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堪比平凡的世界经历过的苦难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zykyhs.com/

海蓝幸福家年第16篇生命故事

提示:全文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但值得看完。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与童年的自己相遇的过程。

例如:我与女儿互动时,我就像儿时的我妈妈,女儿就像儿时的我。

我对女儿会有很多隔离、冷漠、愤怒,特别是她需要关心看见的时候,我明知道她需要什么,却给不到她。

就像当时,妈妈对我那样。

在与孩子相处时,那些藏在身体里的早期记忆,一不小心就被触发、激活。

比如那次,爱人打了女儿……

1

那天晚上,女儿写作业又到九点多。

我过去扶着她的肩膀,轻声说了一句:“闺女,怎么又写到这么晚,赶紧准备睡觉吧。”

这一句话,被准备去洗澡的爱人听到了,他过来就说:“你最近怎么回事啊?”

然后就开始大声跟女儿说作业的事情,逼着女儿写下“按规定时间写作业,记录写作业时间”几行字。

女儿很不情愿。

就这样,父女俩的对抗开始升级。

爱人希望女儿能给个明确的回应,打算怎么安排作业计划。

女儿害怕爸爸,呈现出来的就是无法按爸爸的要求回应,并开始对抗。

我的内心十分焦灼,诉求只有一个,希望他们都能停下,早点让孩子去睡觉。

我抱着女儿,多次示意爱人离开。

爱人坚持要跟女儿“耗”出个答案来。

爱人问女儿,到底希望我们怎么做,你可以提要求。

女儿说她害怕。

我理解女儿的害怕,但却不能让爱人理解女儿的害怕。

我试着让女儿去看爱人的脸,告诉她:爸爸不会打她,爸爸只是想帮你。爱人也说:他不会打女儿。

三小时过去了,女儿还是呆呆地僵在那里,害怕,不说话……

爱人终于忍无可忍,拿了个东西去打女儿。

一挨打,女儿就开口跟他爸讲话了,思维也变得敏捷,似乎强化了他爸的逻辑:打你,你才会变得机灵。

那天,我们睡下已经半夜一点多了。

2

第二天,女儿自然起晚了,她急着赶去学校,在校门口摔了一跤,摔伤了手腿。

放学后我接到女儿,女儿一见我就有很多委屈。

我一路安慰,又搂又抱又亲。

到家后,我坐在床边就开始跟她讲作业的事情。

而她想让我看她的伤口(伤口老师早上发给我,我看过了)。

我没有理会她这个需求,一直说做作业的事情。

这时,女儿异常愤怒,用非常愤怒的眼神看着我,完全没有打算按照跟她爸定好的规则写作业。

我俩进入对抗,我离开一会儿让自己平静一下,又过去抱她。

女儿的情绪开始变得激烈,大声哭诉没有人关心她,都不爱她,不考虑她的感受,不理解她。

“你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生下来!”

“你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你还学习自我关怀呢!”

……

我们开始争吵。

我希望她能停下来,因为我怕爱人突然回来,那样的话,女儿又会挨打。

她不停下,就意味着会被打。

这时,不知女儿说了哪句话,我也忍无可忍,狠狠一巴掌打过去。

是的,因为怕女儿被爱人打,我动手打了女儿。

我悲愤地说:“你这么拧、这么烈,是要吃亏的啊!”

我心里有个声音在喊:妈妈在,你都会被打;妈妈要是不在,你可怎么办啊。

3

我的记忆开始被激活,闪现出:女儿被揪头发的画面、我外出回来,女儿被打伤的画面、我被几次揪头发的画面……

不想看、不想看,真的很痛很痛。

恐惧、无力、愤怒、悲伤全部涌来。

恐惧:

(1)女儿陷入、对抗、不回应、逃避、僵住、面无表情——激发她爸的暴力——我们都会被打——我保护不了自己,更保护不了女儿——女儿会被打伤——会被打死。

(2)孩子大了,爸爸还总打,孩子也许会自伤、自杀。

合理化我的行为:

(1)女儿陷入、不回应、僵住、对抗——激发她爸的暴力——我们都会被打——我保护不了女儿——我打女儿——女儿会停下——爱人就不会再打伤女儿——风险降低;

