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清热解毒药它的基本功效就是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就是对于热毒的一种清解作用,或者是对于与热毒有关的病证的一种治疗作用。这个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它主要就用于疮痈肿痛、痢疾、咽喉肿痛,还包括温热病,然后烧伤、烫伤,还有癌症,如果出现了局部红肿疼痛的时候,它也有类似于一些热毒的表现,它也是清热解毒药的主治范围。其中的疮痈肿痛,疮痈就是西医学上的化脓性感染,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长在体表的就称为外痈,长在体内的就以它发生的部位,比如说在肺的就叫肺痈,在肝的叫肝痈,在肠的叫肠痈。在体表也可以根据部位比如说长在乳上的称为乳痈等等,这是清热解毒药的最普遍的主治证。一般的讲,任何一个清热解毒药它都可以主治热毒疮痈,疮痈它形成的原因就是热毒炽盛而局部红肿疼痛,所以需要清热解毒。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一些清热解毒药,比如说发散风热药当中的牛蒡子、菊花、升麻。清热泻火药当中的栀子,或者夏枯草也有一点这方面的作用。清热燥湿药它本身就是清热解毒药,所以基本上每一味清热燥湿药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那样的一些药物它都可以用于疮痈肿痛,不管是内痈,或者外痈,都可以配伍使用。我们后面要学的这些清热解毒药,原则上它都可以主治疮痈肿痛,只是有的药比较重要,对疮痈肿痛的消散的效果更加明显,临床用得多。有一些相对效果要次一些,但并不能说它不能主治。所以我们今后在学清热解毒药的主治的部分有的当然就没有涉及,没有写明疮痈肿痛的,原则上都可以使用。不能用于疮痈肿痛的清热解毒药是非常罕见的,可能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也是我们学好这一类药物的主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这个痢疾,刚才讲过了,它从热毒这个角度来讲呢,它可能称为热毒痢疾;从湿热那个角度可以称为湿热痢疾。所以前面清热燥湿药它立足于清热燥湿,所以它也有主治痢疾。我们这里清热解毒药这一节里面也有一部分它是立足于热毒这个角度,也可以用于热毒的痢疾。所以痢疾可以分这两个不同的地方。另外呢,就是咽喉肿痛,咽喉肿痛呢,咽喉是肺胃的门户,它引起肿痛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肺胃的热毒炽盛,尤其是胃,胃经的热毒炽盛。那么这个红肿疼痛呢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肿痛还影响吞咽、呼吸,甚至也会溃烂流脓的情况都有,这个是热毒的咽喉肿痛。另外是风热犯肺,门户不利,也可能郁结于咽喉,就需要疏风热来利咽喉,当然重的也可以加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另外就是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足少阴肾经也是循咽喉的,所以这个阴虚火旺亦可导致咽喉的肿痛。那么严重的呢,在滋阴降火的同时加一点清热解毒药也可以。所以一般的咽喉肿痛当然重点是热毒引起的,主要用清热解毒药。其他原因,风热,或者阴虚火旺引起的,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药物。另外这个温热病,在现在的温病学当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它属于热毒的病证,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是基于当代的临床实际,可能在温热病的始终,从卫分阶段一直到后期,可能每一个临床医生都要注意清热解毒药的配伍使用。比如说温热病的气分热盛,可能很少有人单独再开一个白虎汤,肯定要加上一些重要的清热解毒的药物,能够明显的增强临床的疗效。包括在卫分阶段,也不仅仅是疏散风热,那也要注意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包括在营血分阶段,也是属于清热解毒药可以贯穿的这个温热病治疗的始终。所以我们从中药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温热病是清热解毒药的一个适应的病证之一。虽然在温病学上现在还没有相应的内容,但是我们就是从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角度把它提出来的,应该是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是有道理的。另外毒蛇咬伤,毒虫咬伤,或者肿瘤,或者水火烫伤,那么表现出来局部都有红肿疼痛,都类似于热毒引起的肿痛,所以它也是可以用。这个清热解毒药的主治就是99页的倒数第3行开始的一些内容。那么这个清热解毒药又是清热药这一章里面,五节里面药物最多的,味数最多的。为了大家便于学习和记忆,我们就把它(们)分为几个组,其中一个组就是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那么这样的药物呢,在温热病当中,相对的应用比较普遍,而且很多可以应用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卫气营血的阶段都可以使用。但是这种分类呢,正如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提到的,是相对的。它在治疗温热病的同时,这一类的药物它也是治疗疮痈肿痛的重要的药物,它都可以用于不管内痈外痈,所以不要忽略这方面的主治。不能够把它认为主要用于温热病,它就不能治疗疮痈。疮痈是清热解毒药最普遍的适应证,这一点不能忘掉。
