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相关症状表现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

帕金森的相关症状表现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无副作用

帕金森的相关症状表现

第一、身体颤抖。当手臂或者手指处于一种安静状态时,如果突然性出现抖动或者震颤的症状,大家就要警惕很有可能是帕金森引起的。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颤抖的症状,一般手部颤抖的症状最为明显。

第二、肌肉僵硬。在出现帕金森以后,患者的身体以及四肢的柔韧性会随之下降,而且会表现出肌肉僵硬的症状。

第三、动作迟缓。可能之前能够快速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但是在出现疾病以后,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些相对于比较简单的动作,比如解纽扣,系鞋带等。

生活中有很多突发情况都会引发手抖的症状,比如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等,通常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很久。如果经常性出现手抖的情况,建议大家及时的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果在手抖的同时还伴有肌肉僵硬,动作迟缓等各种不适症状,大家就要警惕可能是出现了帕金森疾病。

帕金森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仍以替代疗法为主。西医治疗帕金森的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可迅速控制临床症状,但其不足在于药物毒副作用大,许多患者因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出现诸多毒副作用是不断增加西药用量的必然结果。即便是治疗帕金森的“金药物”-美多巴虽疗效显著被公认,也存在着随用药时间延长而疗效衰减,并有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眩晕、心律失常,许多患者因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而且还会出现开关现象、药物耐受现象等副作用,这就促使人们从新的途径寻找治疗帕金森的方法。

中医药辨证论治帕金森,肝肾亏虚是其发病基础,气滞、血瘀、痰浊等是其关键病理环节,应以培补肝肾为本,同时兼顾熄风、活血及化痰等兼证,从而调整患者的运动症状。在治疗非运动症状方面,结合中医整体观,中医药着重发挥整体调节优势,因势利导,提高帕金森患者生命质量。

帕金森中医治疗的优势,中医治疗帕金森通过中药治疗(活络除颤汤),两效合一直接介入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循环,修复受损神经元细胞,激发人体潜能,速恢复生理功能。可逐渐彻底摆脱美多巴、烷胺、安坦等西药的长期依赖性,优势在于给病患进行系统诊治的同时根据复原情况进行巩固治疗,才有希望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专利方案治疗帕金森说明书:

一种活络除颤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制备活络除颤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络除颤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

活络除颤汤背景技术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该病常见于老年人,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多从—侧上肢的近端开始,逐渐蔓延到远端、对侧以及全身;面肌强直会使表情动作减少;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运动减少;患者随意动作减少,动作缓慢,精细动作差,书写困难;往往并发言语不利、智能障碍。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和蓝斑内含色素的神经细胞变性、空泡形成、脱失;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的玻璃样同心形包涵体。震颤后期患者町能出现言语障碍、反应迟钝,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震颤麻痹大多采用西药(如美多芭、溴隐亭等),其治疗途径多以采用抗震颤麻痹药治疗,主要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活性,使纹状体内DA与Ach消长倾向相对平衡;或提高黑质DA神经元活性,促进纹状体神经末梢释放DA。实践证明,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虽能缓解病症,但需要长期服用,而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活络除颤汤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以使用该组合物制备活络除颤汤的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第一组分45.3~91份:包括羚羊角粉0.3~1份、天麻10~30份、龙骨15~30份以及生牡蛎20~30份;

第二组分30~83份:全蝎5~15份、蜈蚣5~18份、白僵蚕10~30份、水蛭10~20份;

第三组分,为红花5~15份或西红花1~3份;

第四组分97~份:包括天花粉30~40份、葛根20~30份、桂枝12~20份、羌活15~25份、防风15~30份以及秦艽15~30份;

第五组分~份:包括白芍20~30份、干姜10~20份、大枣6~25份、地黄30~50份、生晒参20~30份、鳖甲20~35份、石菖蒲20~30份、远志10~20份、酸枣仁10~20份、珍珠母20~30份、炒白术20~30份、枳壳5~10份、胆南星5~15份以及三七粉3~6份。