(2)把自己放到爱人的阵营,我就不会对爱人那么愤怒,我就不会因为爱人打孩子,而想要离开这个家,离开孩子。

愤怒:

对爱人打孩子,我没有表现出像以前一样很明显的愤怒,但隐蔽的愤怒,同样很有杀伤力,我把无法对爱人表达的愤怒转嫁到女儿身上。

无力:

(1)我帮不到女儿,保护不了女儿——妈妈不好,很失败。

(2)我做了爱人的帮凶,没有做任何有效的事情,反倒促成了爱人的暴力。

(3)我学习了那么多方法,居然还让我女儿挨打,我学习了居然不能真正帮到女儿——我很失败,深深地羞愧自责——学习是无用的。

(4)我无力应对发生的这一切,干脆分开算了,我谁也不管了。你们爱咋咋地,一个爱打,一个愿挨。

(5)最重要的一点:面对女儿的拧,我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这个感受像极了我曾经打弟弟妹妹的感受,深深地无力和声嘶力竭。

女儿看我的眼神和表情,也像极了弟弟妹妹当年看我的那种眼神和表情,与我妹妹的一模一样。

就这样,11岁-15岁这五年的情绪感受一点点被激活,过去封闭的感受汹涌而来。

在与女儿的冲突中,我遇见了少女时代的自己。

我知道,是时候要和我的过去和解了,是时候去看看十几岁的自己了。

4

一切就是刚刚好,我得到了一个被海蓝老师梳理的机会。

在梳理之前,我做了很多探索,慢慢地走近过去的自己。

我看到了一个隐藏很深却时常左右我行为的情绪:羞愧。

羞愧

小时候,我打弟弟妹妹——我很羞愧。

爱人大吼大叫,砸东西,打孩子,尤其是半夜,会被邻居听到——我很羞愧。

孩子这么大了,还被爸爸打——我很羞愧。

我被打——我很羞愧。

我打孩子——我很羞愧。

我被外遇——于我是羞辱,深深地羞愧。

我从不申请大场案例——因为会有羞愧。

是的,羞愧,我从不愿意被提起,但一直在那儿,埋在心里。

5

我还感觉到:身体里有个声嘶力竭的孩子,她想要跑出来跟我说点什么:

我看见,一个孩子,孤独地走着一段很长很长的夜路,没有尽头。我看见,一个孩子,咳嗽都要咳死了,还要跟妈妈往山上推粪土,直到失声,妈妈才买了点药给她。我看见,一个孩子,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把所有事情做好,孤独、寂寞、不苟言笑地在黄土高原上穿山越岭,用年少的身躯,挑起一个妈妈的担子——挑水、做饭、给妈妈送饭、给猪羊撇菜洗菜切菜,打理家里的一切。住校的孩子都有午休,她从不午休。她的时间都用来打理家,把家里收拾的整洁干净。稍有空闲的时间,也都大部分用来在学校外的林荫道里学习,只有偶尔,才会小睡一下。那个沉默的少女,总是跟妈妈一前一后地默默走或者一起锄地,一起背草,一起砍草、砍树枝,一起翻山越岭,走很远很远的山路,却少有互动说话。她会很多农活,与妈妈在烈日炎炎下锄地收割庄稼,累到腰都直不起,快要上学了,才回去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去上学。有一年夏天,她常常半夜被喊起来收烟叶。那一年,她恨极了妈妈,还把妈妈不自量力种烤烟并给她们带来很多折磨的事写进作文。那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她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提前撑起一个家的半边天。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很小的弟弟,不干活,常常不见踪影;很懒又很拧的妹妹(妹妹不管家里忙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活儿干,她却经常串门到夜不归宿,要我和妈妈去四处找)。她常常在喊他们回家,就像妈妈喊他们回家一样。她常常吼他们,就跟妈妈吼她一样。她常常是一个人,而弟弟妹妹经常是二合一,做事是一起,和她对着干也是一起。因为她是老大,所以要承担这一切,注定和弟弟妹妹不一样。而她又无力应对这一切:妈妈不堪重负的情绪、家庭的重担、弟弟妹妹的不懂事、自己的愤怒委屈和怨怼,所以自然地把弟弟妹妹当做压力的出口。

我的过度承担,源于这里。

因为我是老大,我习惯了主动承担。

我总是把自己自动划到“承担一切”的位置上。

我的无力和愤怒,也源自于此。

我已经这么累,实在承担不了这么多了,为什么还要我去承担?

