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胡老说:“若为中医辨证论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发布胡希恕经方医学学习通知,扫码免费学习,机会难得:
72岁的老年男性,在患急性脑血管病导致偏瘫以前每次大便都得用开塞露,本次急性脑梗塞以后,发生了尿潴留长期保留尿管,为康复治疗来我科住院。
第1次住院是年6月11日,发病30天,经急性期阿替普酶溶栓及规律的治疗,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能,失语,但最令患者及家属痛苦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因为大便有硬便下不来,而稀水样便很多往外流,刺激的肛门周围疼痛和带尿管的尿道刺激症状,痛苦异常,家属护理非常辛苦。
6月12日(腹诊:腹部平,腹力弱,双侧腹直肌按之抵抗,胃脘部痞满)。处方:附子12克,茯苓20克,赤芍20克,生姜15克,干姜10克,白芍12克,桂枝12克,炙甘草10克,大枣20克,人参10克。颗粒剂7剂。
6月13日仍有尿道不适,小便不利,予五苓散治疗。
处方:茯苓12克,泽泻20克,猪苓10克,苍术10克,桂枝10克。颗粒剂3剂。
6月13日导尿管脱落,出现了尿道出血。尿管植入困难,在泌尿外科的协助下,2个小时方下好尿管。但令患者感觉最痛苦的还是排便问题。
6月15日患者出院,医院继续治疗。家属诉排出硬球样大便后刺激症状缓解。
6月18日入院我科继续治疗。完善复诊检查患者腹力弱,肚脐下有压痛,二便不利。考虑厥阴病兼有瘀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6月22日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牡蛎12克,天花粉2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赤芍20克,川芎8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苍术10克。颗粒剂7剂。
逐渐可解出硬的大便。
6月19日,彩超结果,重点看前列腺:
6月28日撤出尿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尿管保留导尿。
7月3日中药处方,将6月22日天花粉加量至25克余药无变化。颗粒剂14剂。
7月6日,撤尿管仍不能自行排尿,此时患者已经可以自行解大便,不需要开塞露了(在患偏瘫以前每次解大便都得用开塞露,家属看到了中药的效力,希望继续用中药治疗小便问题)。但由于治疗小便效果不明显,在我的建议下,家属准备行腹部穿刺至膀胱,置管留置导尿。同时继续口服中药治疗。
在此期间家属反映患者急性期住院期间,因为同屋有女病人,结果在床上解小便,从那开始就解不出小便了,采用导尿管留置导尿至转入我科。
以后守服7月3日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牡蛎12克,天花粉2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赤芍20克,川芎8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苍术10克。
7月12日撤出尿管,自行排尿余ml,膀胱残余尿81毫升,患者家属要求回家待一段时间,再回来康复治疗。
讨论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1、6月13日导尿管脱落,出现了尿道出血。桂枝动血问题:只是临证偶合事件,不足为桂枝动血的临床证据。要知道,患者用的抗血栓西药,在影响出血后的不易止血即“动血”远强于桂枝。
2、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问题里的“微结”指的便秘,“小便不利”具体症状描述是什么?是带尿管后的刺激症状吗,还是小便排不出来。我们回头学习柴胡桂枝干姜汤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结合我个人的以往病例,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重症一例——识证用方会对此后更深认识。
3、6月15日患者出院,医院继续治疗。家属诉排出硬球样大便后刺激症状缓解。是否存在“热结旁流”问题?不能完全除外,但我们为患者做过腹诊,无“胃家实”的阳明病存在,不支持。尤其是后来,坚守柴胡桂枝干姜汤,患者大便恢复正常,且比偏瘫前还好,不用开塞露了。
4、病程与守方问题,是自愈吗?便秘肯定不是,尤其是患者得病前需用开塞露,现在不需要,是药物作用,体悟胡希恕胡老说,柴胡桂枝干姜汤利于大便干。
冯世纶冯老讲座——理解桂枝汤方证;感觉受益极大,截图部分课件,与想深入学习胡冯经方医学体系的同道共勉:
经方是一个医学体系,不是简单的有效方、仲景方。
明确中医学有两大理论体系,经方与医经体系,我们现在一直用医经体系指导经方治疗,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现在又用脏腑辨证,指导针灸,可想……,思维体系混乱。
黄煌老师说:“麻黄还是那个麻黄,桂枝还是那个桂枝,思想一变,疗效大增”,对经方理论体系不明,当然不会用桂枝汤,看看冯老怎么用经方医学体系(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辨证用六经八纲方证)解读桂枝汤,并与医经(用病因学辨证——捉襟见肘)体系对比。
桂枝汤有规定组合,有固定剂量,避免以为只有药物,无剂量及服法的片面临床认知。
回归仲景书,认识方证内经,避免过度解读!
仲景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只不过是经方杰出传人,传承经方,人人有责。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代经方传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