第二类呢,就是主要用于疮痈肿痛的清热解毒药。既然所有的清热解毒药都能够治疗疮痈肿痛,为什么在这里面要分出一个组来,主要用于疮痈肿痛呢?因为是这一类的清热解毒药对其他的热毒病证不常用,或者说不是它的主要的主治内容,尤其是在传统的应用当中。当然这一类的药物现在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除了疮痈肿痛,比如说有的也可以用于治疗温热病,或者其他的一些热证都可以,就是说相对而言这一类的药,它治疗疮痈为最主要的应用范围,所以我们归纳这样一类。另外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痢疾的清热解毒药,那么这一类药呢,是指热毒痢疾为主要,可能治疗疮痈肿痛的相对次要一些,有的比较少用。还有呢,就是治疗热毒咽喉肿痛的清热解毒药,它和治疗痢疾的相类似,主要是用于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有的可能对疮痈也不很常用。所以后面的两类药物它是可以用于疮痈的,只是用得不多而已。我们就分成这样四组,就不再分什么烧烫伤的、虫蛇咬伤的、癌肿的,因为那些也是一般的清热解毒药都可以使用,而且它主要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表现出热毒病证的时候,证候的时候,那么再选择使用。所以说这个是清热解毒药主要的功效和它的主治。
另外这个清热解毒药往往还兼有其他的清热作用,比如说有的能够清热泻火,有的能够清热凉血,这个是比较多的,所以还要注意它们兼有的其他的清热作用。它又有相应的主治证,能够清热泻火的它能够治疗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或一些脏腑杂病的一些脏腑热证。能够清热凉血的,那么后面我们还要讲清热凉血药,它可以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也有可以用于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的一些出血证,所以注意它们这方面的兼有功效。至于说清热解毒药的性味,药性不是偏都寒凉,这个都是统一的,规律性很强的。药味,对清热解毒药历来它们的药味的确定常常很重视它们的真实滋味,所以在文献当中和现代的一些中药当中,常常把清热解毒药就分为甘寒类的和苦寒类的。这里说的甘寒、苦寒主要是以真实滋味来区别的。所谓的苦寒类的清热解毒药可能本身它们的滋味就是苦或比较苦。那么甘寒类的呢,这类的清热解毒药可能它们的苦味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苦味。这样子分了以后呢,对临床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至少可以给临床医生提示这些药物的真实滋味,我们在选药的时候,比如说一般治疗热毒证,很多热毒证有的都比较重,所以有的清热解毒药的用量都比较大。那么这个甘寒的清热解毒药我们用量就可以大一些,有的可能比如说用到二、三十克,或者更大的剂量的都有人使用。那么这类的药不容易伤胃,也容易服用,不良反应比较小一些,安全性比较高,所以患者也容易接受。那么苦寒类的呢?可能容易伤胃,容易伤阳,可能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们用量就不能盲目的用得太大,它也是有一定的意义。所以这个清热解毒药当中的甘味很多都是真实滋味,不是像前面的清热泻火,因为它能生津,这样的一些因素,所以这个是需要注意的。这一类当中不少的药我们在学的过程当中都会发现,发现它有甘味。比如第一味药金银花,后面还有很多的比如蒲公英这一类的,其实都是真实滋味,它们苦味不明显。这是关于药味的问题。
清热解毒药的归经从理论上来讲,它与心经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治疗疮痈,因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经的热毒,那么是治疗疮痈的一个很重要的病因。但是在确定归经的时候呢,往往这是作为一个基本的确定归经的一个因素,常常要根据疮痈的部位。比如说内痈,有的药长于治疗肺痈,那明明它就是治疗的肺上面的疮痈的,你不能认为它只归心经,所以这个时候就有双重标准。在考虑这个普遍性与心有关的基础上,还考虑到它实际治的疮痈主要在哪一个脏腑,哪一个经络,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到具体的疮痈的部位来确定归经。那么治疗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呢,可能主要是也是看它作用的哪一个阶段。比如气分阶段以肺胃为主,那么在营血阶段以心肝为主,所以有一定的差异性。治疗痢疾的当然是归大肠,肯定归大肠。能够治疗咽喉肿痛的清热解毒药呢肺与胃,因为咽喉是肺胃的门户,也是前面讲的。所以这个归经要看它们具体偏重于哪一个方面,重点再确定哪一个方面相应的归经。
