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丸学习十四补肝肺之阴,安五脏之功的沙

沙参

本品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根。主产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洗净,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接干燥。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用于肺阴虚的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痨嗽久咳,咽干音哑等。能养肺阴而清燥热。常与麦冬、玉竹、天花粉、川贝母等同用。

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舌质红绎,胃脘隐痛、嘈杂、干呕等。有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液之功。常配麦冬、石斛等同用。

《本草汇言.引林仲先医案》:「治一切阴虚火炎,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清气不升,为烦、为渴、为胀、为满、不食。用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

《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嗽肺痿。」

煎服,0~5g。

北沙参含生物碱、挥发油及淀粉等。乙醇提取物有降低体温和镇痛作用,水浸汁在低浓度时对离体蟾蜍的心脏能加强收缩,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心室停跳,但可以恢复。

沙参

沙参,味苦而甘,气微寒。无毒。入肺、肝二经。治诸毒,排脓消硬,宁五脏,益肺补肝,止疝气绞疼实神,散淫风瘙痒,除邪热,去惊烦。可为君药,但其功甚缓,必须多用分量为得。易老用代人参,乃过矣。说者论其能安五脏,与人参同功,又云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皆不知沙参之功用而私臆之也。夫沙参止入肺、肝二经,诸经不能俱入也。既不能俱入,何以《本草》言其能安五脏。不知人身肺、肝病,乃五脏不安矣。沙参能滋肺气,乃上焦宁谧,而中、下二焦安有乱动之理。沙参又能通肝气,肝气通,乃中、下二焦之气又通。下气既通,岂有逆之犯之变哉。此上焦又安其位,无浮动之病也。安五脏之义如此,古今差会其意,谓沙参能安五脏,用之以代人参,误矣。然乃沙参非补阴之物乎?沙参不补阴,何如能入肝、肺之经。沙参益肝、肺二脏之阴,非补心、脾、肾三脏之阴也,且阴阳之功用不同,人参补阳,能回阳于顷刻。沙参补阴,乃不能回阳于须臾。故人参少用,可以成功;

而沙参非多用,必难取效。是沙参不可以代人参,又明矣。

或问沙参益阴,何以能治疝气?前人但言其功,未彰其义也。夫沙参治疝,此缪仲醇之言也。其所以能治之故,仲醇又未明言,余当畅其故。凡疝病,成于湿者居其六,成于房劳而得风者居其三,成于胎气者居其一,然皆阴虚邪中之也。沙参补阴,阴足,邪自难留。况沙参又善消诸硬,疝症之不能久愈者,正以腹中有硬也。沙参消硬,而疝无巢穴,不攻自散矣。

沙参治疝之义如此,而余更有说焉。沙参治疝,必须多用以益阴,少加野杜若根佐之,乃奏功更神。有沙参补阴为君,又得杜若根攻邪为佐,乃攻补并用,又何各疝病之不尽拔其根株哉。

或疑沙参益阴,为补阴圣药,何以仲景张公不入之于地黄丸中?夫地黄丸中之若干药,皆并入阴之中,沙参止补肝、肺之阴,所以仲景夫子不取也。虽肺为肾之母,肝为肾之子,子母可以同治。然而既欲独补肾,又顾母补肺,又顾子而补肝、胆,于子母之间,补肾功力反分纷而不全,故弃不用也。倘或肺气大虚,不妨加沙参,同麦冬、五味,入之丸中,为肺肾之两治;倘或肝气大伤,不妨加沙参,同芍药、当归,入之丸中,为肝肾之双疗也。

或问沙参补五脏之阴,先生谓只补肺、肝之二脏,与前人之论大殊,何也?曰∶沙参固能补五脏之阴,何以治肺、肝乃效,而治心、脾、肾则不效。安与补,各有义也。安者,宁静之辞;补者,滋润之谓。用沙参五脏宁静者,连心、脾、肾言。用沙参而滋润者,主肺、肝而言之也。用药先不知五脏之所益,何以治病哉。

或疑沙参补阴,不必论其补脏也。嗟乎。用药不知脏腑,又何以用药乎。知脏腑而用药,尚有不能取胜之时,况不知是补何脏之药,而昧昧从事,毋怪其用药之无功也。

《本草新编》

陈士铎描述,沙参主要补肝肺之阴,其他的脏不能补,但是具有安五脏之功,具因为滋肺气、通肝气,于是五脏安。三清丸里沙参的分量是比人参要多两份的,这个原因也是因为人参的回阳之功少量即可,但是沙参需要多用一些才可以有效果;沙参还有攻坚消硬的功能,这个对于男女的房事伤很有帮助。莹莹说自己的妇科病服着服着也就好了,也是因为此的效用。

其他:

沙参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注意事项:肺虚寒、胃虚寒与体虚寒者不宜单独服用。

专家的话:避免选购发黑、虫蛀、发霉、有硫磺味的药材。

沙参以根入药,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根,质地空疏,又称大沙参、空沙参;北沙参是伞型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质地坚实,又称北条参、细条参,因产于北方沿海沙地而得名。

南沙参味甘淡、性平,有润肺之效,适用于肺阴虚酿成的久咳、咽喉干痛,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指出其可除寒热、补中益气;北沙参味甘、性寒,有养胃生津之效,适用于胃阴虚津液不足造成的咽干口渴,但两者功效相似,《本草从新经》也指出北沙参能补肺阴、清肺火,治疗久咳肺痿,因此临床上鲜少区分南北。

现代药理学指出,南沙参含生物碱、挥发油等,能强心、降低体温与阵痛,煎液可祛痰,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搭配其他药材如苦参、白鲜皮或地肤子,能去皮肤疥癣、恶疮,内服、外用均可;北沙参含黄酮、皂甙等成分,同样具有祛痰与强心作用,可护胃阴虚津液不足与咽干口渴。

养肺阴与清燥热时,沙参常与麦冬、玉竹、天花粉、川贝母等同用。若是胃阴虚,则常与麦冬、石斛等同用。

平时在家可自制简易的沙参粥,准备沙参各20至30克,煎取药汁,去渣后加入00克梗米煮粥,适时加入40克瘦肉同煮,起锅前加盐调味,就是一道能养胃润肺、祛痰止咳的美味佳肴。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5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