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流香
中国花道禅花门重庆籍老师谭本女士作品。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上巳节
杨卓
逐浪春风曲水长,花开花落为谁忙?
何来上巳云喧处,魏紫姚黄寂此香。
绿樱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农历三月,有清明、谷雨节气,还有渊源久远的上巳节,也即三月三。
南朝梁国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道:“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传统的上巳节有很多来源,都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的期盼。放风筝,不独在上巳节,从春分到谷雨,放风筝都是常见的民俗之一。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
曾经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通过河中洗浴,祛病消灾,寄托美好。
这种春浴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了。
郑玄注释的《周礼》中记录:“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上巳节在春秋时期已经流行了,成为古代“祓除畔浴”风俗中最重要的节日。
上巳听风
中国花道禅花门重庆籍老师谭本女士作品。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到了北宋,理学盛行,男女长幼往来的规矩日渐森严,造成上巳节的风俗在中国大陆呈现出代代衰微的趋势。
应该讲,目前城市化程度密集的地域,鲜有完整的上巳节风俗存在着。
就在当今中国西南地界的大山深处,还有保留这种习俗的原住民风,真是一件幸事。
这种春浴日的原始寄托,也不独中国大陆所有,比如,在恒河沿岸,在非洲,在美洲大陆,也存在。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上巳节还称女儿节,情人节。
然而,上巳节和女子们喜欢的花朝节一样,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也许,是现代意义上的节日太多了,现实生活中的节奏太快了;
也许,是女子们日趋独立的地位,日渐承担的责任,不再稀罕小鸟依人的宠爱了,或许是,表面上不便接受被宠爱的形式了。
她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呢?
我真的不知道,也许,一千个女子有一千种想法呢!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历史上,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是两相对应的节日。
汉刘歆《西京杂记》里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在暮春,重阳在暮秋,踏青的高潮和辞青的高潮。
《枯韵禅心》
中国花道禅花门上海籍老师陶建华先生作品。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王质填过一阕《临江仙》,言及“曲水流觞修禊事,祓除洗净春愁。”春浴也好,修禊也罢,好处是修洁净身,按照当代人的习惯,就如同洗澡、游泳了。好羡慕古时的读书人,将其演化为“曲水流觞”的诗意雅集了。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曲水流觞”属于酒令游戏,源自晋代。
上巳节这日,或者前后,文人墨客们选择天朗气清的吉日,在花团锦簇的溪亭上行此雅集,抚琴,对弈,行酒,品茶,吟诗,作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创作背景就是一次文人雅士们的修禊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三《三月》中有明确的记录:“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至唐代,皇帝在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礼:“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上巳节一度上升为每年的三大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修禊,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等等。
樱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杜甫的《丽人行》,创作背景是唐代天宝年间的长安,描绘了三月三的盛况和奢靡,含蓄地道出来作者的言外之意: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中国花道禅花门无锡籍老师吴春红女士收藏。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芳华如故,唐风已远;娇娥代代,上巳默默。
春已至,望断天涯鹅黄浅;春又尽,衔泥筑梦谷雨泪。
人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晖留芳,浮光凝露,清气悠然,值此上巳时节,愚心唯寄:
春风自在,儿女常安,五谷丰登。
萎陵菜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瓶史》三字经:
少更好,多留白。不对称,想出格。
去野外,积花癖。通雅道,宜闲适。
择器皿,求精益。配案几,稽古昔。
这是沈纯道先生在中科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主讲的"传统插花美学的正念与鉴赏"公益讲座中首次发布《瓶史》三字经,将《瓶史》要义浓缩成押平水韵的36字三字经。
奉明朝袁宏道《瓶史》为"圣经"的宏道流插花作品,都严格按照这些要义来创作。
希望以复兴中国传统插花为己任的插花研习者,多研读《瓶史》,多分析宏道流的插花作品。
莫说历史悠久,但愿不再愧对!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年前,明代公安学派的袁宏道先生完成了插花巨著《瓶史》,是对前人遗产的承继、总结,是对插花艺术的思考、创新,是一种新鲜血脉的注入,也开启了东亚插花艺术的新时代。
年前,望月义想创立花道宏道流,经过八代的不懈努力和持续传承,如今,宏道流终于回到了中国,将开启下一个年的旅程。
不用花插(剑山),不绕铁丝,不系绷带;
只凭智慧,只重稽古,只敬先贤。
由《诗经》里反映的花之生活运用而联想,东亚古代的先民们是采取怎样的方法在瓶、篮、碗、盘、缸、筒等钵器中插花呢?
加入我们,您可以重新认知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告别无本无缘的孤独探索,开创有根有据的集体传承,汲取先民崇尚自然的智慧。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插花的欢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想来,上图的先生已给了答案。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尚书》
钱穆先生(—),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
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天津准风诗社简介
由诗词界资深老师傅国栋、通明、路振忠先生创建的天津准风诗社,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词曲两个分部。
诗社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海纳百川,广联天下诗朋文友,现代诗与古体诗词曲兼收并蓄。
目前在社会员三百余人,八方诗家才俊会聚一堂,以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
(一)诗社顾问
周同顺、路振忠、赵连珠、李政昌、李军、扈其震、范文义、苗睿
(二)名誉社长
傅国栋
(三)社长
李鸿国
(四)常务副社长
師晓安
(五)副社长
杨卓、陈瑞林、扈建新、李金娥
(六)秘书长
杨卓
(七)副秘书长
于军、姚珺、谢允、党雅芬、孙树娟、陈慧茹
感谢作者!感谢摄影师!感谢照片保存者!感谢照片提供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