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証候分类附伤寒论第99条小柴胡汤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肺病証候分类

1.肺寒:面白,发热,恶寒,咳嗽,痰稀白,气喘不能平臥,鼻流清涕,口不渴,脉浮弦,苦白滑。

2.肺热:咳嗽,痰黄稠,胸痛,鼻煽,鼻孔紅肿,气息觉热,气喘汗出,口渴引飲,咽喉肿痛,鼻衄,脉滑数,舌质紅絳,苔黄燥,或咳嗆痰血,咽干声嘶,脉数,舌质紅。

3.肺虛:面色晄白,声低气怯,气短不續,畏寒易汗,皮肤枯燥,毛发易折,或顴赤盜汗,消瘦,骨蒸煩热,咳嗽失音,脉虚細,或細数无力,舌质淡紅或紅。

①肺阴虛:潮热盗汗,口渴咽干,干咳普哑,咳出浊痰,或見咳血,午后颧紅,声普低微,气逆喘促,脉多细数,舌紅少苦。

③肺气虚:面色萎白,气怯倦怠,咳嗽吐痰,痰多清稀,甚則喘促,飲食少,畏风形寒或自汗,脉沉微,舌质淡。

4.肺实:气壅喘急,不能平臥,声高息涌,咳嗽声重,胸脹滿悶,或吐脓痰,臭痰,脉滑实,苔厚膩。

①水飲停蓄:干呕,短气,心悸,喘息不得臥,咳吐泡沫痰,胸胁牵引作痛,脉沉細弦,苔白稍厚腻。

②痰湿挾瘀:恶塞发热,咳逆上气,吐脓如米粥状,甚則吐脓血,痰沫腥臭,胸胁脹痛,咳时痛甚,用手按于痛处則更增气急,脉滑实或浮大有力,苔黄腻。

5.肺经经脉:主要见证肺部脹滿而气喘作咳,缺盆中疼痛,口渴,心里煩噪,胸部滿悶,腦臂部的內側前綠作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6.肺病兼证:肺腎两虚:气短喘急,咳嗆痰中带血,甚或咯血,咽喉不利,咳痰稠粘,潮热盗汗,面白颧紅,虚煩不得眠,腰腿痠軟,动則气促,小便短赤或不利,舌质紅少津,苔薄,脉細数或弦数。

?

《伤寒论》第99条小柴胡汤各家解说

《伤寒论》条文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此条类似太阳与少阳并病,以太阳不得有胁下满,少阳不得有颈项强,且手足温而渴,知其邪不独在表,而亦在里也,欲合表里而并解,则非小柴胡不可耳。亦太阳篇移入。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伤寒四五日者,患伤寒经过四五日顷,为自表转入少阳之时期,因欲显此候,故举概略之日数。身热者,《伤寒杂病辨证》云:身热者,大热也。以“太阳上篇曰身大热,干姜附子汤曰身无大热”等可征,其位属于阳明,与微热相反。盖微热者,潜在里也;身热者,显发在表也。大抵“身”字以“表”言,如身黄、身疼、身凉之类可见。注家或以为表热或以为里热,纷然词费。《中西深齐》曰:身热者,胸腹常热也,而其热在肌肤,得之使人身重微烦也(中略)如小柴胡汤曰:身热恶风,则是治三阳合病者取于少阳者也,非谓往来寒热之变态也。(上略)总以上诸证观之,皆邪热传里,未成实证,而表里俱热者,但较纯在里者为轻耳。他若称表热,称外热者,亦均系身热,总当以不可下为法。

如上说,即热之根源在于半表半里,或在于里,而现热于皮肤,然仅自他觉的得以知之,非如表证之翕翕恶寒发热,又非如前条之寒热往来也。所谓颈项强者,《伤寒论正义》云:(上略)颈项强(此证亦非表证。葛根汤条云项背强,此条云颈项强也。背属表,颈属里,以是可知葛根、柴胡之别矣),意义尚未明显。《腹证奇览》云:(上略)如柴胡汤,非项背强也。所谓颈项强,胁下满者,乃胁下满之应也,是因缺盆强及耳后也。

此说虽近是,然尚未的确。由余之实验,颈项强者,乃自肩胛关节部,沿锁骨上窝之上缘,向颞颛骨乳突起部挛急之谓也。故与葛根汤证之项背强大有区别,此临床上重要之点,不可忽也。又胁下满者,是胸胁苦满之略,与前颈项强上下相应者也。手足温者,如陆氏曰:手足温者,手足热也,乃病人自觉其热,按之不可得也。病者自觉手掌、足蟅热者,为下条四肢烦热之轻微证。渴者,为有热,故云手足温而渴也。要之本条,是说本方之证治,并可知暗示此证与表证,尤其与葛根汤证之鉴别法。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论述三阳合病,治从少阳。

