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口腔糜烂的人群突然激增,一方面天气变化使然,另一方面,跟我们的饮食和作息规律有很多的关系。尤其是在秋干物燥的季节,经常嗜好“热气”的美食,最容易上火了。
哪些食物容易“热气”呢?比如辛辣的火锅、烧烤、烘炙的食物,凡是膏粱厚味,都容易引起热气。从中医的角度看,食物的五味对应人体五脏,厚味的东西,是阴中之阳,吃多了就会积热上浮,引发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咽喉不利等疾病。
除了饮食不当影响之外,过度劳累,情绪长期焦虑也会引发这些疾病。做销售行业的朋友,最容易有口舌之疾病了。但是现在患者遇到口腔溃疡这些问题,总是习惯性服用寒凉的中药来“降火”,统一把它当做“上火”治,以致于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
人体是复杂的,疾病的起因多种多样,简单的口腔溃疡还好治,如果夹杂着及其他疾病,会更棘手一些。所以,治疗口腔溃疡,要分别对待。以下丙午君,将常见的口腔溃疡类型的病机罗列分类,大家不管是求医,还是到药店买药,也好选对大概方向。
注意:没有任何方子能够%对症,以下仅做参考。临床上,治疗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处方及处方量的加减也是不一样。
//一、膀胱湿热,泛及脾胃证
症状:口腔糜烂成片,唾液少,口干舌燥,嘴里灼热感,有甜味或臭味,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舌苔白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祛腐。
处方常用药:黄连、黄柏、元参、木通、竹叶、甘草、薄荷等。
//二、脾胃积热证
症状:口腔糜烂成片,甚至蔓延到咽喉,引起呼吸不利,痰涎壅盛,发热头痛,便秘尿赤。
治法:泻火通便。
处方常用药:大黄、黄连、栀子、连翘、竹叶、薄荷、石斛等。
//三、脾胃湿盛,寒热夹杂证
症状:口腔糜烂,上附有白色腐物如糜粥样,久治不愈,疲乏消瘦,纳呆,泄泻,舌质淡,脉弦。
治法:健脾燥湿清热。
处方常用药:黄连、干姜、党参、白术、甘草、麦门冬、天花粉等。
//四、寒热错杂(阴火)
症状:口内两颊及上颌黏膜鲜红糜烂,舌多出溃疡,心烦胸闷,睡眠差,食不知味,小便黄而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甘草泻心汤加减。
处方常用药:炙甘草、法半夏、茯苓、白芍,黄连、黄芩、黄柏,党参,炙升麻、吴茱萸、北细辛、炮附子,大枣等。
李东坦认为阴火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饥饱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升降逆乱,谷气下流而聚为湿,虚阳上逆而为之火,而心肾不交则心火上炎,卫外失固则易招外邪并从燥化而为郁火;诸因相加,阳气虚陷,无不使邪火抗逆,熏灼于口舌,从而发为口糜烂舌。
疾病咨询,加丙午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