:1.35的比例进行补偿,以此类推,统筹协调平衡拥有不同楼层的住户;在签约搬迁方面让利,选择货币补偿的群众在政府规定时间内签约并搬迁的,给予补偿金额30%的奖励,奖励力度前所未有,政府给人民“发红包”。
二是规划“只拆不建”,在征收范围内只拆除、不新建商品住宅,重点完善道路管网、医院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顶层设计,打造廊桥小镇,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严明纪律,阳光征迁
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效推动征收工作。为此,指挥部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严明工作纪律,规范征迁行为。棚改工作启动前,通过对拆迁人员开展政策培训教育,让工作人员读熟吃透各项政策规定,以便上户时向群众解释清楚,同时要求大家必须自觉遵守拆迁纪律,坚决执行各项办事制度。在测绘评估工作中,我严守纪律,严格按照政策执行,阳光评估,对待所有人“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二是实施透明政策,推动阳光征迁。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政策和阳光拆迁机制,把补偿标准、奖励措施、签约流程等补偿实施方案全部向拆迁户公开,每户一份宣传手册,公开透明,打消拆迁户“早签约,怕吃亏”的心理,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理解。
三是加强全程监督,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对征地拆迁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拆迁人员的考勤情况等进行督查,确保拆迁工作的有序、高效。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做到资金合法使用,拆迁补偿及时到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对拆迁工作中执法不严、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走好群众路线,与群众心连心
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
一是与群众交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每一户拆迁户当做亲人”,一遍遍耐心的解释,一次次细致的服务,例如有些老人存在租房上的困难,工作人员为他们积极寻找合适的房源,或联系相关部门为其申报、租赁公租房。用真心倾听,用行动证明,用诚心打动,第三指挥部不断收获签约搬迁的佳绩。
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待群众要做到“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气柔一点,态度好一点;腿脚勤一点,讲解细一点。”上户之初,有的拆迁户存在“先评估可能吃亏”的想法,通过我们耐心细致地解释,展现出公正的工作态度,迅速打消了群众的疑虑。评估工作具有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平均每个片区有几百户的任务,为了拆迁户第二天能拿到评估报告,尽早签约,“白+黑,5+2”成为我的工作常态。同时,评估报告必须准确无误,一分钱也不能算错,为此,我怀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计算,每一份报告都复核检查一遍,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拆迁户的满意指数。除了按时保质地完成第三指挥部的评估任务,我还被临时抽调到第四指挥部增援,协助完成了几十户任务。
三是充分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在工作中,要坚持依靠群众与教育群众相结合,克服群众中存在的保守性,用优质的服务赢得签约群众的好口碑,充分发动群众,“先富带后富”,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
四、担当尽责,合力攻坚
责任重于泰山,担当开创未来。要把棚改目标变为现实,我们必须勤勤恳恳,以钉钉子的精神全面抓好落实。
一是以身作则,上下齐心“钉”一线。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火车头”带得好,就能跑出加速度。第三指挥部领导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抓出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展现新气象。指挥部领导轮流值班,确保每天至少有一位指挥员坐镇一线,指挥、决策、督阵、解决问题。指挥部多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真抓实干,把每件事落实到实处。
二是不怕吃苦,攻坚克难。自棚改工作启动以来,指挥部所有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积极开展工作,坚持在学习中提高,不怕吃苦,连续作战,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考验干部的能力水准。面对困难,同志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视问题,潜下心来,深入思考和查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五、开展“三比三看”对标竞赛活动
为压实责任,充分调动棚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指挥部创造性地开展了“三比三看”对标竞赛活动,即“小组与小组之间比一比,看看谁完成任务的进度快;组员与组员之间比一比,看看谁的工作能力强;责任单位与责任单位之间比一比,看看谁的工作作风好。”建立攻坚进展实时反馈机制,实时反馈进展情况、调度项目难题等,例如每天在苯酚的用途有哪些复方川芎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