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扁桃腺炎
此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患儿往往发烧,咽喉双侧或单侧红肿疼痛,或表面见有脓性分泌物,因其红肿形状似飞蛾,尖似乳头,所以中医叫乳蛾。又因其在咽喉部位,所以也叫喉蛾。一侧肿胀为单蛾,两侧肿胀称为双蛾。又因其肿塞导致患儿水浆不下,所以中医也称其为喉痹。如不及时退烧消肿,亦可导致邪攻心腹而死,最为儿科急症。
此病由感冒引起,如风热外乘、表邪甚者,多有身热、微恶风寒、无汗稍咳,咽喉痛,乳蛾红焮、肿大,舌苔薄白,脉浮数。
若肺胃蕴热偏重者,则高热不恶寒,面色红赤,口渴,乳蛾赤肿高凸,或有黄白点,吞咽困难,大便秘结,舌苔黄,唇红等。
前者须清解风热,我常以银翘散(连翘、金银花、荆芥、竹叶、牛蒡子、薄荷、豆豉)、牛蒡甘桔汤(牛蒡子、甘草、桔梗、陈皮、黄连、天花粉、赤芍、川芎、苏木)斟酌用之。
后者多取普济消毒饮(牛蒡子、黄芩、黄连、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薄荷、僵蚕)化裁。
若属痰热,得先用此法。甚者针刺排除毒血,并服甘桔汤(甘草、桔梗、元参、连翘、防风、荆芥),若大便3~5日未解、舌苔黄腻而糙,加黄芩、黄连、大黄、芒硝等。热重则重用生石膏等,如此治法,倒也无不愈者。
但比起李凤林的“五根汤”来,觉得自己的治法有些杂乱,略逊一筹。
那这“五根汤”究竟是哪五根呢?我想遍了中药里带“根”名的药,也无法确定。
于是问我姐:“你知道这‘五根汤’的组成吗?
我姐说:“我只管叫孩子服药,哪里知道是什么药呢?人家李大夫还有治小儿咳嗽的‘清肺散’、治小儿腹泻的‘止泻散’等好几种小药,几分钱一包,效果都非常好!”
听了我姐的话,我马上涌现一个想法,要拜李凤林老中医为师。
记得数年前,姐姐介绍我拜访内蒙古师范大学医务室的梅青田老中医。相识后得知他原是山西大学外语系毕业,因酷爱针灸,也改行当了中医。他虽是校医,但经常被邀去牧场为牧民看病。他年长我十几岁,算是我的学长吧。又由于有共同的爱好,所以一见面就引为知己。
他得知我有肩周炎,送给我一些药粉,让我服用,并说这是他徒弟家相传的接骨秘方。
他无意中竟用此药治好了自己的肩周炎,服用此药粉后,竟真治好了我的肩周炎。
后来我又在此药方的基础上加味治愈了我所患的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更为神奇的是,治愈后至今已20多年未复发。
今天,姐姐又介绍了李凤林老中医,我想,可能我和内蒙古有缘分,于是提出来要去内蒙古找李凤林老中医。
没想到我姐说:“不行,医院了。”
姐姐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医院评职称,李风林虽然是中医科主任,并且他看病看得最好,群众中威信最高。但听说没有文凭,上边没法给他定职称,科里其他人都定了职称,唯有他没定。他没法干下去了,医院。后来我一直没有找到他,医院的中医科也垮了!”
听了姐姐的这番话,我好像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看来这“五根汤”我是无法知道了。但是“五根汤”这三个字还时不时在脑海中浮现。
一晃三年过去了,说来也凑巧,我偶然翻阅刘有缘编著的《疼痛妙方绝技精粹》一书,突然发现书末“附方”中赫然有“五根汤”三个字。我心情一阵兴奋,急忙翻来一看,果然是内蒙古李凤林的“五根汤”。处方:葛根6克,板蓝根6克,山豆根6克,白茅根6克,芦根6克,藿香6克,红花3克,大黄2克。水煎服2次,每次煎成70毫升,一日分2~3次服。
注意:不要买到假药,例如过期发霉的药,中药最易发霉,发霉的药不但不治病,还会吃出肝癌病,很多人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殊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疗效,现在很多人喜欢到淘宝买东西,如果买药到淘宝,一定要看到是官方旗舰店。否则你买的可能是假药,吃死人不偿命,很多差药,劣质药用硫磺熏过,吃出重金属中毒,用面粉,红糖,滑石粉等做的假药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假药当然便宜,无效,遗误病机。病情加重会死人,例如:蜂蜜,你无论在哪里买都是假的,用水+白糖+红糖+白矾,妙变蜂蜜,最好的假蜂蜜给你加葡萄粉,你买的都是这种蜂蜜,吃多了危害健康,买其他的东西,淘宝也只有官方旗舰店才正宗,找医生,你千万不要找到庸医,现在骗子很多,大家想想看。好医生需要广告吗,只要把病人治好了,病人就会说:一传十、十传百,病人是最好的广告,凡是到处发广告的医生都是庸医,他治不好病,所以到处发广告过骗。如果他把病人十个治好六、七个,他那门诊会排队,大家想想看我说的对吗?
不受其害,不知其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转给患者必积阴功!
紫竹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