这条也有“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看着与上条差不多,但这个可以吃小柴胡汤,为什么?因为没有小便难,没有发黄,没有湿热的问题。“身热恶风,颈项强”是太阳表不解,太阳的经证;“胁下满”是少阳枢机不利,少阳受邪;“手足温而渴”,这是里有阳明经热。在外有太阳之表,在里有手足温而渴,阳明还有些热,同时还出现了胁下满的少阳枢机不利的问题,这个病怎么治?因为治病的道理是先解表后治里,是不是可以发汗?不行。为什么?因为这里涉及到少阳病的问题,少阳有“禁汗,禁吐、禁下”三禁。少阳是半里半表之邪,发汗解决不了少阳的问题,既然解决不了少阳的问题那就徒伤津液。虽然有太阳的表证,但是兼有少阳的胁下满,所以不能发汗。

不能发汗,手足温而渴,是不是可以用白虎汤啊?先清阳明行不行?也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三阳合病独取阳明的时候,热盛而表邪很轻微。现在,既有身热恶风寒,又有太阳表邪,阳明热邪还不是太严重,用白虎汤又恐怕把太阳的风寒之邪闭郁不开。发汗有碍于少阳,清阳明又碍于太阳,这时只能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少阳枢机一利,表里之邪就和了。外从太阳之开,内从阳明之阖。但是,这个病有手足温而渴,是不是小柴胡汤里要进行加减?就是去半夏要加枯萎根,即天花粉,虽然是用小柴胡汤,但是他口渴,口渴是伤津了,所以应该去半夏之燥,加上天花粉来生津止渴。

?

大塚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

身热——身热,指一身悉热,与阳明病时所见的潮热相似。

颈项强——前为颈,后为项。指颈部拘凝症状。

本条列举出的是比前条邪气进展快速,四五日成少阳病,疑似三阳合病的白虎汤证者。因条文开头言伤寒,可知其邪气为跨越表里的状态。那么,患伤寒,经过四五日,具有阳明病可见的身热和口渴,同时有恶风和项强,尚存表证。另一方面,更存在胁下满的少阳病征候。如此三阳之证皆有,可知该患者为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禁止使用汗、吐、下法,必须用白虎汤或者柴胡剂,使之清解邪气。本条所举之例为里热不甚的场合,所以不用白虎汤,而为小柴胡汤主治之证。

在《伤寒论》中,有时即使有合病或者并病,但并不在条文开头冠以合病或者并病之名。本条即为此例。

曹颖甫《伤寒发微》

上节言太阳病之误下伤津液者,不可用柴胡汤。此节言津液未经耗损者,仍宜柴胡汤以解外也。伤寒四五日,则犹未及一候。身热恶风,则营血之热,与表寒战胜,皮毛外泄而恶风也。颈项强与前证同,而不见小便之难,则津液之充满可知。水气停蓄于胁下,不能作汗外出,故胁下满。脾主肌肉,亦主四肢,血分中热度渐高,水液流于胁下者,不能还入胃中,故手足温而渴。此证身热恶风,颈项强,皆外未解之明验。胁下满,手足温,则为柴胡汤的证。盖太阳寒水,源出于入胃之水饮,胃中热如炽炭,不能容涓滴之水,一时从淋巴微管发出,外泄毛孔则为汗,是为中焦。其气上蒸肺藏。鼻中吸空气,化为水液,是为上焦。水流胁下,从淋巴系统(即“输尿管”)直达膀胱,是为下焦。三焦水道,古称手少阳。盖此水自腰以上,从无统系之淋巴微管,散出肌理皮毛,是为太阳之表。自腰以下从淋巴系统输出膀胱,是为太阳之里。若外不得汗,里不成溺,而壅阻胁下,则为太阳之半表半里。半表半里者,不能外内之说也。不能外内,则水道梗塞而为病,此证服柴胡汤后,必背毛洒淅,头摇小便出,胁下之水气既去,然后阳气无所阻遏,乃能出肌腠皮毛而为汗,而表里之证悉除矣。惟方中柴胡为主药,分两不可过轻,半夏亦但宜生用,制则不能去水,但洗去其泥可也(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其理正在于此)。

79版《伤寒论选读》

三阳证见,治从少阳。

伤寒四五日,出现身热恶风,颈项强,属太阳表证;胁下满,属少阳半表半里证;手足温而渴,属阳明里证。三阳证见,治从少阳,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使枢机运转,上下宣通,内外畅达,则三阳之邪因而得解。

成不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ls/10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