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媛如何养颜,御医之方,可为今用

在我国古代,贵妃皇后都十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保养,使得自己“面白脱如雪,身光白如素”。所以,许多贵妃、皇后都有各种独特的美容秘方。

“红玉膏”能使杨贵妃容颜不老,而“香汤”(也就是温泉)则是杨贵妃全身肌肤冰肌玉骨的美容秘书。坊间有传,杨贵妃除了爱泡温泉外,还喜欢在沐浴时加入牛奶,保持全身肌肤柔嫩。

养颜圣方详解

武则天益母草膏方

养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武则天是非常讲究保养的人,御医们也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益母草泽面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益母草是妇科良药益母草是妇科的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可以美白肤色、祛斑、皱纹;内服有调经、止痛经的功效。益母草膏及益母草软胶囊都是今天常用的益生保健品,服用起来很方便,使用之前请先咨询中医师。

武则天另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的面膜)。面脂在唐代很为流行。当时的面脂全部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主要成分有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再加猪油炼成的。

慈禧太后服用珍珠粉养颜慈禧太后擅用珍珠粉养生保健,她设立了专门研究珍珠药效地机构,配备御医研制珍珠粉,十年如一日定时定量服用.可以说慈禧太后充沛的精力和历久不衰的艳丽是靠长年服用珍珠粉来维持的。

今天的珍珠粉种类繁多,口服用的宜选择老字号、大品牌的产品,以粉质精细,柔滑为佳。每次约一小勺(或根据使用说明),以温水送服,入口会略带腥味。服用珍珠粉不但能美容护肤,还有定惊安眠之效。

吕后早膳必吃银耳羹吕后,中国历史上三位女皇中最早的一位,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有传在楚汉时期,吕后的日子虽然并不好过,但尽管如此,吕后已经非常爱吃银耳(又名白木耳)。刘邦一统天下后,虽然有更多名贵的滋补品可供吕后享用,但吕后却依然喜欢食用银耳,她每天起床都必吃银耳羹作为早膳,

银耳性味甘,平,质优品称为“雪耳”,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很多爱美的女仕对“银耳”呢称为“平民燕窝”。

银耳的价格经济,吃用方便,吃用前用水泡开,和冰糖、莲子或木瓜等慢火炖至银耳酥烂起胶,汤汁变浓稠即可。

太平公主乌鸡滋补养颜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农历三月三采桃花,阴干研细末;七月初取乌骨鸡血,与桃花末调和成糊状即可,用时取适量敷面及其他部位。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此方是她用来美容的面药,不仅可以滋养皮肤,促进其新陈代谢而令“面白脱如雪,身光白如素”,而且还能防治某些皮肤病(如白癜风等)。

乌鸡又称乌骨鸡,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的主要成分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明朝著名的<本草纲目>说道泰和乌鸡是妇科病的滋补及滋养品。现今药店里,“乌鸡白凤丸”依然畅销。

永和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有古代的“美容大王”之称。她一心研究美容养颜,并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护肤的秘方。

第一个是洗面的,第二个是洗澡的。收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里。

洗面的。是用鸡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克,皂荚克,大豆、赤小豆各克,研磨筛尽,去筋去皮,制成药粉。洗脸时当洁面粉用,早晚各用一次。

皂荚、豆粉、瓜萎仁可以清洁皮肤,除角质;川芎、白芷都有活血功用,也有美白效果;鸡骨香也是植物,又叫木沉香,也是祛风活络的,还可以除湿,消除脸上的水肿,同时也是洗面药里添加的香料。

洗澡的。把米泔水(淘米水,或者舀一碗米用清水浸泡几天)煮沸,放入鹿角胶让其融化,再加入糯米熬成粥,粥就变成半透明固体,很像美丽的香皂,将这“香皂”晒干,待用。再取桃仁、杏仁、黑豆、白芷、白蔹、白及、白术、白茯苓、沉香、皂角及少许麝香,全部研成末,洗澡时用“香皂”蘸药粉涂抹全身,可以使皮肤幼滑白嫩,身体芳香不散。

