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联合国糖尿病日

节日背景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前身世界糖尿病日(WorldDiabetesDay,WD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年共同发起的,定于每年的11月14日,旨在唤起政府、媒体及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   主题: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定义: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在人体内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症状为血糖升高,尿中含糖,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现象。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须改日重复检查。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5岁;(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24kg/m2);(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压(血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静坐生活方式者。

  2.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每年约1.5%-10%的糖耐量低减患者进展成为糖尿病。

  3.超重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4倍。

  4.高危人群应尽早筛查糖尿病。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但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出现上述典型症状。

  2.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知晓糖尿病的症状,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截肢和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尽早科学开展综合治疗、规范管理、并发症的监测和及早干预,有利于减少、延缓和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磺酰脲类(SU):A.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中胰岛素增多,故对胰岛功能丧失者或切除胰岛素者无效。B.增强胰岛素的作用:eg: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片、格列本脲(优降糖)、达美康二代。

双胍类作用机制: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醇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抵制肝糖输出延缓葡萄糖在胃肠吸收,据报告可提高胰岛素效应,但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eg: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盐酸二甲双胍片(迪化唐锭):

性状: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药理作用:口服降血糖剂,在胃肠道黏膜吸收,可加强外来性或内生性胰岛素的生物反应,促进周边组织对葡萄糖之吸收,本药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适应症:成人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无酮尿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后体重无法减轻,血糖未能降低至于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对黄脲类药物治疗失效者,可与本药合并使用;对依赖胰岛素而疗效不显著之肥胖症者,本药可作辅助治疗。?用法用量:一般情况1-3次,每次1锭(mg),进食时或餐后服用。必要时可每日3次,每次1g(mg),或遵医嘱服用。

注意事项:单独使用迪化糖锭不会引起过量(服用50粒而无副作用);与黄脲、胰岛素或酒精并用过量时则会产生低血糖现象。口服糖果或饮葡萄糖水,或解除上述现象。禁忌症:对糖尿病之孕妇、哺乳期妇女尽量不用或医生指导下使用;伴有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糖尿病昏迷前期或并发感染者禁用;肝肾功能衰竭者禁用。消渴丸性状:本品为黑色浓缩丸,味甘、酸、微涩。成分:黄芪、地黄、天花粉、格列苯脲(优降糖)。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初服者每日饭后服药。以后根据病情控制情况,从每次1.25g(约5丸)递增至2.5g(约10丸)至出现疗效时,逐渐减少为每日2次维持剂量。遵医嘱服。适应症: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注意事项:严禁加服格列苯脲制剂;对严重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体糖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不宜使用,肝炎患者慎服。个别患者偶见格列苯脲所致不良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格列吡嗪片商品名:美吡达性状:本品为白色片,在水中迅速崩解。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既能促进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又能增强胰岛素对靶组织的作用。适应症:主要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用法用量:一般推荐剂量2.5-20mg,饭前30分钟服用。单纯饮食疗法失败者:开始2.5-5mg,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增减剂量,每次增减2.5-5mg。每日剂量超过15mg时,分2-3次餐前给药。注意事项: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量和用药时间;2、治疗中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头痛、兴奋、失眠、震撼和大量出汗,以便即使采取措施,严重的要静滴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的病人应给予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代谢;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4、本药与双香豆素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保泰松、磺胺类药、氯霉素、环磷酰胺、丙磺舒、水杨酸类药合用可增加其降血糖作用;5、与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合并使用可降低其降血糖作用;6、与β-阻断药并用时应谨慎。应妥善保管勿造成儿童误食。格列喹酮片通用名:糖适平片性状:白色片用法用量:糖适平片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一般剂量为15-mg,据个体情况而定。通常日剂量为1片以内者于早晨1次服用,更大剂量应分3次,分别于餐前服用。药理作用:糖适平刺激胰岛素分泌内源性胰岛素。用于治疗单纯饮食治疗不能理想控制的糖尿病。适应症:非胰岛素依赖型(即Ⅱ型)糖尿病。不良反应:极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轻度低血糖反应及血液系统方面改变的报道。有不适如低血糖、发热、皮疹、恶心等应该从速通知,万一发生低血糖,一般只需要进食糖、糖果或甜饮料即可纠正。极少数严重者可静脉葡萄糖。禁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期;糖尿病合并酸中毒或酮症;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及晚期尿毒症患者。格列齐特片(达美康)性状:白色片药理作用:1、达美康为胰岛素促泌剂,能增强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生理反应,使过高的血糖下降;2、达美康能降低血小板之粘性及聚集性,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适应症: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有血管并发症者尤为适用。用法用量:遵医嘱,通常开始剂量为每日1-2次,每次80mg,然后根据血、尿糖的检查结果,调整剂量至每日80-mg,老年患者酌减。注意事项:1、服用“达美康”时仍需要饮食控制;2、必须定期测定患者的血、尿;3、手术等应视情况及胰岛β细胞失代偿时,应采用胰岛素;4、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引起低血糖症,如淄体抗炎药(特别是水杨酸盐)磺胺类抗菌药、香豆素类抗凝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β受阻断剂、苯二氮卓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双环己乙哌啶、氯贝丁酯、乙醇等。禁忌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Ⅰ型糖尿病拌有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糖尿病昏迷前期或昏迷需用胰岛素治疗;肝肾功能衰竭及磺胺药过敏者禁用。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唐必呋)成份:盐酸二甲双胍适应症: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用法用量:口服,用餐时或用餐后,开始一日一次,一次1片晚餐时服用最大剂量不能超过每日4片。禁忌:2型糖尿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注意事项:禁止咀嚼,整片吞服。糖尿乐胶囊成份:天花粉、红参、山药、黄芪、地黄、枸杞子、知母、山茱萸、葛根、五味子、天冬、茯苓、鸡内金。适应症:滋阴补肾、益气润肺、和胃生津、调节代谢机能。用于消渴症引起的多食多饮多尿,四肢无力等症,降低血糖、尿糖。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4粒,一日3次注意事项:严忌含糖食物、烟酒。甘露消渴胶囊成份:熟地黄、地黄、地骨皮、人参、枸杞子、黄芪、菟丝子、山茱萸、党参、黄连、玄参、天花粉、当归、白术、桑螵蛸、天冬、麦冬、泽泻、茯苓。适应症:滋阴补肾、健胃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罗格列酮钠片(太罗)成份:罗格列酮钠片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用法用量:口服。单药治疗:初始剂量一日一片,每日一次或分两次口服。反应不佳可增加一日2片注意事项:1、一般罗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2、低血糖症:联合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时,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此时可能有必要降低同用药物的剂量。3、排卵:绝经期前不排卵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可能导致重新排卵,有怀孕的风险。4、水肿:水肿病人应慎重。5、心脏:对于HYHA标准心功能Ⅲ和Ⅳ级的病人,不宜使用本品。6、肝脏:使用本品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有活动性肝病的病人不应服用。

