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魁宝霍山米斛

九大仙草之首-----霍山米斛

霍山米斛,又称霍山石斛,俗称米斛,又名龙头凤尾草、万丈须、千年润、不死草,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

很多人问过,米斛是什么?说是茶吧,煮水以代茶饮;说保健品吧,它比冬虫夏草一类的全民偶像更为珍稀滋补;说是中药,味甘不苦,久服无副作用。那么,且把当作一味本草。本草纲目的本草,中华之魁宝。

一味本草,空有济世的风骨,却被沦为果腹的农作物。一株仙草,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如今却罕见于世,声名鲜闻。

置身于市场乱流,或许很多同道人都有类似的心酸。

所幸,近年上映的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围绕“本草与人物”、“生活与生息”呈现了别具一格的造物之美,向局外人发声。

所幸,第二季《本草中华》再访“石斛”,为霍山石斛正名。

▲清朝《百草镜》记载:

“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祗寸许,细如灯芯,

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

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

本草

多年前,石斛始见于《神农本草经》。

它可“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唐朝开元年间,与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煎煮可治未病,日常入膳养生。

甘润良药,强阴滋补,霍山石斛,又名米斛。

道地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古往今来,医书典籍强调的“用药必依土地”,意指“道地”。

霍山米斛是“道地”的信奉者,一直隐居在大别山北麓的安徽霍山。

这里,三面依傍高山,一面濒临淠水,温润多雨的区域小气候滋养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高山深谷、云蒸霞蔚。长聚山野之灵韵,集采日月之精华,一切正适合米斛生息。

极为特殊的是,霍山米斛不藉水土,缘石而生。

道地的本性与漫长的周期注定了有限的产量,无节制地采摘把野生米斛推向濒临灭绝的红线。

人类不得不将野生品保护起来。

极为幸运的是,与野生品相比,野生壹号种源培育出的霍山米斛,药效上几近无异。

这些年,经过潜心钻研组培技术,将育种后的种苗栽回原种发现地黑石渡,埋入还原自然生态的松树皮。

珍稀仙草就这样以仿野生的方式,在中药人的呵护下,砥砺生长。

时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霍山米斛总要熬过两三个冬天才不怠慢营养。

有人说,这是因为北纬31°的霍山位于中国石斛产区的极北,冬季平均气温低至-5℃,有利于菲类、联苄类等抗癌物质的形成。

也有人说,恰是几个越冬的年头积累了氨基酸、毛兰素和其它微量物质,相传的灵性如期而至。

还有人说,每年冬季十二月至来年开春前,米斛中的多糖、生物碱最为丰厚,是最好的采摘时机。

传承

道地药材,地道炮制。

霍山米斛的加工一直沿用着费时费力的古法。

挑出杂物,剪短根须,摘尽叶子,按植株长短、粗细分类,然后倒进受热的铁锅中翻炒,约莫30分钟后叶鞘张开后取出清洗。

绕条是门手艺活儿。

炭火软化了筋骨,匠人一边揉搓一边把茎条缠绕在直径2毫米的不锈钢丝上,再以龙须草固定首尾,紧致绕环。

之后,80℃的炭火,60分钟的烘焙,几次反复。待放胚、去箍、整形、打毛、分级全部完成,一颗颗风骨昂扬的米斛“枫斗”修成正果。

枫斗不大,却赚足了心血。

据说,一位匠人精炼一公斤成品,需要30个日夜。

而这30个日夜里,18道炮制工序,如同一场历劫。霍山米斛脱了一袭青衣,披上一身金甲,龙头凤尾,羽化登仙。

18道非遗技艺,也似一遭轮回。性寒本草蜕了清冷孤高,久食无害,不忌体寒人群。

上品

谈及本草,免不了在冗长的历史中寻找印记。

翻阅名录时发现,石斛的处女秀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书中载药种,分为上、中、下品。“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不伤人。”

霍山米斛正是书中上品。

干之而不槁,嚼之无渣渍,滋阴益气,温补五脏,降糖消渴,抑制衰老。

年希尧《集验良方》亦有所云,“长生丹用甜石斛,即霍山石斛也”。

药用价值

霍山石斛,又称米斛,是石斛中的极品,是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药材。其干燥茎(霍枫斗)和鲜斛均可入药。

石斛一词,最先是作为一种中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草药书籍《神农本草经》上的。它的植株附生于石壁上,花形如斛,故称石斛。《本草纲目》记载:石斛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石斛胺碱等十多种生物碱。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8.%,总生物碱含量为0.%。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和血液、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能抗白内障,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中国药学大词典)。霍山石斛的研究、保护、与开发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项目。

使用方法:除遵医嘱入药外,还可取干品1~2克,在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可饮用一周。可与西洋参配伍,能增强放、化疗病人的抗癌能力和防治糖尿病。

1、治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病伤津,温疟舌苔变黑:鲜石斛三钱,连翘(去心)三钱,

天花粉二钱,鲜生地四钱,麦冬(去心)四钱,参叶八分。水煎服。(《时病论》清热保津法)

2、治中消:鲜石斛五钱,熟石膏四钱,天花粉三钱,南沙参四钱,麦冬二钱,玉竹四钱,山药三钱,茯苓三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蔗三两,煎汤代水。(《医醇腆义》祛烦养胃汤)

3、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米饮调服,日再。(《圣济总录》石斛散)

1、滋养阴津:《中国药学大词典》称铁皮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铁皮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铁皮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补益脾胃:铁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

霍山石斛4、护肝利胆:铁皮石斛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历代医家都认为“铁皮石斛”具有滋养肝阴的作用,是治疗各种肝胆病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5、强筋降脂:人进入中年以后,阴津开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渐减退,铁皮石斛能够滋养阴液、润滑关节,从而达到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铁皮石斛能提高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可促进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6、降低血糖:铁皮石斛功能养阴清热润燥,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临床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恢复正常。

7、抑制肿瘤:铁皮石斛对肺癌、卵巢癌和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某些细胞有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8、明亮眼睛:石斛具有滋阴养目的功能,被历代医家作为养护眼睛的佳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石斛对防治老年白内障和保护少儿视力有明显效果。

9、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将铁皮石斛列为具有“轻身延年”作用的圣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铁皮石斛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的抗衰老作用比一般的药物更广泛、更全面。

上一世,霍山米斛被上贡皇室,以君药写入御医良方。呵宠武则天容颜不老,护佑乾隆帝延年益寿。

这一世,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把本草融入生活。

煲汤作药膳滋阴补虚,榨汁作果饮益胃生津,焖泡作茶水清咽润肺。

还有一些讲究人,索性煮一壶米斛水,泡茶待友,养神养生。

赞赏

长按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甲磺酸左氧沙星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1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