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工的绝活

中药精制饮片”完美的诠释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匠人匠心”精神,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但现在,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大多已步入老年,当优秀传统技艺的载体——“艺师”去世之后,“人亡艺绝”已成为无情的现实。

中药精制饮片,即是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按照传统手工切制方法,根据药材自身的特点,结合现代需求精心加工的饮片,要求洁净水洗,无泥沙、杂质;遵古炮制,手工拣选、直径大,个体充盈,气味颜色纯正;残碎度不超过4%。

一、饮片的概念

中药饮片有广义和狭义二种解释。广义的饮片是指凡能够供配方调剂使用的中药,统称为饮片。它包括了切制后的片、段、丝、块,如人参片、薄荷段、陈皮丝、茯苓块等,捣碎后的碎块,如用时捣碎的瓜蒌子、酸枣仁等,配方粉末饮片,如砂仁粉,川贝母粉、珍珠层粉等,也包括了修制后的以原药材自然形态入药的花,如红花;叶,如番泻叶;果实如连翘;种子,如菟丝子等,以及动物、植物的分泌物或渗出物等。狭义饮片是指将药材经过净选、“饮”水软化后,利用不同的切制工具,将原药材切制成厚或薄的片、长或短的段、大或小的块等一定的形态,以达到配方、煎煮、制剂等目的。

中药精制饮片,即是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按照传统手工切制方法,根据药材自身的特点,结合现代需求精心加工的饮片。精制饮片通常有特殊的、与普通饮片不同的片型,整洁的外观,有包装,有商标,有使用说明。

精制饮片目前大多选用较为名贵的中药加工,以小包装的形式销售,价格较贵,且随行就市。

二、中药精制饮片的发展历史

1.传统手工切制的发展中药炮制早在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刘宋·雷敩的《雷公炮炙论》中已较完整的记载了各种炮制方法,对切制也有具体的描述,如五味子“铜刀劈作两片”,仙茅“铜刀切豆许大”,甘草“长三寸剉,劈破作六七片”,麻黄“砧木上铜刀细父咀”等。

中药饮片传统手工切制方法在宋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那时成立了很多药局作坊,兴起了专门的饮片加工。切制中对一些质地坚硬的药物已多采用镑法切片,如《太平圣惠方》有“玳瑁,细镑,揭罗为末”。《小儿药证直诀》有“鹿角,镑细,沉香镑”。《圣济总录》载“龟甲、羚羊角、犀角、白马蹄、麋鹿等六种皆需镑法”。切制规格也不断增加,对饮片有了具体的片型要求。如《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有“当归薄切片子”,“生姜,切如豆大”,“大黄,切如棋子”等。

《普济方》有“川乌,切作柳叶片”,牛膝“切作细段”。《苏沈良方》有:茯苓“切为方寸块”。《圣济总录》有“附子,切作片子,厚薄如钱”、“首乌切作半寸厚”。《传信使用》有“青皮切作指面大方片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有“半夏切作片子如纸薄”。《普济方》有“厚朴去粗皮,剉如韭叶阔”等。至南宋时,杭州有中药铺率先挂出了“生药饮片,熟药丸散”的牌匾,此后,饮片一名便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明代是中药饮片事业的兴盛时期。明代医学家陈嘉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撰写了《本草蒙荃》,首先提出了药物在切制前进行软化处理的重要性,并概括性地提出了几种软化方法,如诸药剉时,须要得法,或微水渗,或略火烘,湿者候干,坚者待润,才无碎末,片片薄匀,状与花瓣相侔。这种论点、方法对今天的饮片切制加工,包括精制饮片的切制加工仍有重大影响。

清代是中药饮片事业的繁荣时期。清代饮片炮制理论、工艺趋于完善和合理,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规格有片、咀、丁、块等,方法有切片、切细、切薄片、切碎、切块、细切、寸切、切丝等。片型如“陈皮、生姜切丝”、“川芎蝴蝶片”。“黄芪柳叶片”、“麻黄鱼子样”、“槟榔一百零八片”等。

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中医中药发展的步伐放缓,但饮片加工技术并没有停止,中药饮片切制工艺通过师徒密授、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发展、传承。随着各药铺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促使饮片的加工技术更加精细,片型规格更加多样,出现了琢片、眉毛片、如意片、柳叶片、马蹄片、瓜子片、香盘片、肚片、丝片、鱼子片、米节、团卷等多种片型规格。

饮片的外观也更加精致、美观,当时就有“陈皮一条线,枳壳赛纽袢,清夏不见边,凤眼鸡血藤,乌眼胡黄连”等俗语。

2.精制饮片的产生

大约在清末民初,上海有很多中药铺,多临街而设,有店门口悬挂长方形木匾,上书道地药材”、“精制饮片”精制饮片字样,应是精制饮片名称的起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有些中药行业的百年老店开始向国外出口饮片,为了创汇,均选用道地的、质量上乘的药材用传统手工切制工艺进行加工,因此片型精良、外形美观、疗效保证,保留了传统特色。但这些饮片与国内各地编写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所规定的片型规格并不相同,被称为旅游精制饮片,也有称之为特殊加工饮片,当时主要面向国外市场,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国外传播的媒介之一。

随着国内饮片需求量的逐渐增大,饮片开始改用机器切制,由于当时国内的消费水平较低,所用药材大多等级较低。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制饮片因质量好而被国内人们普遍接受。70年代末出口的精制饮片开始转向国内销售,致使市场上饮片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规格,即小包装的精制饮片和中药房中的配方饮片。

