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古桥被冲垮,石狮子摆路边,别被偷了

白癜风皮肤健康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914/4473194.html
金石,北交宁乡,清朝属于湘乡十四都,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大比,殿试状元王容,便出生在这里的大湖。他家旁有千年银杏,据说是其母听人言,植银杏一株,可保他富贵长寿。可怜天下父母心,王母自然不敢怠慢,带着三岁的娃娃,栽下了这棵树。然则,王容虽然高中状元,但生于宋金交战之世,锐意北伐,却壮志难酬,仕途不顺,终年不过四十四岁。离他家不远,有状元塔。这是湘乡人的称呼,不远处的宁乡人,则称其为云霄塔。状元塔的年代,有说是宋朝即有,有考证为明末清初,然在年七月初八数遭雷击,上三层被斜切,唯余底下四层。有趣的是,此塔年被宁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年定为湘乡文保单位,并于年筹资40万修复。原因应该是,地域划分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湘乡,到宁乡,再重新划到了湘乡。状元塔重新焕发了生机,其旁靳江河上的一座古桥,却遭了厄运。(残拱)它就是赵公桥。赵公桥得名,据说是旁边有座赵公庙,我数次到该此处,并没有见到有什么庙,想来,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吧。据同治年间《湘乡县志》载:赵公桥,在大湖区,界宁乡,康熙间张蒂裳等纠建。道光五年张汉英周惠中等纠修。因它在靳江河的上游,故被称为靳江第一桥。说起靳江,有人认为,是楚国靳尚封地在湘乡宁乡一带,河便以他为名。但也有人说,靳尚曾陷害屈原,古人大概不会以一个名声并不好的人,来命名一条河,还说,此地春秋时有靳国,因此名之。具体来源已难考证,但我发的视频里,有朋友笑道,这也叫江叫河?小水沟罢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俗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河哪怕蜿蜒到了湘江,亦很狭浅,但清澈的河水,抚育了一代状元,河宽河窄,得名历史,又有什么关系呢?赵公桥两墩三拱,桥面麻石所筑,两边护栏一尺余,桥头两侧,各有石狮子一只。石桥年深日久,村民也不再骑单车,都是小车开来开去,于是旁边建有水泥新桥一座,赵公桥,成了文物。本想着妥善保护,未料年洪水却把它冲垮了。如今只余一个拱,述说着自己的历史。一只狮子,孤零零地蹲在桥头。(石狮子)一月前去拍状元塔,根本没注意到它。若非近几天看资料,我还真不知这里原来有座老桥呢。铺桥的条石,长0.65米,宽0.46米,一块,总得两三百斤重吧?也算当地人厉害,一一从河中捞起,堆在了到状元塔的路边。几年过去,已在草木掩映之中。我观察了一下桥头的狮子,风化较为严重,一看就是古物。但据桥头一户人家的老爷爷讲,他爷爷,曾是保长,当时河中只有几块石头,拖货的独轮车要过河,得请几人抬着走。还说,桥是民国11年修的,他父亲出生那年。旁边又有一老者说,应该不是修,是维修……看来,开始有桥,在康熙年间没错,但小小的靳江河,亦有猛力,常将桥推倒。数百年间,已是几毁几建了。(另一只狮子)石狮子,或许就是康熙时候的吧。桥会重建,狮子长存。有朋友在我小视频下留言,说当地应该将此桥修复。我觉得,可能有点难,但湘乡的文保部门,倒是可以去鉴定一下石狮子的年代,保护起来,免得被偷了。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zz/9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