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下有杏林

一个中医如果能够把咳嗽看的不错,那中医水平一定是过关的。很多人以看肿瘤等大病自诩为荣,个人以为肿瘤等大病并不考验一个中医的水平,因为肿瘤患者期望低,服药周期长,给中医无数次调试的机会,病号知道肿瘤等不好治,有没效果一般不会太埋怨。而小儿咳嗽则不然,儿童服用中药困难,家长哄骗招数用尽,好不容易灌下,三副药不管用,则焦虑不止,埋怨不已。

家长往往自己去药店选择中成药。药店里面的中成药有很多,肺力咳,苏黄止咳胶囊,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浆,这些名字都明显带有肺字属性,家长认为往往咳嗽就是肺的疾病。其实不然,所以中成药也往往选不对,一旦误治,很容易久咳不止。

咳嗽相对灵活,变化多端。毫无秘方,偏方可循。根据临床的观察,小儿咳嗽往往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感受风寒。用老百姓的语言就是说冻着了,比如天气转凉,或者气温骤降。脉象往往是浮紧或者是沉脉。浮而紧,说明人体内有正气抗邪,根据浮而紧的程度不一样,选择用药也不一样,轻者,可用荆芥,防风,紫苑,款冬花之类,重者可用麻黄。很多中成药里面有麻黄,但麻黄确实不是随便乱用的。麻黄刚健峻猛,不可不慎。临床中,很多人服用麻黄后汗出不止,心慌不止,汗为心之液,可见麻黄发散之猛烈。沉脉说明,寒邪郁闭一个人的气机而不能出,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受寒,都需要用到辛温之药。如果服药困难,用煎好的药汁泡脚,或者买通宣理肺丸放在肚脐上,都能或多或少有效果,最起码治疗方向不反。但是很多人错误的选用中成药,过用苦寒,比如用黄芩,黄连之类的药物,很容易郁遏气机,而造成咳嗽缠绵。当然很多人轻取脉象紧张度高,中取搏指有力,这是寒包热。寒不去,则表不解,热不去,则里不清。这种情况可以根据程度辛温药加用苦寒药。

第二,感受风热。有些很轻的咳嗽,脉象得不清而模糊,用药芦根,生枇杷叶,白茅根都是不错的选择,方剂里面桑菊饮,属于辛凉轻剂,这是比较轻的。重的可用金银花,连翘,再重的可以用黄芩。痰热容易互结,所以天花粉,桑白皮,浙贝母之类也可能用比较多。这种情况的中成药比较好选择,市面太多,比如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等。

第三,咳嗽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食积。说白了就是吃多了撑着了。食积可以造成发热,咳嗽,盗汗,扁桃体肿大。很多小儿盗汗也是食积原因引起的,脉象里面,是可以摸出来的,右脉壅滞不通,或者右脉高鼓。保和丸,越鞠丸,大山楂丸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也给我们提供警示,治疗咳嗽期间,禁止膏粱厚味,辛辣油腻的,肉,鱼都尽量少吃,这些很容易生痰化热,而造成气机不通。我能碰到咳嗽快要治愈的患者,晚上吃了两根小小的麻花,咳嗽加剧,也曾碰到本来不怎么咳嗽的患者,吃了一份酸辣土豆丝,而一晚上咳嗽不止。小小的麻花和一盘土豆丝都可以让我们的治疗满盘皆输。可见,忌口对咳嗽还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

第四,还有一种就是肺燥咳嗽,很多小孩因为发烧损伤津液或者没有及时喝水等等,都可以造成,只有这种情况,来百姓说的,用梨煮川贝母,或许值得一试。这种情况可用熟地,熟地并不滋腻,我们看到叶天士的医案里面在咳嗽初期大量有用熟地的记载,《小儿药证直诀》里面,补肺散里面有阿胶,真实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还有很多小孩咳嗽具有时间性,比如少阳咳嗽,是在早晨咳嗽,或者晚上11点到1点咳嗽比较明显,这种中医上认为是少阳枢机不利,阳气不能透达,郁而化热引起而咳嗽。中医名方小柴胡汤,是合适的方子。很多人买到小柴胡颗粒左看右看,就是没有看到说明书上表述治疗咳嗽而疑惑不止,中医不像西医,主治不那么明白。其实小柴胡汤治疗适合的咳嗽效果不错。很多人出现咽痒咳嗽,咽部一痒就咳嗽,很多原因是风寒侵袭一个人的咽部,也有一些是小柴胡汤的脉象,只要是中取弦细数,就可以考虑。

第六,肺气虚弱同样也会咳嗽,而且这种咳嗽,也会经常发生在咳嗽初期,而且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只有久咳才会是这种情况,谬矣。遇到一同事,向我陈述,孩子一跑的过快过急就咳嗽不止,摸脉,脉沉弱而无力,当即开出补中益气汤,改汤为丸,换作中成药,效果良好。民国名家王雨三经常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肺虚感寒咳嗽,自称治愈不下千人。实际上是非常有道理的。

不要一想到咳嗽,就用止咳药,很多人,包括我认识的很多中医在内,一遇到咳嗽就用杏仁,桔梗,枇杷叶,等等,不管用,再用更猛的枳壳,厚朴,半夏,还不管用,再用葶苈子之类破肺气的药,这是典型的西医思维。小儿体质娇嫩,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攻伐,肺又为娇脏,小儿体质随拨随应,一调整相对成人,痊愈会快些。用药大辛大热,大苦大寒,都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不可滥用,不可过用。医院实习时,一小孩咳嗽,一省级名老中医,苦寒之药,罗列叠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芩等等,咳嗽还未痊愈,小孩已经腹泻不止。当然我们也可能很多咳嗽也治不好,不能救人但也倘不至于害人吧。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如果水平过关,应远强于西医。

中医是治病是在调气的,如果我们总是盯着咳嗽,反而很容易落入俗套。心中没有咳嗽,心中有的只是阴阳的失调,气升降出入的失调,咳嗽反而更易解。我所见者,非咳嗽也,乃气也,阴阳也。治病有轻重缓急之分,用药也有轻重缓解之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需要根据脉象的不同程度去定夺,方子只是一个思路,只是一个案例,而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不断跟随病人气运行偏颇而调整。

本文写作初衷,是为家长恰当选择中成药而写。文字是思想的载体,但思想又不是文字能够描述尽的,是文章就有遗憾。故本文不当之处,欢迎学术交流。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