这两个方子里都有白芷,白芷是古代妇女养颜都会用到的一味药。其他的药,多多杂杂,都是为了达到去污、活血、美白、芳香的几重效果。

现在的女子即便很想按上述方法尝试,只怕也懒得动手,不妨多选用些有白芷作原料的中草药面膜,而手工皂最近也盛行起来,很多天然的护肤品牌都有手工制的皂可供选购。

除了太后、贵妃、公主等皇亲贵族喜欢钻研护肤之道外,宫廷内的待女们也相当注重养颜嫩肤,而且更接近平民化。

取新生鸡蛋一只,壳上开一小孔,去黄留清,装入朱砂细末20克;用蜡封孔后与其它鸡蛋一起让母鸡孵化,待其它蛋孵化出来后即可取用,每次洗脸后取少许涂面。古医籍《肘后方》称此方可以“令面白如玉,光润照人…”。宫女们在洗澡时,会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莹肌如玉散

《普济方》

绿豆、楮实子、白及、白丁香、砂仁、升麻各15克,甘松Z1克,三赖子(山奈子)9克,皂角0克,糯米克。

润泽肌肤,去垢除斑。

上药共为末,和匀。

常用洗面。

本方既可润滑肌肤,荡涤去垢,又可祛风除湿,对面部皮肤粗黑、黑斑或粉刺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绿豆清热解毒,粉质细滑,洁肤爽肌;皂角多脂黏滑,去垢涤浊;白及黏腻,能生肌润肤;楮实子能“充肌肤,悦颜色,壮筋骨”;白丁香(雄雀屎)善治面疮、雀斑;升麻既可升散,又可清泄,善祛风邪,解肌热;三赖子即山奈子,内含龙脑,有类似冰片的作用,可辟秽化浊;甘松辛香行散,善开脾郁,而除面部黑;砂仁辛香温润,可祛风润肌;糯米黏润,可滋润肌肤,用其细粉赋型,以增滑腻柔韧之感。常用本方洗面,可令颜面柔润光洁,故名“莹肌如玉散”。

玉容西施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绿豆粉克,白附子、白及、白蔹、白僵蚕、白芷、天花粉各50克,甘松、三奈子、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风、藁本各6克,肥皂角1挺。

清热祛风,润肤增白。

皂角去皮、弦,诸药共研细末。

洗面。

风邪热毒聚于颜面常可导致面部粗黑失于白净,故本方以绿豆粉为主药,取其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且粉质细腻爽滑,既可消面部之痈肿疮疖,又有嫩肤爽肤之效。辅以天花粉、白蔹以增清热消肿之功,其中天花粉尚能生津润燥,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水分而光鲜润泽;白芷、防风、藁本、白附子、白僵蚕为一组祛风除湿,通络散结药,可除头面之风痰湿邪,为美容方中常用之品;白及长于消肿生肌,疗“面上皯疱”,“令人肌滑”(《药性论》);甘松、三奈子、零陵香、茅香皆具芳香走窜之性,与诸药配合则可起到辟秽化浊,疏通经络,香肌美肤的作用;皂角性质滑腻,外用可祛湿除垢,消肿止痒,故古时美容方中常用之祛除垢腻,清洁皮肤。本方可治“面上一切酒刺、风刺、黑魇斑子,令肤色润白如美玉”,故名“玉容西施散”。

永和公主洗面药

《太平圣惠方》

鸡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克,皂荚克,大豆、赤小豆各克。

祛风活血,润肤泽面。

将皂荚用火炮后去皮筋,与它药混合,共研细末,筛去豆壳备用。

用药粉洗脸,早晚各1次。

本方为唐代德宗李适的女儿永和公主用以洗面的美容方。方中鸡骨香为大戟科植物鸡骨香的根,又名土沉香、木沉香、滚地龙。其味芳香,味苦,性温,可理气除湿,祛风活络,与大豆、赤小豆同用,能滋润洁净皮肤,消除皮下多余水分。配伍白芷、川芎则祛风活血,润肤泽面。瓜蒌仁、皂荚善去除垢腻,清洁皮肤,有助于药物充分渗透肌肤,发挥悦泽容颜的作用。

永和公主药澡豆

《太平圣惠方》

白芷60克,白蔹、白及、白附子、茯苓、白术、鹿角胶各90克,桃仁、杏仁各0.5升,沉香30克,麝香15克,大豆面5升,糯米2升,皂荚5挺。

润泽肌肤,祛斑增香。

桃仁、杏仁汤浸去皮,麝香细研。以粟米(小米)煮饭,取其清汁制成浆水3大盏,令沸,纳鹿角胶溶于浆水中,复员糯米,和胶清煮作粥,薄摊晒之令干,和药一时,捣细罗为散,取大豆面重和之,搅拌均匀。又取白酒半盏、白蜜60克,加热,令蜜消。即一时倾入澡豆内,拌之令匀,晒干。

