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天花粉,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分布于河南等地。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天花粉图片天花粉图片
天花粉图片
天花粉图片
天花粉简介药材名:天花粉
拼音:TiānHuāFěn
别名:栝楼根,花粉,楼根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化学成分:从鲜根汁中分离出天花粉蛋白。还得到多种氨基酸:羟甲基丝氨酸,天冬氨酸,瓜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以及肽类,核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天花粉的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天花粉的用法内服:10~15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中华本草》
中草药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百合病渴
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永类钤方》)
、治大渴
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奶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差,止。(《千金方》)
3、治消渴,除肠胃热实
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用汁)、芦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上五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
4、治黑疸危疾
瓜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跟。(《简便单方》)
5、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
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广利方》)
6、治虚热咳嗽
天花粉一两,人参三钱。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濒湖集简方》)
7、治痈未溃
栝楼根、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之。(《证类本草》)
8、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天花粉一两,贝母五钱,鸡蛋壳十个。研面,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9、治痈肿
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之。苦酒和涂纸上摊贴。(《食疗本草》)
10、治乳头溃疡
天花粉二两,研末,鸡蛋清调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产后吹乳,肿硬疼痛,轻则为妒乳,重则为乳痈
栝蒌根一两,乳香一钱。为末,温酒调下,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1、治天泡疮
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苷济方》)
13、治杨梅天泡
天花粉、川芎藭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七、八十丸。(《简便单方》)
14、治跌打损伤,胸膛痛疼难忍,咳嗽多年不止
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二钱,用石膏豆腐卤调服。(《滇南本草》)
15、治疮疹入眼成翳
栝蒌根半两,蛇皮二钱。上同为细末,用羊肝一个,批开,入药末二钱,麻缠定,米泔煮熟,频与食之。未能食肝,乳母多食。(《阎氏小儿方论》)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