第一组分清热平肝、重镇潜阳,从而熄风止颤;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联用,破血逐淤、通经活络,从而止痉、止痛、除僵;第四组分解表,第五组分调理。上述成分联合使用,具有清热平肝、镇肝息风、重镇安神、活血通经、止痉除僵等功效,能有效缓解多种抖动、抽动、震颤症状。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57.5~81.8份:包括羚羊角粉0.5~0.8份、天麻15~25份、龙骨20~28份以及生牡蛎22~28份;

第二组分42~70份:全蝎7~12份、蜈蚣8~15份、白僵蚕15~25份、水蛭12~18份;

第三组分,为红花8~12份或西红花1.5~2.5份;

第四组分~份:包括天花粉33~38份、葛根22~27份、桂枝15~18份、羌活18~22份、防风20~28份以及秦艽18~26份;

第五组分~.5份:包括白芍23~28份、干姜12~17份、大枣10~20份、地黄35~45份、生晒参21~26份、鳖甲24~32份、石菖蒲22~28份、远志14~18份、酸枣仁12~16份、珍珠母21~28份、炒白术23~27份、枳壳6~9份、胆南星8~12份以及三七粉4~5.5份。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71.6份:包括羚羊角粉0.6份、天麻20份、龙骨25份以及生牡蛎26份;

第二组分57份:全蝎10份、蜈蚣12份、白僵蚕20份、水蛭15份;

第三组分,为红花10份或西红花2份;

第四组分份:包括天花粉35份、葛根25份、桂枝16份、羌活20份、防风24份以及秦艽22份;

第五组分份:包括白芍25份、干姜15份、大枣15份、地黄40份、生晒参24份、鳖甲28份、石菖蒲25份、远志16份、酸枣仁15份、珍珠母23份、炒白术25份、枳壳8份、胆南星10份以及三七粉5份。

上述配比为最优化配比,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应用上述组合物制备活络除颤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30~60min;

S2:将所述第一组分、所述第二组分、所述第三组分以及所述第五组分与所述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20~35min;然后加入所述第四组分,继续煎15~20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所述组合物总重2~3倍重量的热水,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上述方法可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保留药物活性,从而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分需事先混合、研磨成粉。

动物成分研成粉末使用,可以在避免有效成分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吸收率和利用率;并且粉末的状态更便于不同有效成分混合均匀,从而便于控制给药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分中的龙骨和生牡蛎需事先煎煮,所述煎煮的方法如下:

称取龙骨和生牡蛎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即可。

先煎后下的处理方式可以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组分中的珍珠母需事先煎煮,所述煎煮的方法如下:

称取珍珠母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具有清热平肝、镇肝息风、重镇安神、活血通经、止痉除僵等功效,能有效缓解多种抖动、抽动、震颤症状,并且不易复发,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该组合物制备活络除颤汤的方法,可以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保留药物活性,从而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动物成分研成粉末使用,可以在避免有效成分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吸收和利用率;并且粉末的状态更便于不同有效成分混合均匀,从而便于控制给药量、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活络除颤汤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实施例中给出的剂量均为成年人一剂药物的份量,且默认为蜈蚣1条重5~6g、大枣1个重3~5g,因此每副药中使用蜈蚣1~3条、大枣3~5枚。

实施例1

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45.3g:包括羚羊角粉0.3g、天麻10g、龙骨15g以及生牡蛎20g;

第二组分30g:全蝎5g、蜈蚣1条、白僵蚕10g、水蛭10g;

第三组分,为红花5g;

第四组分97g:包括天花粉30g、葛根20g、桂枝12g、羌活15g、防风15g以及秦艽15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0g、干姜10g、大枣3个、地黄30g、生晒参20g、鳖甲20g、石菖蒲20g、远志10g、酸枣仁10g、珍珠母20g、炒白术20g、枳壳5g、胆南星5g以及三七粉3g。

实施例2

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91g:包括羚羊角粉1g、天麻30g、龙骨30g以及生牡蛎30g;