常以药洗手面。

本方为唐永和公主日常护肤所用。澡豆是以豆粉为主,再加各种药物而制成的专供洗涤手面用的一种粉剂,在唐代最为盛行,被认为有光滑润泽肌肤,预防皮肤疾患之功。方中所选白芷、白及皆为古代常用美容要药,白芷气味芳香,可祛风止痒,“长肌肤,润泽颜色”(《神农本草经》)。白及“体质滑润”、“入于筋骨之中能和柔滋养’(《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令人肌滑”(《药性论》)。桃仁、杏仁皆富含油脂,可滋养皮肤。鹿角胶能补血益精,“悦颜色”(《本草纲目》)。白蜜、糯米滋阴润燥,可增滑腻柔韧之感。上述药物同用可收润泽肌肤之功,除此外亦选取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白术等药祛风散结,利水除湿,而取祛斑泽面之效。其中白蔹可“治面上疮疮”(《药性论》);白附子能“灭诸疮瘢痕”(《名医别录》)、白术、茯苓善利水除湿,可用治水气积聚面部所致的面色黧黑、面色不华等。沉香、麝香芳香辛散,为古代美容方中常用的增香辟秽之品,其中麝香又有活血通络之功,故尚可“去面黔(面上黑斑)”(《名医别录》)。用白酒意在行药势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加入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方中所用大豆当以黑大豆为佳,《延年秘录》谓之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本方有润泽肌肤,祛斑增香的功效,经常用之擦洗面部和双手,可使人肌肤白净、细腻而富有光泽。

御前洗面药

《御药院方》

糯米1升,黄明胶、白及、白蔹、藁本、川芎、细辛、甘松各30克,大皂角克,白芷、白檀香各60克,白术、茯苓各45克,沉香15克,楮挑儿90克。

润肤泽面,祛风除斑。

糯米碾作粉子;黄明胶炒成珠子;大皂角火炮去皮;藁本、川芎去皮;细辛去土叶;甘松去土。除糯米外,余药共研成细末,加入糯米粉,拌匀,密闭贮存。

[用法】洗面。

本方为元代专供皇帝洗面用的宫廷秘方。方中糯米、黄明胶、楮桃儿能健脾补肾、滋阴润燥,可使精血充足,而收润肌肤、益颜色之效。白及黏腻,能生肌润肤,治愈皮肤皲裂。白蔹、白芷、川芎、藁本、细辛、白术、茯苓同用则可起到祛风止痒,健脾利湿,祛斑美容的作用。沉香、甘松、白檀香气味芬芳,令人神清气爽,其中甘松、白檀香亦可祛除面部黑斑。大皂角辛香温通,润滑去垢,为古代美容外用方配伍所常用。诸药合用可爽肤润肤,悦泽颜面,对皮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朱砂红丸子

《御药院方》

朱砂、白术、白蔹、白附子、白芷、白僵蚕、木香、阿胶各15克,白及、茯苓、密陀僧各45克,钟乳粉60克。

悦泽容颜,增白去皱。

除阿胶外,余药共研细末,以水熬阿胶成膏状,和入药末中,拌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

每晚睡前以少许温水、蜜将药丸化开,调涂面上,第二天早晨再用温水将药洗去。

本方为润肤增白去皱的外用美容膏剂,主治“面色不莹净及鼾黯,面黑皱”。方中朱砂,又名辰砂,为天然辰砂矿石,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名医别录》中记载其美容作用为“通血脉”、“悦泽人面”,又因其具有色泽朱红的特点,故在古时美容方中常被用作添色之品。从现代观点看,因朱砂中含有汞剂成分,有一定毒性,故而应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量宜极少且不宜久用。白术、茯苓可除湿气,消痰水;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蔹可祛风散结,均有祛除颜面黑斑的作用。密陀僧为粗制的氧化铝,辛平有毒,“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本草经疏》),《唐本草》记载“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耐,面膏药用之”,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该药外用可减轻炎症,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钟乳粉由石钟乳冶炼而成,含矿物质成分,可“益气,补虚损……、久眼延年益寿,好颜色,不老”(《名医别录》),说明该药具有一定美容作用,而所谓久服益寿,恐怕是古时金石家一家之言,不足为据。白及爽滑滋润,木香通行气血,阿胶滋阴养血、祛风润燥,方中用阿胶调和它药成膏,则更可增强滋养润泽皮肤之效。

现代人要享受温泉护肤、牛奶浴等大可不必像古代人那样繁锁。使用含有该成份的护肤、护理品,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赞赏

长按







































白殿风方法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1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