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CART细胞输注后高热的中医治疗

前几天又治疗一例CAR-T输注后高热不退的患者,抗细菌、抗真菌等各种抗生素基本全部应用了也无法控制,简简单单的一剂小柴胡汤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合方连生姜、大枣算上十二味药,一剂而愈,故记录如下:

患者张某某,男,16岁,体重公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复发,予以CAR-T细胞治疗,输注后出现高热,采用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泊沙康唑、舒普深、伏立康唑、替加环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周多,一直高热不退。请会诊。患者寒热往来,达40℃,口干苦,咽干,恶心、呕吐,右侧鬓角痛,左胁下痛,查舌质淡暗红,苔白,脉弦数,辨为:少阳证,肝脾不和。

-3-6处方:柴胡30黄芩18清半夏20党参15炙甘草6桂枝15干姜15天花粉30生牡蛎30茯苓15生姜20大枣15

七付水煎服一日一付半一天三次服

患者下午服用中药,第二天发热控制,其它胃肠道等症状均好转。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当时看过患者,对其主管医生说,患者是照着《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的条文得的病。患者寒热往来,口干苦,咽干,恶心、呕吐,右侧鬓角痛,左胁下痛,脉弦数,典型的少阳小柴胡汤证,故予以小柴胡汤。患者舌质淡,再加上恶心呕吐食欲差等症状,知为脾阳不足,故而木邪克土,所以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舌苔白,加茯苓健脾渗湿。因患者体重斤,故主药柴胡、黄芩用量较大,一剂而愈。

现在新型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层出不群,但应用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副作用,每个人不尽相同,无法预测。而CAR-T细胞治疗、PD-1抑制剂治疗后患者内环境各种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平衡打破,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所以从中医角度理解,每个人体质属性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副作用千差万别。而处理这些副反应西医治疗上没有很成熟的经验,主要是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这些药物又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中医药适时的介入对处理这些副作用有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郭宏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ls/6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