另外这一类的药的配伍的原则,那也是根据不同的病证,比如说长于治疗温热病的,那么在卫分阶段配伍的是发散风热的药,在气分阶段常常配伍清热泻火药,在营血阶段常常配伍清热凉血药,对于温热病。对于疮痈来讲,在《内经》当中认为:疮痈是因为热毒引起的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疡肿。其实在热毒炽盛的同时还有瘀血阻滞,所以才有局部的红肿,红肿以后才可以出现脓血。所以这个往往在选用清热解毒药来治疗疮痈的时候,适当的加一点活血化瘀的药,有利于消肿止痛。当然不是主要,但是配伍很普遍的一类药物。所以治疗疮痈常常配伍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消肿止痛。那么治疗痢疾,刚才清热燥湿在前面讲了,可以配伍一点行气或者活血的(药物),有利于里急后重和便下脓血这个症状的缓解。对于咽喉肿痛,那配伍清热泻火,尤其是配伍清泻肺胃热邪的清热泻火的药物。如果是外感风热的,还可以配伍疏散风热的药。阴虚火旺的,可以配伍滋阴降火的药,这样子也是充实前面这一章概述当中配伍比较过于简单,而且普遍性又不是很强,规律性不是很强这样一个不足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也作一些简单的补充,可以把它结合起来。
金银花
下面我们就介绍第一组,主要用于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第一味呢就是页的金银花,金银花是一个忍冬科的木质藤本。这个叶它可以说是常绿的,不是它的叶不掉,是轮流掉,冬天它也有绿色的叶。
所以这个植物有的也把它叫做忍冬,比较(能)忍耐冬天的寒冷的气候。那么相应来说,忍冬的花就叫忍冬花,所以这个金银花又叫做忍冬花,这是它的一个名称。另外这个金银花开花的时候每个叶的腋间,就是肉旁一个晚上那个夜间的夜,是两朵花并在一起的,所以有的书上把金银花就叫双花,因为它同时两朵花并在一起。双花并不是两种花,是它开花的时候两朵花并在一起。另外这个花,金银花在花蕾的时候黄色比较明显,开放一两天的时候就是白色,但是古代有的文献说先是白的,开了两三天以后才是黄的,说法不一样。那是根据这个图可能是刚刚相反,所以这个金就是黄的,银是白的,在开花的藤上黄白相间,好像金银二色都有,所以把它叫做金银花。这个金银呢当然是很重要的,前人是财宝的象征,所以有的也把它叫做二宝花,有不同的名称,但是最多的就是金银花,或者忍冬花。因为这种植物在植物学上称为忍冬,古代就称为忍冬。金银花山东的质量比较好一些,济南银花,因为现在有的搞新药研究,如果主药是金银花,要测里面的绿原酸,很多地方产的作含量测试的时候作不出来,只有济南的银花就容易测出来,而且含量明显的比其他地方的高。这个可能也是内在质量比较好的一个因素,当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金银花作为一个清热解毒药,它是主要用于温热病的,所以首先它治疗温热病。对于温热病来讲,金银花可以用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卫分阶段,气分阶段,营分、血分阶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金银花对于温热病的不同阶段它的临床意义不一样。金银花对于温热病的卫分阶段它既是一个清热解毒药,又是一个疏散风热的药,它本身可以疏散表邪,两个功效同时发挥作用。比如说在银翘散里面,它既疏散风热又清热解毒,所以它适合于温热病的卫分阶段。那么对于气分阶段,金银花对温热病能够清热解毒,同样它能够清热泻火,有一定的清气分热的作用,而且能够清脏腑热,心和肺,心热、肺热它都有比较明显的清热作用,所以它是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的)综合利用。用在气分阶段,刚才讲石膏的时候谈了一个经验方,比如说银翘白虎汤,有的把它和清气分热的药一起使用,增强效果。在营、血分阶段,比如说清营汤,这个金银花除了清热解毒,它除了入气分,也能够入血分,它有一点微弱的清热凉血的作用。金银花也能够清热凉血,只不过不强,有这方面的倾向。所以对于热入营血,它是清热解毒加凉血作用。这个药对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都是非常适合的,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加上它是一个甘寒的,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反应,用量也可以很大,所以现在对于感染性的疾病,就是中医的所谓温热病应用十分广泛。今后结合一些具体的方剂,比如说在卫分阶段的银翘散;气分阶段刚才讲了经验方银翘白虎汤;营分阶段的清营汤;血分阶段的神犀丹等等,我们书上都有,就各个阶段都用到了这个金银花。大家不记具体的方,或者具体的内容,就只理解这样一句话:金银花适合于温热病各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除了清热解毒它还有其他的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一些兼有功效,所以它能够广泛应用。