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
1、秦艽
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1)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的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切断面略显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
(2)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大,有裂隙呈网状纹孔,断面多呈枯朽状
(3)小秦艽:
主根通常一个,残存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
2、徐长卿
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茎节处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气香,味微辛凉
3、白前
萝藦科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和根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顶端有残茎。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4、白薇
萝藦科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
根茎粗短,有结节,上面有圆形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细长的根。质脆,易折断
5、紫草
紫草科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根
新疆紫草、内蒙紫草
新疆紫草(软紫草)长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6、丹参
唇形科丹参的根及根茎
主为栽培品。以四川栽培品产量最大,“川丹参”。
(1)药材: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栽培品较粗壮。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皮,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2)饮片:
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7、黄芩
唇形科黄芩的根。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
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饮片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有放射状纹理
8、玄参
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
浙江,多为栽培品
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9、地黄
玄参科地黄的块根
河南省温县、博爱、武陟
(1)鲜生地:
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以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断面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表面棕黑色或灰棕色,极皱缩,具不规则横曲纹。体重,质较软,不易折断,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3)熟地黄: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10、胡黄连
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
断面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味极苦。
11、巴戟天
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广东、广西、福建
药材扁圆柱形,有的皮部横向断裂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皮部厚,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气微,味甘微涩
12、茜草
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陕西、山西、河南
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具有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横切面皮部窄,紫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13、续断
川续断科川续断的干燥根
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
长圆柱形,略扁,有的微弯曲。有稍扭曲或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沟纹,可见横裂的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墨绿色或棕色,木部黄褐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14、天花粉
葫芦科栝楼和双边栝楼的根
河南
(1)药材:
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的皮孔,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成放射状排列。
(2)饮片(除去外皮)
富粉性,黄色木质部小孔,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
15、桔梗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东北、华北产量较大,称“北桔梗”;华东地区质量较好,称“南桔梗”。
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横切面可见放射状裂隙。味微甜后稍苦。
编辑:厚朴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