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花粉 >> 天花粉炮制 >> 宝一堂

宝一堂

周某,大三学生,不明原因导致面部出现红丘疹,瘙痒明显,到学校门诊诊治。第二天开始全脸出现弥漫性红潮、肿胀,红丘疹增多,部分渗液等症状。最终诊断为药物性皮炎,患病以来,精神、睡眠欠佳,饮食、大便正常,无恶寒、发热等症状。

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就叫药物性皮炎。

药疹在服药到药疹出现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当再次服用同类药物时,迅速在原皮损处出现相似的皮损,并有加重倾向。

典型皮损表现为水肿性鲜红色或暗红色斑,红斑中央可形成水疱,黏膜部位破溃、糜烂性皮损病程相对较长。除局部有瘙痒或疼痛外,通常无全身症状,愈后局部留有色素沉着。

引起药疹的药物

1各种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氯霉素、氟康唑、磺胺类、呋喃唑酮(痢特灵)、异烟肼(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

2镇静催眠扛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3血清剂疫苗

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4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5中药类

葛根、天花粉、丹参;中成药:六神丸、云南白药等;还有汞剂、砷剂等。

药疹的鉴定

药疹的潜伏期短者数分钟,长者数周甚至数月,多数是短者。当用药后骤然出现皮疹或用药期间不明原因皮疹应虑及药疹,同时不可忽略潜伏期长的因果关系,做好鉴别诊断。

药疹的基本疹型有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和多形及结节红斑,这些红斑多为全身性、对称性分布且色泽较为鲜艳。固定性红斑亦为常见,但皮损分布不对称,中心呈暗紫色,边缘为鲜红色。

常伴随有明显的瘙痒,但全身症状极为少见(重症药疹除外)。

停药后可很快好转或迅速消退,但再次服用同一致敏药物又可复发,若复发时其发生部位及皮损形态大致与上一次相似,具有特征性意义。

部分患者既往有过敏疾病史,如哮喘、湿疹或药物过敏史,这类患者往往存在着过敏体质,药疹发生率高。

中医辨证施治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早有类似本病的记载:“风毒肿者,其先赤痛飙热,肿上生瘭浆,如火灼是也”。

现在医学把药疹归为药物性皮炎,属于中医里面的“药毒疹”,相当于药物中毒反应。由患者体内的风、湿、热之邪感受了药物的特殊之毒,在体内发生了激烈的反应,透达于肌肤腠理之表,发生皮肤炎症病变。

风热型:患者皮肤相当于麻疹样、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型的初起阶段。

处方:桑叶、菊花、牛蒡子、黄芩、蒲公英、白鲜皮、连翘、地肤子各.10克,山栀9克,荆芥、防风、甘草各6克,蝉蜕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火毒型:患者全身皮损,侵犯粘膜水肿潮红,血疱,寒战高烧,烦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处方:生地、生石膏各30克,水牛角50克,赤芍、丹皮、黄芩、山栀、金银花、紫草各10克,黄连、竹叶、甘草各6克,玄参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气阴两虚型:多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落性皮炎型后期,表现大片脱屑,粘膜脱落,神疲乏力,纳呆大便溏,口干唇燥,欲饮,舌质红苔剥,脉细数。

处方:生地15克,沙参、天冬、麦冬、玉竹、金银花各10克,元参、淮山各12克,黄芩、白术各9克,陈皮3克,麦芽30克,谷芽2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温馨提示:现在中医治疗疾病比较的流行,因为它副作用比较小,而且花的费用还不是很多。

我们大家对于药疹这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一定要积极的了解起来,其实药疹这样的疾病它的危害是相当的严重的,因此说当这样的疾病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治疗起来,来避免疾病出现恶化的现象。

北京医院

千年中医血脉,独家京都秘笈

您皮肤问题最可信赖的咨询顾问和皮肤管家!

门诊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2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