它这个清热解毒除了温热病还可以用于疮痈肿痛,因为这是个普遍规律。所以金银花不管是内痈或者外痈,比如说肺痈、肠痈,体表的一些外痈,也不管是内服或者是局部的外敷,捣绒了以后(用)都能够促进疮痈红肿疼痛的减轻。所以在很多方当中都以金银花为治疗疮痈肿痛的重要的药物,当然可以配一点活血化瘀的药。另外呢,对于咽喉肿痛、痢疾,也可以在配伍的情况(用),但不主要。总之,金银花对我们清热解毒药这一类的药主治的四个方面它都可以使用,但是以前面两类最重要,后面的咽痛和痢疾相对次要一些。另外这个金银花也有清暑热的作用,它可以清热解暑,能够解暑热。尤其是金银花可以制成芳香水,传统叫做金银花露,夏天作为一种饮料。金银花泡茶喝,夏天,暑天也可以达到解暑的(目的)。另外它又是一个发散风热的药,既是清热药,又是解表药,所以它不但可以用于温热病的卫分证,一般的外感风热,金银花也可以和比如说荆芥、薄菏这样的一些解表药物组合在一起。所以这个银翘散既可以治疗温病的卫分证,又可以治疗普通的风热感冒。这是金银花的简单的情况。
连翘
下面连翘,连翘是木犀科的小灌木连翘成熟的果实,就是这个形状,它有一点像心形,两瓣合在一起,这里面有的是分开了。如果采得比较嫩的时候呢,它表面带一点青绿色,这样的连翘叫做青翘。青翘里面的种子很多,一般这个质量也好一些,含的挥发油比较高,非常芳香浓郁。如果采得比较晚,那么这个张开了,外面的壳就成了这种老黄色,中间的种子有的就脱落了,只有一个连翘壳,这个就叫做连翘壳或者黄翘,黄色的,一般认为质量要差一点,这是连翘(的药材)。连翘和金银花是功效、性能非常相似,而且在主要方面也是相须为用的一个药,所以它在清热解毒和疏散风热方面常常和金银花相须为用。那么在清热解毒方面也是可以用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于卫分阶段,它既能够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对于气分阶段呢,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清气分热,就包括了清心热。但是热入营血以后,连翘没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没有银花那么明显。尽管银花不强,但是连翘更不明显。所以相对来说呢,在温热病热入营血以后呢,金银花比连翘更为适合,但这个是细微的区别了。我们知道就可以,不一定掌握这么过细的内容。这个药它同时也可以用于疮痈肿痛,尤其是治疗疮痈肿痛它长于入心经,因为疮疡肿痛与心经的热毒炽盛有关,所以前人把连翘认为是一个清心解毒,治疗疮痈的圣药,治疗疮疡的要药。好像治疗疮痈的效果就比金银花还要好一些,应用得还要普遍一些,所以有的方用了连翘没有用金银花,当然有的方是同用。另外它也能疏散风热,所以一般的风热感冒也是可以用。连翘它的清心热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它治疗疮痈,另外在温热病,在心热炽盛的时候更有意义,比如说清宫汤里面用连翘还不用金银花。
这两个药物如果要比较金银花和连翘的异同,那么这两个药都能清热解毒,都能疏风热,都可以用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热毒疮痈肿痛和风热感冒,这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须为用的,是一个固定的同类不可离的一个药对,主要表现在银翘散,银翘白虎汤,或者很多方里面这两个药都同用,相须为用。但是在相同当中呢,又有一点不同,一般认为金银花又是花类的药,它的疏散表邪的作用要优于连翘,所以更适合卫分阶段,或者风热表证。但是连翘长于清心解毒,所以温热病心经热毒炽盛,或者疮痈肿痛,那么它的作用优于金银花。这是相同当中不同的地方。但是金银花还能清暑热,对于暑热证常常使用,连翘没有这个作用。但是有的书上认为连翘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利尿通淋,所以湿热淋证用,这个在此外里面都是非常次要的。如果我们要比较呢,主要要求前面,我刚才讲了一点兼有的清暑热和利尿通淋,大家记得住就记,记不住呢这个也不是很重要的。这个是这一节里面两个要掌握的药物。
前期课程目录: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麻黄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桂枝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紫苏、生姜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防风、羌活、白芷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蝉蜕、蔓荆子、葛根
张廷模:《中药学》发散风热药--柴胡、升麻、淡豆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泻火药:栀子、夏枯草、决明子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燥湿药: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