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渴,中药百科之天花粉

第76期

夏季炎热高温,出门5分钟,出汗2小时,大伙们都不淡定了,脾气也更容易变得浮躁。特别是属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在炎炎夏日,出汗较多,伤津耗气,更易出现口渴难耐、体倦乏力暴躁等症状。

小科

这时,小科妈妈便会煮清热生津止渴的“天花粉茶”给小科安度炎热的夏天。

科普知多D

“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

即以萎根切片用之,

有粉之名,无粉之实。”

——《本草正义》

天花粉

TRICHOSANTHISRADIX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饮片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气微,味微苦。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10~15g,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中药趣闻

据说,“天花粉“这个名字是来源于佛教的一个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佛祖为普度众生,连续多日不休不眠讲述佛法。众神感动于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悯之心,纷纷落泪,诸神的泪水化作了颜色鲜艳的花,从空中飘落而下,顷刻间,凡间便下起了缤纷的花雨,众生叹为观止,于是有了“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偏虚空”这样的诗句,在这里的“华”同“花”,所以,天花粉的这两个字就是从此而来的。

经典名方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经实热,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热病烦渴,配沙参、麦门冬、玉竹等用,可治燥伤肺胃,咽干口渴,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2、肺热燥咳:本品既能泻火以清肺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用治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可配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药用,如滋燥饮(《杂病源流犀烛》)。

3、内热消渴:本品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可用治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常配麦门冬、芦根、白茅根等药用(《千金方》)。

小科

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功效,还有滋补调理改善身体的保健作用,今天小科为大家介绍天花粉的药膳食疗方。

天花粉粥

材料:天花粉、天门冬、麦冬各20克,地骨皮、知母各15克,甘草8克,大米50克。

做法:水煎中药,去渣,取汁,把大米放进药汁中煮熟。每日1剂。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多饮、肺热干咳、消渴。

天花粉牛脂膏

材料:准备五十克天花粉,二十克牛脂。

做法:将天花粉切成薄片,用水煎煮3次,分别去渣取汁,将所得的药液合并在一起。将此药液用小火熬煮至黏稠,加入牛脂,再次煎沸即成。

功效:滋补强身、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白云山中一牌消渴丸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等药材组成,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效,用于气阴两虚性消渴病(2型糖尿病)。

消渴丸

小科

白云山中一牌消渴丸以中西结合,动态调节,个体化治疗,综合防治并发症,详情请查阅白云山中一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com/tfpz/3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