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白薇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本品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10~25cm,直径0.1~0.2cm。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药用白薇

白薇性味苦、咸,寒。归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白薇的应用

治热病后期,余邪未尽,夜热早凉,或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地骨皮、知母、青蒿等同用;

若治产后血虚发热,低热不退及昏厥等症,可与当归、人参、甘草同用,如白薇汤;

与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凉血药同用,还可用于治疗温邪入营,高热烦渴,神昏舌绛等;

用于膀胱湿热,血淋涩痛,常与木通、滑石及石韦等清热利尿通淋药同用;

与天花粉、赤芍、甘草等同用,治疗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如白薇散,也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若治咽喉红肿疼痛,常与金银花、桔梗、山豆根同用;

治疗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常配伍玉竹、豆豉、薄荷等药材,如加减葳蕤汤。

白薇临床用量一般为5~10g,用水煎服。需引起注意的是,因本品味苦性寒,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来源:零零医课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谨遵医嘱如侵权请电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a.com/tfpz/5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