第二组分83g:全蝎15g、蜈蚣3条、白僵蚕30g、水蛭20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3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40g、葛根30g、桂枝20g、羌活25g、防风30g以及秦艽30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30g、干姜20g、大枣5个、地黄50g、生晒参30g、鳖甲35g、石菖蒲30g、远志20g、酸枣仁20g、珍珠母30g、炒白术30g、枳壳10g、胆南星15g以及三七粉6g。

实施例3

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57.5g:包括羚羊角粉0.5g、天麻15g、龙骨2g以及生牡蛎22g;

第二组分42g:全蝎7g、蜈蚣2条、白僵蚕15g、水蛭12g;

第三组分,为红花1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3g、葛根22g、桂枝15g、羌活18g、防风20g以及秦艽18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3g、干姜12g、大枣3个、地黄35g、生晒参21g、鳖甲24g、石菖蒲22g、远志14g、酸枣仁12g、珍珠母21g、炒白术23g、枳壳6g、胆南星8g以及三七粉4g。

实施例4

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81.8g:包括羚羊角0.8g、天麻25g、龙骨28g以及生牡蛎28g;

第二组分70g:全蝎12g、蜈蚣3条、白僵蚕25g、水蛭18g;

第三组分,西红花1.5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8g、葛根27g、桂枝18g、羌活22g、防风28g以及秦艽26g;

第五组分.5g:包括白芍28g、干姜17g、大枣4个、地黄45g、生晒参26g、鳖甲32g、石菖蒲28g、远志18g、酸枣仁16g、珍珠母28g、炒白术27g、枳壳9g、胆南星12g以及三七粉5.5g。

实施例5

一种活络除颤的组合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71.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龙骨25g以及生牡蛎26g;

第二组分57g:全蝎10g、蜈蚣2条、白僵蚕20g、水蛭15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实施例6

一种应用实施例1提供的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30min;

S2: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五组分与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20min;然后加入第四组分,继续煎15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g热水,继续煎煮2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实施例7

一种应用实施例2提供的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二组分事先混合、研磨成粉;将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60min;

S2: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五组分与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35min;然后加入第四组分,继续煎20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g热水,继续煎煮3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实施例8

一种应用实施例3提供的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称取龙骨和生牡蛎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备用;将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30~60min;

S2: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五组分与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20~35min;然后加入第四组分,继续煎15~20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g热水,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实施例9

一种应用实施例4提供的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称取珍珠母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备用;将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30~60min;

S2: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五组分与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20~35min;然后加入第四组分,继续煎15~20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g热水,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实施例10

一种应用实施例5提供的组合物制备的活络除颤汤,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二组分事先混合、研磨成粉;先称取龙骨和生牡蛎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备用;再称取珍珠母没入凉水中,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效果保持微沸状态,煎煮15~20min,弃去药液备用;将五种组分分别没入冷水中,浸泡30~60min;

S2: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以及第五组分与冷水一起用大火加热,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20~35min;然后加入第四组分,继续煎15~20min;

S3:煎煮结束后,弃去药液,加入g热水,继续煎煮20~30分钟,过滤去除药渣,即得到所述活络除颤汤。

对照例1

一种应用实施例10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备而成:

第一组分71.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龙骨25g以及生牡蛎26g;

第二组分57g:全蝎10g、蜈蚣2条、白僵蚕20g、水蛭15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对照例2

一种应用实施例10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备而成:

第一组分45.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以及龙骨25g;

第二组分45g:全蝎10g、白僵蚕20g、水蛭15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对照例3

一种应用实施例10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备而成:

第一组分71.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龙骨25g以及生牡蛎26g;

第二组分57g:全蝎10g、蜈蚣2条、白僵蚕20g、水蛭15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对照例4

一种应用实施例10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药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55.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龙骨25g以及钩藤10g;

第二组分57g:全蝎20g、蜈蚣2条、白僵蚕20g、水蛭15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对照例5

一种应用实施例10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药物,由如下成分组成:

