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加减之法度一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中医有四门功课,理法方药。讲医理的有《黄帝内经》,讲方剂的有《伤寒论》,讲中药的有《神农本草经》,唯独没有讲法的经典,其实,法就藏在经典之中。法既有制方之法,也有加减之法。现在有一种不好的时潮,随意加减,任意化裁,还为自己的任性找理由,“一切以临床疗效说话”,说的好像仲景先师不考虑疗效似的。如果加减无需法度,以仲师的水平,搞一个“神效XX散”,“神效XX汤”不费吹灰之力,何必大费周章写什么条文。明代医学家,《医学入门》作者李梴认为:“与其方多而不效,莫若方少而意深”。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认为:“方不在多,贵乎加减得法”。《伤寒论》就是一部方少而意深,加减得法的名著,千百年来,深受中医人的喜爱。《汤液本草》对加减法论曰:“或以伤寒之剂,改治杂病……增一二味,别作他名,减一二味,另有殊法”。以桂枝汤为例,稍许加减剂量之后,就不能再叫桂枝汤。桂枝加倍叫桂枝加桂汤,芍药加倍叫桂枝加芍药汤。加减药物之后,更不能再叫桂枝汤,而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桂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人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救逆汤……但是,有常就有变,《伤寒论》中有七张处方,仲师赋予特权,加减后可以拥有原来的名字,这就是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四逆散、通脉四逆汤、真武汤、理中汤及大病瘥后劳复的枳实栀子豉汤。这个特权很多人想不明白,比如小柴胡汤,加减法中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仍叫小柴胡汤。加减之后与《金匮要略》中主治疟病发渴、劳疟的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几乎完全一样,为什么同样的处方,仅人参没有加成四两半,生姜为二两,就不能叫小柴胡汤呢?病机变了,主治不同,所以没有用柴胡方的去滓再煎法。同样的问题还有小柴胡加芒硝汤,同样是攻下,大柴胡汤延续了柴胡方的去滓再煎法,而小柴胡加芒硝汤却没有用去滓再煎法,值得思考。再看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加石膏就必须改名字叫小青龙加石膏汤,但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却不用改名字,还叫小青龙汤。方子变得快认不出来了,为什么还能叫小青龙汤呢?因为加减之后,外寒内饮的病机没变,仍是小青龙汤。若因内热烦躁加石膏之后,病机变了,就不能叫小青龙汤了,方名的变化源于病机的变化。治疗外感伤寒,仲师强调精准化,必须严格区分病因病机。该用小青龙汤绝不会用大青龙汤,也不会以小青龙加石膏汤代替大青龙汤。但在治疗溢饮的时候,仲师又是模糊化,“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要求马上就降低了。再看千古名方小柴胡汤,一共七味药,半夏、人参、黄芩、大枣、生姜都被减过,只有柴胡、甘草始终如一,这就是小柴胡汤的灵魂,后世很多疏肝解郁的处方,都离不开柴胡、甘草。总结七张方子的加减法之后,发现一些规律:咳嗽加干姜、五味子,细辛喘加杏仁呕吐加生姜咽喉痛加桔梗渴加人参、栝楼根有微热加桂枝心悸加茯苓胸中烦加栝楼实有宿食加大黄脐下悸加桂枝腹中痛阳病加芍药,阴病加附子小便不利加茯苓泄利下重加薤白在临床实践中,按法加减,方不失仲师本意。一得斋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cd/7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