三、中药精制饮片的分类

(一)按厚薄长短分

1.极薄片厚度在lmm以下的饮片。片型以横切片为主,适用于质地致密、坚硬的长条状药材或某些块根、块茎、果实种子类药材,如鹿茸、半夏、槟榔等。

2.薄片厚度在l~2mm的饮片。片型以横切片为主,也可斜切、顺切,适用于质地致密、坚硬的长条状药材或某些块根、果实类药材,如白芍、天麻、白鲜皮等。

3.中片厚度在2~4mm的饮片。凡质地疏松、薄切易碎而不易成片者,或粉性大,煎煮时易糊化的药材,均适宜切制成此种规格。如天花粉、甘草、川芎等。

4.厚片厚度在4~5mm的饮片。凡质软,含糖分高,不易切薄片,煎煮时易糊化的药材,适宜切制成此种规格。如熟地黄、党参、玉竹、商陆、葛根等。

5.段分米粒段(长约0.5cm)、短段(长0.8~1cm)、中段(长l~1.5cm)、长段(约3cm)。一般习惯把长约1.5~3cm者,称为寸段、寸节;把长1.5cm以下者称为咀子、米节。适用于全草类及形态细长的药材。如石斛、怀牛膝、马鞭草等。

6.块呈0.8~1.2cm的方形块,少数边长大于l.5cm。适用于需要反复炮制或不宜切成片的药材,以及含淀粉较多、薄切易碎、易糊化的药材。如茯苓、何首乌、杜仲等。

7.丝呈丝条状的饮片。皮类药材多为宽2~3mm的丝,如陈皮、黄柏、佛手等。叶类药材多为宽0.5~1cm的丝,如枇杷叶、苦丁茶、石楠叶等。木类药材多为宽约2mm的丝,如沉香、苏木、降香等。

8.个子货饮片即原药材的净选品,常临用时切片、破碎或研粉,多为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山参、西洋参、海马、党参、川贝母、灵芝、天麻、三七、枫斗等。

(二)按切制位置分

1.斜片将药材与刀口面形成一定倾斜角度所切成的饮片,根据厚薄、角度不同,又分为马蹄片、瓜子片和柳叶片。多适用于纤维性较强的药材,如地榆、千年健、甘草等。

2.顶头片又称顶刀片、横切片,将药材横切成均匀完整的、有一定厚度的饮片,常分薄片和厚片两种,如泽泻、天花粉、苍术等。

3.直片又称纵切片、顺片,将药材纵向切成平直的饮片,或先将药材压扁,再纵向刨切成的饮片(刨片)。如柴胡、玉竹、木香、黄芪、天麻等。

(三)按形状分

1.铜钱片亦称圆片,为顶头片的一种。多为根或根茎类、果实类药材须刀横切成的圆形饮片,如白芍、赤芍、槟榔、白芷、木通、姜黄、三棱等。

2骨牌片将药材切成一定长度的段后,再纵切成的长方形饮片。如黄柏、当归身、粉防己、白芷、天花粉、木香、知母等。

3马蹄片又称瓜子片,为斜片的一种。其饮片较厚且小,一般长为2cm,形如马蹄或瓜子状,如桂技、霍香、桑枝等。

4.柳叶片为斜片的一种规格,其饮片较长且大,一般长为5cm左右,形如柳叶,如甘草、黄芪、淮山药等。

5.竹叶片为斜片的一种规格,饮片薄且大,形如竹叶状,如梗通草等。

6.盘香片指卷筒状药材横切成的饮片,干燥后形如圆盘状的蚊香,如厚朴、肉桂、合欢等。

7.如意片指双卷筒状药材横切成的饮片,干燥后呈双盘状,形如如意,如厚朴。

8.蝴蝶片指将块根或茎类药材按其形状顺切成饮片后,其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而得名,如川芎等。

9.鱼子片指一些草质茎类药材用纸或荷叶包裹后切成米粒小段的饮片,形似鱼子状,如麻黄、荆芥等。

10.头子片又称方丁、丁子、骰子等,是将药材切成立方体块片,如大黄、茯苓、阿胶等。

11.腰子片指切成的饮片呈肾脏形,如枳壳、浙贝母等。

12.燕窝片将天门冬、麦门冬于中部顺切三分之二深,去掉木心,再将药材中间向外翻起,形似燕窝。

13.鹦哥眼片枳实、胡黄连横切片,因其药外圈带发黑色,中心有一道金黄色圆圈,形似鹦哥眼。

14.指甲片树皮类药材,刮去粗皮,顺切2cm宽,再横2cm长,形似指甲状,如黄柏等。

15.排骨片将直径为5~10mm的长条形药材软化后切成10~15mm段,用木槌打扁,然后纵切成薄片,有时略加修边,形似排骨。对横切或斜切易破碎的药材一般都切此种片型。

16.鱼鳞片一些质地坚硬或角质类贵重药材,被切刨成极薄片,片厚0.15~0.4mm,干后形似鱼鳞状。

17.云层片菌类或块根等不规则形药材,选择药材适当的方向,切2~3mm厚的片,形似浮云,如茯苓、猪苓、萆薢等。

18.眉毛片大多为树皮类药材,角斜切厚约3mm、形似眉毛状的饮片,如厚朴等。

19.鸳鸯片(阴阳片)将药材加工成扁平状,然后从中部将相对的两面各纵切去一半。如党参、黄柏等。

总之,陈皮一条线,枳壳赛纽袢;清夏不见边,木通飞上天;川芎似蝴蝶,泽泻如银元;凤眼鸡血藤,乌眼胡黄连;麻黄鱼子样,槟榔一百零八片等反映了传统手工饮片的精良切制工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1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