6

那时候,即便我已经很懂事,主动承担了那么多,很多事不需要妈妈说,我都会做好。

妈妈依然几乎每天都会骂我,劈头盖脸地骂,有时候还带有侮辱。

她经常有很多抱怨,对我们的抱怨,对爸爸的抱怨。

她把“为你们好”“为你们累死累活”常挂在嘴边。

有时候,她还跑去奶奶那儿骂我远在内蒙山沟沟里打工的爸爸。

我最多顶两句嘴,更多是默默流泪,或者自己生闷气。

我拿了奖,从来不回家说,都是默默收在自己的抽屉。

因为我妈从来不夸我,她都是从别人嘴里听到,我又得了什么奖。

妈妈很节省,总不舍得给我们买什么,以至于我买身新衣服,都要靠奖学金,偶尔说出来还被同学笑话。

无数次,眼泪吧嗒吧嗒往碗里掉的时候,睡觉躲在被窝里偷偷哭的时候,我最渴望的,就是爸爸能在身边,来哄哄他的大女儿。

而爸爸,每年只有秋收回来,冬天过年回来,正月不出就走了。

那几年,记忆中生命的亮色就是,爸爸回家秋收一起干活的场景。

我爸爸在,我就很有底气,干活都会唱歌。

7

我人生最大的缺失,其实是爸爸不在身边。

在我被妈妈骂、受了委屈之后,爸爸会哄我安慰我、疼我抱我背我;

在我不舒服起晚不敢去上学,爸爸会送我去上学;

在我被人推倒,烧伤脸时,爸爸会去找人算账;

在我脚受伤之后,爸爸每天背我去奶奶家;

就是这个温柔地爱我的爸爸,从93年的春天开始,就一直没怎么在我身边。

人生最重要的五年,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爸爸的缺位,对我意味着什么?

人在童年时过度渴望的东西,成年之后总想找到弥补。在大学时,被人问起希望找个什么的男朋友,我说:“就我爸爸那样的。”在婚姻里,极力想要的一份爸爸的爱——我爸爸几乎从不和妈妈主动争吵,更不用说打砸东西,更不会跟我妈动手,他的策略永远都是在我妈唠叨怨怼的时候躲走。

而我的爱人,却经常是另一个极端,常常砸东西,还会动手。

8

少女时期的记忆,就这样开始一点点苏醒。

那个时候的孤独、愤怒、无力、疲惫、爱的缺失感,那些年里所有的感受,一点点鲜活。

其实,对于父母过往对自己的“伤害”,特别是妈妈,以前确实有怨恨,学习到这个阶段,经过多次梳理,我对我妈妈已经有很深地理解。

而且在其他小伙伴梳理爸爸打妈妈、打自己的案例中,我深深地被照见,并再次理解了父母那个年代的艰难,我非常理解妈妈和她对我的爱。

所以,这一次梳理,我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怨恨,但我的孤独、愤怒、无力、疲惫还有羞愧,一直在身体里存储。

我想要放下这一部分,在海蓝老师和几百人的见证下,一起和童年的自己和解,一起去拥抱过去年少而又艰难的自己,就像一个成年的仪式一样。

这是我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梳理的目标:面对老公打孩子,在这个混乱的状态,我需要老师帮我拨开迷雾,让我有更多智慧,(因为我还有一个儿子,这些隐隐的恐惧和担忧,始终都在)。

梳理时,我在台上听到台下很多哭泣的声音,还有一个崩溃大声的哭声,让我知道,一切都有意义。

当我走下台,很多的拥抱、鼓励和滋养蜂拥而来,那一刻我再次感受自己就像一个公主。

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我是老大,家里人给了我很多的疼爱,我的出生,也曾像一个公主出世一样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7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