降糖用药细节:

作用时间

药物的作用时间,通过下表中的5个作用曲线表示,组成6个不同作用时间类别的药物,可以清晰的归类记忆。

作用点

通过上表,可以知道:短效、超短效药物,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中效、长效、超长效药物,以控制空腹血糖为主;预混药物,分别作用于空腹和餐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靶点。任何降糖药药物,不论(超)短效、中效还是(超)长效,都能够对空腹及餐后血糖有调控作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作用强度

药物的作用强度影响降糖效果,选择不当,要么血糖控制不达标,要么会出现低血糖。

强效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剂。

中效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

弱效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中药与微量元素辅助类也可以归到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增敏剂单用是弱效,但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作用机制互补发挥可以最佳的降糖效果,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联合使用时要注意根据血糖监测,随时调整联合药物的用量,一般不单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

注意细节

以下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在门店服务中经常遇到的。

餐前即刻服用的药物: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钙。

餐前、餐中、餐后均可服用: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与第一口饭同服: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缓释、控释剂型注意不可掰开服用;服用时间较少受食物影响。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者可使用的:米格列醇、那格列奈、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胰岛素。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者可使用的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胰岛素。

妊娠期病人可以使用胰岛素。

荧光造影期间不能服用二甲双胍。

伴有心衰的糖尿病人不能服用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同时改善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主要改善餐后高血糖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等短效或超短效药物。

各类降糖药优缺点比较:

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磺脲类

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

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

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格列奈类

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

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

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

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着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

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α-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代表药物有拜唐平、卡博平和倍欣,用法为进餐时与第一口主食同时嚼服。

优点

降糖效果肯定,主要在肠道局部作用,仅2%吸收入血,肝肾等全身副作用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于老年糖尿病人和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IGT治疗适应症的降糖药。

缺点

部分患者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注意与其它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纠正,进食淀粉类食物无效。

胰岛素增敏剂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和吡格列酮(艾可拓)。

优点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降糖作用。这类药物适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及有代谢综合征,可与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缺点

起效较慢,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及体重稍增,增加心衰风险,心功能3级以上禁用。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DPP-4抑制剂

是一种基于肠促胰素(GLP-1)机制的新型降糖药物,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有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立泽)、维格列汀(佳维乐)等等。

优点

增加内源性GLP-1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障碍,具有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及耐受性高等优点。只需每天一次用药,患者依从性好。

缺点

有头痛、鼻咽炎、咳嗽、便秘、头晕和增加出汗量等副作用,但发生率很低。

缺点

是价格较贵,在我国暂未进入医保。

SGLT-2抑制剂

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降糖药物不同,主要是通过抑制SGLT-2活性,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目前国外上市的有达格列净。

优点

SGLT-2抑制剂极少发生低血糖,并对改善体重和血压有益处。口服片剂,一天一次,依从性好,

缺点

可能与鼻咽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GLP-1受体激动剂

目前我国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艾塞那肽(百泌达)、利拉鲁肽(诺和力)。

优点

除了能够显着降低血糖,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β细胞功能,显示出了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潜能,这种集多种药理作用于一身的特点是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所不具备的。由于其具有符合生理需求的葡萄糖浓度依赖的降糖机制,因而低血糖风险很低。

缺点

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间短,价格昂贵,需注射用药,不推荐该药作为一线用药。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有:诺和灵R、诺和灵30R、诺和灵N、诺和锐、诺和平等等。

优点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是迄今为止控制血糖最强有力的武器,对肝肾无不良影响,所有不适合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人(如1型糖尿病、孕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等)均可改用胰岛素治疗。早期使用胰岛素还可有助于保护和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缺点

低血糖风险相对较高,可致体重增加,个别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皮肤过敏或脂肪萎缩,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不便,胰岛素类似物的价格较高。

降糖中成药

优点

降糖作用虽弱,但无低血糖风险,而且不会增加体重;可通过“滋阴、活血、补肾”来改善症状、辅助调脂降压、防治慢性并发症;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缺点

降糖效果欠佳,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服用不太方便,价格偏高。

吉时众友见成长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ls/2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