第一组分71.6g:包括羚羊角粉0.6g、天麻20g、龙骨15g、毛豆10g以及生牡蛎26g;

第二组分67g:全蝎10g、蜈蚣2条、白僵蚕20g、水蛭15g以及莪术10g;

第三组分,为西红花2g;

第四组分g:包括天花粉35g、葛根25g、桂枝16g、羌活20g、防风24g以及秦艽22g;

第五组分g:包括白芍25g、干姜15g、大枣4个、地黄40g、生晒参24g、鳖甲28g、石菖蒲25g、远志16g、酸枣仁15g、珍珠母23g、炒白术25g、枳壳8g、胆南星10g以及三七粉5g。

实验例1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以实施例6~10提供的活络除颤汤作为实验组1~5,以对照例4、5提供的药物作为对照组1~2,选择80只健康的昆明种小鼠(每只体重20±2g),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其中7组分别喂给实验组1~5和对照组1~2提供的药物,将上述药物分别减压浓缩至约5ml,给药剂量约为0.5ml/天;第8组为空白对照、喂给等量的灭菌去离子水;其余喂食喂水情况各组均相同。连续给药10天,对小鼠的存活情况进行统计。

表1各组小鼠存活情况

实验组别

发病数量

死亡数量

异常比例(%)

实验组1

0

0

0

实验组2

0

0

0

实验组3

0

0

0

实验组4

0

0

0

实验组5

0

0

0

对照组1

1

0

10

对照组2

1

1

20

空白对照

0

0

0

由表1可知,实验组各组小鼠均未出现发病或死亡的情况,而对照组各组小鼠均出现了发病的情况。给药结束后,实验组小鼠未出现行动迟缓、毛发无光泽、饮食减少、明显消瘦等表现;对实验组小鼠进行颈椎脱臼处死,肉眼观察主要脏器,结果显示小鼠心、肝、脾、肺、肾、胃等主要脏器均未出现颜色或形态学上的异常改变。由此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不会对小鼠产生毒理学伤害。

本实验例中,小鼠每日给药剂量约0.1副药,相当于人体每日给药38.8副,远远超过正常人体给药剂量。由此可以认为,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实验例2

帕金森症大鼠模型药物干预实验

以实施例6~10提供的组合物作为实验组1~5,以对照例1、3、5提供的组合物作为对照组1~3。选择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其中9组制作帕金森症模型,1~8组分别喂给实验组1~5和对照组1~3提供的组合物,将上述药物分别减压浓缩至约ml,给药剂量均为1ml/天;第10组为空白对照,与第9组同样喂给等量的灭菌去离子水;其余喂食喂水情况各组均相同。连续给药28天。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对脑中DA(多巴胺)的代谢产物DOPAC(二羟苯乙酸)、MOA-B(单胺氧化酶-B)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氧合震颤素引起大鼠震颤、统计大鼠的震颤时间和震颤幅度。

表2各组小鼠给药前后体征变化情况

实验组别

DOPAC(pg/mg脑重)

MOA-B

(U/h/mgprot)

震颤时间

(min)

震颤幅度

(mm)

实验组1

.8

0.

22.86

9.45

实验组2

.1

0.

23.71

10.02

实验组3

.0

0.

22.40

9.16

实验组4

.6

0.

19.18

8.84

实验组5

.5

0.

16.30

6.91

对照组1

.6

0.

24.13

12.24

对照组2

.2

0.

25.30

11.57

对照组3

.4

0.

25.06

12.88

模型组

.7

0.

28.70

15.23

空白对照

.2

0.

-

-

由表2可知,用药的各组小鼠在给药后脑部DOPAC和MOA-B均显著降低、能达到甚至超过正常水平,震颤总时长和震颤幅度也有显著降低,并且实验组各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对大鼠帕金森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实验组5的降低幅度最大、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表明实验组5提供的组合物(即实施例10制备的活络除颤汤)的治疗效果最好。

由于大鼠的神经组织结构与人体相似度极高,因此可以认为上述药物对帕金森症(或其他神经性抽搐疾病)的人类患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5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